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话语体系格局中,当前我国比较政治学界整体处于"失语"状态。新时代的战略安排要求中国政治学界既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提供智力支持,即需要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上世纪美、苏两国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现实教益。建构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既需要政治学者大胆扬弃西方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升话语体系中理论品位,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群体进行大量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为建构话语体系打下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当下,在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日趋成为中国学界"公共议题"的前提下,解读中国实践,阐释中国方案,让哲学社会科学讲"中国话",正成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关键。如何把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设面临的现实症候?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设的语境难题何在?如何展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实践?这些问题,需要展开新的思考。本文从形态学视角出发,梳理中国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和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共同主办的"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8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这一主题,从中国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性需求、中国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路径和方法、中国政治实践和政治经验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必然要求。话语体系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受众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其构建应坚持系统观念,从多方面整体推进。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这一重要话语主体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者关系,不断丰富话语内容。要统筹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重视话语载体的打造。要强化受众意识,通过话语转换使哲学社会科学更接地气、更贴近受众思维习惯。与此同时,应注意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耦合,使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受众在相互作用中产生整体效应,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话语体系既是推进中国政治学繁荣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发挥政治学的功能和价值,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长期探索和积累,中国已经具备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条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话语体系,必须充分认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意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概括和提升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在加强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有益资源,大胆地、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国外政治学话语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6.
郭清  杨丽 《理论导刊》2020,(6):106-112
《实践论》是中国特色话语建构的成功范例。文章从《实践论》话语角度出发,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为宏观考量,从理论阐释和语言艺术中讨论分析《实践论》"接地气""表真情""产共鸣"的话语风格。从问题意识入手,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探究其话语风格成因。从新时代话语体系构建着眼,启示我们应在人民群众、中华文化和中国理论的向度中坚定文化自信,着力构建有"魂"、有"源"、有"根"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以来,《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的勃兴,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研究范式的根本转换:从"实践唯物主义"范式转向"资本逻辑批判"范式。以《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为基础,经典再阐释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再创新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核,现实再研究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旨归。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对时代发展要求的回应,是为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助推力,是中国和平崛起走向世界的重要标识。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存有忽视意识形态、学术话语对实践的指导乏力、存有"教条主义"与"复古主义"倾向以及在国际学术界存在"失语"现象等问题。为此,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强调意识形态问题,实现学术话语的转化以扩大理论影响力,以借鉴融通思维汲取古今中外的人类思想精华,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国际交流争取学术话语权,以助益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9.
正在愈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不仅为引领当代中国现实发展所必需,而且也为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所必需。实际上,这二者不过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哲学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社会实践的需要而言还很滞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基本上是突破既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条主义诠释传统;在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方面,主要是挖掘、整理和诠释既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执著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迷恋坚守,清华大学何庆研究员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人文领域的突破与创新研究。三十多年的岁月和心血,擦亮了思想的铜镜;五百多万字的调研资料,摸准了社会心态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管理文化的贯通,创构了"健康社会管理文化"的理论体系;跨学科学术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孕育了中国社会问题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这一理论体系虽为一家之言,但却不乏创新启示。本刊"一家之言"专栏特以"创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人文体系"为题,从问题提出、体系架构、实践推进等方面对何庆研究员的成果分期进行介绍,与读者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核心话语,它的形成与发展同中国的历史、国情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蕴含着独特的思想价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具有政治性、科学性、文化性和人民性的本质特征,承担着思想指导、社会认同、文化传播、大众激励的重要价值功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政治话语向大众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增强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1)
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为基础,以中国大国形象话语为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生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推进强国发展战略的中国道路的实践、国际环境与西方语境的检验密不可分。经过国内环境的实践与国际环境的检验,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理论、实践、价值、历史等尺度呈现出稳定的话语体系特征。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既是工会理论发展的必然,也是工会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的构建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但也面临着诸如学科定位模糊、学科知识体系不全等现实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是其构建的深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理论基础。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逐渐脱离苏联影响并结合中国特色不断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各学科在现代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同时,毛泽东为当代中国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与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1)
毛泽东哲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最丰富的成果,是中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是哲学思想发展的最新阶段,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主要阐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含义,从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关系、毛泽东的语言、人学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等方面分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信念、实践运动和理论学说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阶段。毫无疑问,共产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仍需遵循的价值定向。在中国当代现实语境中,共产主义话语并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获得相应的抬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共产主义话语体系的缺失导致其经常处于被遮蔽状态。在构建"理论中国"和实现文化自信的现实要求下,我们有必要在理论和现实中把握住共产主义的特质,围绕其价值话语、实践话语和"世界历史"话语三重维度进行共产主义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7.
梁树发 《理论视野》2008,(11):16-19
建设的实践需要建设的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与规律的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建设哲学的充分意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思想。尤其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建构。科学发展观使这一哲学建构的理论条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间的交流和竞争尤其是文化上的交流和竞争日益加剧。面对这一形势,中国需要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话语体系与文化话语权,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而在建构中国文化话语权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中国文化话语权建构和提升的因素。从优化整合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坚定文化自信着手构建中国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李杰教授所著的《原始历史意识》利用云南13个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创世神话,从原始历史意识的内涵、认知方式、形成机制与表现、内容构成、认知价值等方面,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始历史哲学。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建构了原始历史意识理论体系,有益于历史意识研究的深入;二是从原始文明的角度关注了认同问题,有助于认同理论研究领域的扩展,从而为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0.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话语体系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深度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所谓话语体系就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话语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包括探索历程话语群、道路话语群、理论体系话语群、制度话语群、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话语群、基本要求话语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群等话语群,在每个话语群当中都包涵了许多富有创新思想的话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是:立足实践,注重文本,面向世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径是:着力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着力于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着力于解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于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