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王元 《各界》2011,(12):34-37
詹天佑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铁路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人们称他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与中国历史上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詹天佑更是。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的科学事业,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曾纪鑫 《各界》2014,(5):55-59
一 苏颂以政治家立身,位居人臣之极——宰相;今日则以科学家闻名于世,在科技领域创下七项世界第一。 在以官为本、以权为准的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属于不入流的“旁门左道”与雕虫小技。像他这样政治、科技并举的“双料人才”,在中国古代社会,恐怕还找不出第二人。他那位于厦门市同安区的故居芦山堂,大门两旁有副楹联写道:“尚书御史翰林第,将相公侯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朱国勇 《党政论坛》2012,(14):24-24
2012年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榜单正式出炉。下面,让我们走近善良仁爱的他们,倾听他们朴实而动人的话语: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朱光亚看到儿子在作文中写到“向中国科学家致敬,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 已为实践证明、被普遍认同 的道理。但是,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一些阻碍这个“第一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在世界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如何给“第一生产力”以更多的动力,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在刚刚结束的2000年上海科技论坛上,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地区的46位科学家密切关注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才能提高中国科学技术的原创力。学者们提出,必须跳出学科看科技、跳出科技看科技,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对于实现可持…  相似文献   

5.
白雁 《各界》2014,(10):86-87
1961年2月,莫斯科航空学院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上,一位儒雅的中国青年以他的《直升机旋翼广义涡流理论》一文,获得了答辩老师的一致认可。随后,这篇论文由苏联国防出版社发表,并被美国NASA全文转译。几年后,苏联著名直升机设计师米里在他主编的学术著作中,对这篇论文详加介绍,并以论文作者的名字,将其命名为“王适存涡流理论”。这位引起国际学界关注的中国青年学子,正是后来被称为“中国直升机之父”的王适存。上世纪6O年代,中国的航空科研还处在起步阶段,国际学界对王适存的肯定体现了国际科学家们的胸怀,也更加证明了王适存的优秀。  相似文献   

6.
汪金友 《党政论坛》2008,(13):62-62
在2008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中,有两个科学家和一个研发团队。科学家是钱学森和闵恩泽,研发团队是“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和发射集体。  相似文献   

7.
张玉菡 《各界》2010,(1):87-90
20世纪的中国,群星闪耀。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史称“宋氏三姐妹”,可谓是这个世纪的璀璨明星。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舞台上,“宋氏三姐妹”随同她们的丈夫,以个人的突出才华和贡献改变了中国历史,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历史,对中国妇女的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值得称颂的是,“宋氏三姐妹”作为女性而言,她们出生伊始,便走在时代前列,在多方面开创了“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8.
王元 《各界》2011,(9):34-37
明代伟大的科学家中,李时珍无疑是最著名的一位,人们尊称他为“医中之圣”。他的伟大,在于他以个人之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科技成就。他的《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医药科学的发展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人民至上”定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首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坚守群众史观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至上论”,对唯物史观作出了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就“人民至上论”的理论基础而言,以“人民至上”取代“资本至上”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守正创新,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以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源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其理论内涵来看,“人民至上论”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来自人民”的具体化定向、“为了人民”的现代化追求和“造福人民”的民生福祉导向。在价值旨归上,“人民至上论”始终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立足人民的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0.
金钟 《各界》2011,(6):70-71
翻阅中国历史,发现历史上的中国人信奉“胜利哲学”,秦汉以后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一部胜利者编导的谎言。 中国人对“胜利”的热情远远大于“正义”。但胜利者未必就是正义者。这方面最生动的例子是项羽和刘邦。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国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冲击诺贝尔奖!”两院院士、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们,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最能牵动人们中枢神经的有两项大奖:奥林匹克奖和诺贝尔奖。但有意思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公众对“奥奖”与“诺奖”的态...  相似文献   

12.
《理论视野》2009,(2):63-64
《南方周末》1月15日发表评论员史哲的文章指出,中国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又一次颁给了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位是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83岁;一位是化学家徐光宪,88岁。自2000年创立“国家最高科技奖”至今,14位获奖人中,得奖时年龄超过80岁的有9人,70—80岁之间的4人,低于70岁的仅1人,这使得当初为激励中国科学家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出重大成果而设立的奖项,变成了对科学家奋斗一生的背书,变成了一个“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张健雄 《党政论坛》2008,(24):31-31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有新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有新的变化。一是在地域上从美国延伸到欧洲,在内容上从“军事威胁”扩大到“经济威胁”和“模式威胁”。  相似文献   

14.
张晓兰  孟玲 《党政论坛》2014,(11):28-31
“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典型西方血统的范畴,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市民社会,中国是否具备其发育的条件,这是在中国语境下讨论市民社会时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议题。”持否定观点的有两类:一是主要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作为问题的评判标准来看中国的现实,认为由于空间和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西方市民社会形态发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和实践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历史实践之中,移植和嫁接的不同样式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与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机械地搬运到中国的物理位置意义上的移植,而是进行化学反应意义上的嫁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矢”射准中国具体实际之“的”。作为新时代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结出的党的理论创新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两个结合”形成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程上实现新的飞跃。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必须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全面理解“中国之治”的理论内涵与重大意义,需要拓展观察视角,通过多重逻辑加以分析和阐释。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之治”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不断深化阶段和开启“中国之治”新篇章的新时代阶段。从理论逻辑上看,“中国之治”正向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迈进,它的最大逻辑在于党的领导,前提在于制度化建设,价值依归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从价值逻辑上看,“中国之治”的意义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中国之治”新篇章的开启开辟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境界,同时“中国之治”也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谈“863”决战“九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邓小平同志根据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老科学家建议而亲自倡导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已实施了整整10年。如何看待“863计划”的实施,进行“九五”期间的最后决战?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日前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作为化学家,现任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的朱丽兰,直接参与和领导着国家“863计划”、基础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朱丽兰认为,评价一个计划,应从历史的进程上看、从战略的高度上看。“863计划” 的出台,可以说是科学界的科学家和政界的政治家的联手合作。它告诉世人: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以什么样的整体科技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8.
高峰 《党政论坛》2011,(21):64-64
在中国历史上,为使官僚阶层能践行“圣贤之道”,端正权力行为,为老百姓做个好的“道德榜样”,实现“以德治国”目的,往往使用“教育感化”或“严刑峻法”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中国梦”,既是国家的宏伟目标,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神圣责任,它维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实现“中国梦”的漫漫征途上,不只是有胜利和鲜花,更有无数的困难与荆棘。  相似文献   

20.
朽木 《民主》2008,(12):36-36
国家质检总局终于不再直接评选名牌了。人民日报的“经济新闻”版在头条位置对此予以报道。此举当会有效地平息舆论对此事的谴责。以一个国家部委的“威风”去组织“中国名牌”、“中国世界名牌”之类的产品评选活动,平心而论,如果评得好,当会有相当的权威性,对于中国品牌的建设,客观上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好好去算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