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建设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便是党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个国家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学术研究取得的重大进步,为在一个更为宏阔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视野下推进党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战略性机遇。在这种情势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共党史学科体系,继续提升党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党史研究资政育人的功能和作用,并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及知识体系作出源自党史学科的独特贡献,就成为党史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刊特设置“面向新时代的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笔谈栏目,以期推动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新进展。本期先行推出几位学者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中共党史学作为社会科学中一门严肃、独立的学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共党史学学科建设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中共党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社会功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统领一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党史研究与学科建设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不断推进中共党史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3.
哲学社会科学是事关一国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发展和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取得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刻分析和把握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现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讲好中国的故事,关键在中共党史学科的创新发展。“学科”是知识生产现代化、专业化与规模化的产物,既担负着知识社会化的教育功能,也是制度化实施知识创新的现代形态。能否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取决于学科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建基于某一认识领域的学科化过程。众所周知,党史研究一直以来面临学科性质、学科归属、学科理论等方面的广泛争议,严重制约着党史研究资政育人功能的实现。以往相关探讨主要聚焦于政治层面的学科功能、制度层面的学科划分与实践层面的学科困境,对于学科建设理论的研究最为薄弱,而学科建设理论是党史学科化实践的逻辑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命题,对于探讨新时代党史学科建设理论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做好整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具有三个主要方面特点,第一,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第二,体现原创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7,(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最核心的是要坚持马克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6,(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根本保证,深刻阐明了事关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前途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和根本性问题,是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期哲学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在法学门类内新设置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将“中共党史党建”设置为独立的一级学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强调党史研究和党史学习重要性,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的题中之义,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客观要求。可以说,这一学科设置,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出发,既充分肯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作出的重要贡献,鲜明指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的光荣使命;又着眼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回答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讲话具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武汉大学、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党史党建及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建设研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6,(6)
正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不可替代",从中可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只有结合中国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两个不可替代",点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意义的重要命题,并在"点题"的同时又进行了"解题",就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科学回答。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先导,具有历史批判功能、现实引导功能和未来激励功能,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时代意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马克思主义构建路径,为唱响中国道路、谱写时代篇章贡献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在广大中共党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2002年度党史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本年度中共党史研究的概况及特点 (一)党史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学术活动十分活跃。 酝酿多年的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7月14日成立,并就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问题召开了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6,(6)
正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党史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取得较大成就,但在学科建设的依托上、学科研究的内容上、学科研究的态度上、学科研究的实践性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今后应当加强中共党史学科队伍建设,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不断丰富党史学科研究的内容,加强党史学科研究的学术氛围、重视党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中共党史人物传》丛书是必备的参考书。《中共党史人物传》丛书是信史,秉笔直书,评价客观公允。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内容,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提供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素材,对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重视《中共党史人物传》丛书的研究,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也要继承胡华、彭明等老一辈党史党建工作者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共党史学作为社会科学中一门严肃、独立的学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共党史学学科建设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中共党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社会功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统领一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正坚持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发挥科学理论对人才的培育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1]。习近平关于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中共党史教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高校是党史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进课堂、进教材,发挥党史课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效果,引导当代大学生修好中共党史这门"必修课"的使命任务。党中央明确要求,高校应把党的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公共理论课的学科支撑和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党史不仅在党史专业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6)
正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以此为指导,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及其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双重探索”和“三个文明”中的巨大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