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忠军 《理论视野》2017,(11):17-21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迫切需要干部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当前干部不愿担当、不善担当、不敢担当,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制度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客观原因。推动形成勇于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这是涉及干部教育培训、完善体制机制制度、营造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八个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2.
刘良恒 《瞭望》2020,(2):1-1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曾有过的,这对我们党治国理政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要如期完成剩下的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勇于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诚然,担当精神是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和党性修养的试金石,也是领导干部最大的政德。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干部担当。从政治伦理视角看,干部担当对应于政治个体维度的责任伦理,容错纠错机制对应于组织维度的制度伦理。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建设责任政府的背景下,推进干部担当需要拓展适合干部成长的伦理维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个体责任伦理路径,突出官员个体的信仰与美德;二是公职伦理路径,凸显公共利益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三是制度伦理路径,建立符合干部担当的伦理追求、道德原则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5.
正对领导干部来讲,勇于担当既是坚强党性的体现,也是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和领导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并身体力行敢于担当的领导品格。他一字千钧地说:"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他指出,"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激励广大干部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敢于担当,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  相似文献   

6.
苗晓慧 《学理论》2014,(1):42-43
勇于担当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至今的整个发展历程,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始终。党从诞生、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的整个过程,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使命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勇于担当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当前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理"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勇于担当精神更是共产党人必备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7,(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强调,在党的事业需要、人民的期盼和历史的使命面前,要勇于担当。优秀中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担当这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事业品格,始终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工作,以啃硬骨头的精神抓攻坚,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抓协调,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抓管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力拼搏、苦干实干,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相似文献   

8.
担当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担当,不仅是一种精神和品格,也体现一种智慧和能力。知担当,要有责任意识。就是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忠于职守不推卸,群众需要不退缩,祖国召唤站出来。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冬子妈在遭遇敌人  相似文献   

9.
<正>《人民网》2015年12月22日刊登贺运龙的文章指出,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强烈的责任心,在各自的岗位上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就是要不找借口,敢于触及矛盾,勇于承担责任。躲闪腾挪,上推下卸,避重就轻,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麻烦溜之大吉,这是责任心、使命感不强的表现,是信心与勇气的缺失。党员干部应拿出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  相似文献   

10.
正弘扬担当精神,敢于担当作为,既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具备的品格品德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2020年6月28日,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专题党课报告会上,作题为"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为守初心担使命不懈奋斗"的党课报告,要求全市党员和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担当"的重要论  相似文献   

11.
正"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这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发出的号召。如何为担当者担当、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官员不是天生不作为的,有的在敢于担当中碰了"钉子"、遇到了"小人",没有人为他撑撑腰、打打气,时间一长,自然就泄气了。有的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  相似文献   

12.
刘建彦 《求知》2021,(2):23-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角度讲,淬炼担当精神就要从乐于担当的“意愿”、善于担当的“能力”、勇于担当的“行动”、敢于担当的“精神”四个维度,全面把握、系统推进,形成“四位一体”最大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正是有了无数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我们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急需领导干部接续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肩负起与新时代新阶段相匹配的新担当。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19,(8)
正担当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坚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教授郝永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吴江华在7月2日《光明日报》撰文表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甘于担当、勇于担当和善于担当,这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坚守。第一,甘于担当,要坚定理想,不忘初心。党员干部必须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忠诚干净担当,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是否过硬的基本标准。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争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一、忠诚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绝对忠诚。他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  相似文献   

15.
2021年2月19日,陕西省"担当作为好干部""干事创业好班子"表彰大会召开。宝鸡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煤矿安全生产救援保障中心主任孙建新被陕西省委组织部授予"担当作为好干部"称号。从事工作十多年来,孙建新始终坚持以保护矿工生命安全健康为己任,时刻把全市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挂在心上,坚守安全"红线",勤学善思、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严格监管,他用忠诚和担当诠释着煤矿安全监管员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6.
刘虹 《求知》2018,(10)
正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三年行动,意在持续用力进一步解决干部队伍中庸、懒、散、浮、拖等突出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打好持久战,巩固拓展去年专项治理的成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和社会的热切期待。着重解决不思进取、不敢担当、慵懒无为等突出问题,在全市掀起问责风暴,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勇于作为、敢于担当,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营造崇尚实干的政治风气、务实勤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新形势下不作为不担当问题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和市委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应有之义。本文试图对新形势下不作为不担当的表现形态和深层次原因做一探讨。一、不作为不担当的表现形式当干部,就是要担当。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检验每个领导干部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志。应该说,干部不作为不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在中央纪委全会等重要场合提出的关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忠诚是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基因,个人干净是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是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底色。必须把住纪检监察干部的入口,强化日常管理,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提高自身免疫力。必须加大公开力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防止权力异化。必须及时清理门户,保持队伍纯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新时代一个重大命题。伟大建党精神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精神内涵加以揭示,凸显其重大意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造的红色基因。“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贯穿于其不懈奋斗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党矢志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伟大建党精神要求把党的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伟大实践对弘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伟大建党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9)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刑事诉讼本科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烘托出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担当。基于培养未来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目标,刑事诉讼本科教学要使学生树立起辩护律师应在刑事诉讼中有所担当的理念,要使学生体悟到有效辩护有必要成为今后刑事诉讼的一个基本原则,使学生预测到要支撑有效辩护,立法需要完善或确立程序性辩护制度、无效辩护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