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定州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变化可以看出,宗教特别是本土宗教的信仰衰落与社会变化之间关系密切。定州历史上为一重镇,近代变为一普通县治。定州的沿革和历史对其宗教信仰形态影响最著者有二:一为官祀传统深厚;一为民间信仰形态多样。官祀(官方祭祀)传统是汉地本土宗教的重要部分,对百姓的宗教信仰和天命观有很大影响。乡土社会里的本土宗教和民间信仰,深受官祀传统的影响。这一点在传统社会消解之后,在乡村社会里面仍然可以观察到。定州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这种变化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视角。在某种意义上,定州宗教的历史与现实,可以说是乡土中国宗教之历史与现实演变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宗教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宗教发展顺利与否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与否紧密相关。宗教健康发展的时期,正是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执行的时期,反之亦然。今天,在全球化和国内外形势越趋复杂的情况下,应该更加坚定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以促进中国宗教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创造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宗教传统中,高端宗教与低端宗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直接混同于低端宗教,再理性的因素也会被折磨得体无完肤,如道教;有的以双重教格出现,其中一部分保留了精英的气质,另一部分却委质于低端宗教,如佛教;有的虽表面保持着贵族或士大夫的高傲,但骨子里却仍未免低端信仰的残存,如儒教.总之,中国的高端宗教与低端宗教之间并没有明确清晰的界线,并且,高端宗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自愿不自愿地向低端宗教做出种种让步.然而,三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更多的巫术性质;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与亚伯拉罕宗教系统相类似,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佛教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由此,三教的异同便非常复杂地混合在一起,并构成了中国宗教生活与面貌的一种特质.  相似文献   

4.
摘要:基于英语经日语转译的“权能仪式”,是分析瑶族宗教生活乃至其他宗教形态的重要概念。打筶则是关系瑶族宗教信仰仪式起承转合和结果确认的重要环节,具有仪式之眼的功能。基于祭祀原则,瑶族信仰世界中的鬼神可以分为家庭、民族、区域、道教、自然5个神灵系统。无论是信仰对象还是科仪文表,瑶族宗教信仰都与道教有明显区别,更应被视作具有道教色彩的区域性信仰团体与瑶族民间信仰结合而成的宗教类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宗教问题,保护罪犯的宗教信仰权利。理论界普遍认为,宗教是监狱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对罪犯改造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宗教的本质不在于宗教仪式或者宗教组织,而在于宗教精神。宗教精神包括忏悔意识和宽容精神、关爱精神以及对现实和功利主义(唯利主义)的超越精神。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当中包含着丰富的宗教精神,可以启迪人生智慧、指引人生道路。因此,我国监狱需要培育罪犯的宗教精神。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引起诸多变革,但中国宗教和谐的基因不会变,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不会变。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扎根于深厚的和文化传统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各个民族既有自己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创造,又有各自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道德准则等传统,而宗教信仰是迄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被尊奉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是,由于各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其宗教信仰也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况。然而,根据社会调查和翻阅历史资料来看,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间,原始宗教观念尚作为历史遗存和变异了的宗教意识形态,活生生地保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原始宗教观念既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共同生理素质、道德形式、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又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活动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具有什么特点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8.
周方圆 《传承》2009,(14):160-161
我国传统岁时节日源远流长,经历了从单一的祭祀型节日到综合的娱乐型节日的演变,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可以说是大部分传统岁时节日的最早雏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原始宗教信仰的淡化,为人为宗教的渗入提供契机,"人为宗教"在利用岁时节日宣传自身的同时,也对节日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传统思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传统思维方式体现在英雄崇拜、宗教与道德等领域,要想真正理解传统思维方式,必须要:抓住三个概念:英雄、道德和宗教信仰。把握两条线:从对英雄的渴望到对英雄本身的追求与自然宗教向人文宗教的演化。秉承一种精神:以德感天、用善应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岁时节日源远流长,经历了从单一的祭祀型节日到综合的娱乐型节日的演变,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可以说是大部分传统岁时节日的最早雏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原始宗教信仰的淡化,为人为宗教的渗入提供契机,"人为宗教"在利用岁时节日宣传自身的同时,也对节日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