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莹莹 《学理论》2012,(35):233-234
我国高校内部治理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包括行政化倾向、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缺乏自主性等,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继续发展。因此,为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要建设起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大学章程,落实办学自主权,建立相关组织或机构,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保障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发展,从而促进高等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校长作为大学这个组织的管理者,高等教育的改革必然要求大学校长在进行管理架构和治理模式建设的过程中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因此,分析对大学校长角色定位的价值和面临的困境,并在管理角色理论视域下进行角色定位,对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已由单纯的数量追求转向质量标准,由规模走向内涵。提升大学教育质量成为迫在眉睫的急务,而教授作为大学的关键资源,是"教学、科研与服务"三大教育职能的保障者和实现者。在我国高校尚处于行政权力模式的国情下,教授治学的办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促进了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为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环境保障;确保了学术权力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满足了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主体动力要求;学术委员会规范入会教师资格及权责,抑制学术腐败现象;使学术管理"去行政化",治学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项俊波 《理论参考》2009,(12):15-19
核心思路是把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国际收支结构进行统筹调整优化,做到近期调整与长期调整相结合、虚拟经济调整与实体经济调整相结合、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国外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实施低碳经济型结构调整战略、消费主导型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市场导向型金融结构战略、协调发展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管理平衡型国际收支结构调整战略。  相似文献   

5.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处理好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利以及监督权力的配置和制衡关系。可充分借鉴早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治校"的经验,从决策领导体制、组织机构设置和民主监督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实现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刍论大学文化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管理是世界大学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基于"人的价值观"和"人的情绪"的管理,注重发挥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大学实施文化管理的基础在于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以及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我国的大学文化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从整体上降低了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因此,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文化管理,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第一个以社会管理命名的实体———"北京市朝外地区社会管理中心"为对象展开组织分析。社会管理中心是GONGO,它依赖政府机构,采取类直线式职能制组织结构,在编制、岗位、角色方面"官"与"民"交叉组合,在运行理念上,注重同质性社会资本但忽视异质性社会资本的利用。该组织在政府和群众谁是组织的主要受益者问题上存在冲突与博弈。这一新的社会管理组织模式,反映了政府的非政府管理理念。它促使我们进一步探讨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相匹配的社会管理组织形式。北京市朝外地区社会管理中心就是在资源限制性环境中的一种适应性创新模式。通过组织分析,本文发现该组织从一开始就在规范结构和行为结构之间存在不匹配问题,内部组织管理运行艰难,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调整。限制性困境与适应性创新是中国特色的GONGO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大学城建设风起云涌,已颇具规模.理性地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大学城的发展,不仅是大学城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城建设、管理,才能保持大学城可持续的健康和谐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不断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严隽琪 《民主》2013,(4):4-6
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对大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我留意到,很多企业为适应转型与发展的要求,更加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储备。大学对于这个形势,应该有回应、有担当,而且应视为一种机遇。现代大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对大学的期望值日益提高,而大学始终肩负着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大学的社会责任来源于大学的社会地位、拥有的资源和享有的权利。英国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在评价美国高等教育时说,在世界高等教育历史上,美国的贡献“是拆除了大学校园的围墙”。时至/4-日,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我行我素的大学是难以找到的,一个不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学是难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0.
民办学校的定位与战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走进WTO,实际就是走进经济全球化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教育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应该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角色意识和前瞻意识,根据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立宏伟的远景目标、实施战略管理,不断地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求得学校生存和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子实 《理论导刊》2007,(12):131-133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形势下,大学的办学理念应当随之而作改变。要正确地认识和实施大学经营,不断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以适应和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民对于优质教育的渴求。  相似文献   

12.
组织结构是影响公共部门战略选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公共部门战略的选择应该考虑组织结构的现实,组织结构应该追随组织所选择的战略的改变而改变,组织变革应遵循的原则是:要与组织战略紧密结合、要在组织内开展新的共同价值观、要有高层领导者的大力推动和营造新型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3.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如英语师资短缺、教学目标滞后、教学设施不足、教学手段落后等等,严重影响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汇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全球化对高等教育是一个新的挑战,大学必须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旅游企业战略联盟型组织是指旅游业中以旅行社业、饭店业、交通运输业为主的旅游企业之间,或是旅游企业与其他相关行业企业之间出于战略考虑,通过协议建立起的长期合作的资源共享机制。旅游企业战略联盟不同于企业购并,也不同于企业集团;联盟成员各自独立、地位平等、协商决策。旅游企业战略联盟型组织具有参与方的双赢性、组织的松散性与灵活性、管理复杂性等特点。旅游企业战略联盟主要分为四种形态:非股权项目合作、伙伴关系型联盟、项目合资企业以及全面合资企业。  相似文献   

16.
张浩 《学理论》2010,(29):246-24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辅导员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集教育、管理、辅导与服务于一身。只有正确理解把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履行辅导员角色职责,才能完成辅导员的角色任务。以分析辅导员角色定位为突破口,探究实现高校辅导员角色任务的办法与途径,以期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官僚制批判研究的新视角——一个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僚制批判研究的视角并不统一,根据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来回顾这一公共行政的核心问题,旨在厘清混沌、深化对基本概念的认识。学科式类型化能够凸显表象背后的理论价值,就对理想型官僚体制的批评和反思而言,后现代哲学、政策分析以及公共管理学等视角是公共行政学演进的最新成果。每一个学科视角在研究路径、兴趣焦点、学术事件、核心思想与学术贡献等方面存有各自的回答,尤其是多元的研究方法,即解构哲学、角色互动理论和新管理主义,使得对同一议题的争论呈现不同特色。基于学科最新知识的批判性研究,在不断修正理性官僚制局限的基础上,深化了社会科学对基本组织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能力,为体察和审视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基本问题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7)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高校竞争日趋激烈。省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要有准确的定位。以建立研究型大学为视角,根据研究型大学的内涵,探索省属高校与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差距,根据"人才强校"的战略,提出省属高校吸引和留住大量高层次人才的建议如下:制定合理的引进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合适的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经济贸易的战略态势 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国际经济贸易的战略态势,正在促发新的变化,新战略态势正在加速地代替旧的战略态势,首先是: 一、旧的不平衡引起新的不平衡——以美国经济为主导的国际经贸战略结构,正向西欧以联邦德国为主导的、亚洲以日本为主导的多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6)
高等教育质量危机从内涵和外延上可以划分为人才培养质量危机和高等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危机两个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危机的原因在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未能理顺;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教育质量并未能得到同步提升;多元化教育质量观的形成和落实以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缺乏市场导向维度等。要解决高等教育质量危机,需要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实行多元化的高校办学模式以及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