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袭警行为的发生具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仅靠增设袭警罪是盲目与国际接轨和立法依赖症的表现,不能有效保护人民警察。当前,我们应认清暴力袭警的原因,树立人民警察执法公正、高效的形象,建立警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是警察执法获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前提,也是减少暴力抗法袭警事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保障机制是指以法律形式赋予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的权力,充分运用警察技术与警察战术改善执法环境,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人民警察生命安全、减少伤亡的执法措施。通过保障机制,可以为处置“暴力袭警”和阻碍人民警察执法事件赢得时间和空间,使用有效的警察技术与警察战术,平息暴力危机现场的紧张与对峙状态。当前实际部门在处置此类突发性危机事件时采取的处置方法存在较多的问题。保障机制是法律化的具体体现,保障机制的灵活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袭击的事件频发,不仅严重阻碍了正当执法工作的进行,而且对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本文试从当前警察执法权威缺失的角度对暴力袭警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向荣  张炜 《检察风云》2023,(S1):46-47
<正>在人民警察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执法环境日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暴力抗法以及袭警事件多有发生,受害群体集中于派出所和交通警察等身处一线执法的警种,对人民警察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不利于公安机关依法履行保障社会治安稳定的职责,成为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政法学刊》2019,(3):90-101
在扫黑除恶中对警察执法权威的维护是否得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国家稳定的底线。黑恶势力组织化程度提高,与公安机关的对抗性增强;侵害警察执法权威的暴力化、组织化增强,打击处理的难度加大;黑恶势力中高危人口构成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黑恶势力敌对心理、报复心理、侥幸心理较重。需要从反恐的视角处置黑恶势力暴力袭警,对暴力袭警行为实行"零容忍";完善立法保障警察权威;建立完善维权机制,增加维权的厚度与宽度;健全完善黑恶势力暴力袭警案件的快速处置机制;强化管制刀具的管理;建立完善及时、规范的舆情引导管控机制;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和抚慰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杰 《犯罪研究》2023,(6):29-40
袭警罪的适用存在泛化问题。立足袭警行为暴力分层,强化警察执法权威的尊严和正当,应对袭警罪适用总体持限缩态度。治安纠纷中,轻微袭警行为属于公民特定情境下的应激反应,刑法应当谨慎限制公民权利,慎重介入警民冲突;袭警罪处罚的对象,更多的是社会中下层普通民众,实施袭警行为往往缺乏违法性认识,对轻微袭警行为,可以以行政处罚替代刑事处罚的,应当尽量避免运用刑罚方式予以处置。遵循刑法宽容理念实现袭警罪的限缩适用,对袭警罪的法益应界定为“警察公务保护”的单一法益,对袭警行为的“暴力性”应予限缩解释,袭警罪的对象一般不包括辅警,袭警罪主观方面应当具有妨害警察执法的主观目的,袭警罪的处罚方式应当注意行刑衔接。办理袭警罪案件,应当以限缩为原则,加强具体情境把握,以实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勇 《中国检察官》2023,(10):10-14
袭警罪的“暴力袭击”是积极、主动针对警察以及与警察人身紧密相连的物实施的有形力,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要求具备“突然性”。消极性、被动性挣脱等行为以及情节显著轻微的暴力,不构成袭警罪。袭警罪的情节加重犯需同时具备法定的手段和法定的具体危险。袭警罪的保护法益是警察的人身安全和职务行为,是具体危险犯。袭警罪是故意犯罪,需明知是警察,明知是辅警在现场协助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形成“执法共同体”的,可成立袭警罪。生理性醉酒不影响袭警故意的认定。行为人对警察职务行为合法性认识错误,不能阻却袭警罪故意的成立。袭警罪犯罪动机具有多样性,酒后滋事暴力袭警的应认定为袭警罪,不宜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相似文献   

8.
"暴力袭警"本身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泛指一切暴力袭击人民警察的行为。由于近年来"暴力袭警"的事件日益增多,有为数不少的专家和学者建议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暴力袭警行为,现行刑法完全有可能对此进行规制,足以保护警察不受伤害。如果仅仅因为刑法对于暴力袭警的某些行为无法适用,害怕放纵罪犯,从而增设一新的罪名,其导致的是刑法罪名的虚置,浪费立法资源,也不符合刑法的谦抑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没有专门规定警察的防卫问题,人民警察依法制止和打击犯罪的行为一般不宜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在发生暴力袭警等严重危及警察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警察可以实行自我防卫,这种防卫适用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张玉涵 《法制与社会》2013,(33):157-158
近年来,行政执法中警察执法权益屡遭侵害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每年因暴力袭警而导致警察受伤甚至死亡的数值逐年增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是国家的重要任务。而本文通过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剖析后,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比如通过加强公安机关自身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增设有关警察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改善警察待遇等各个方面,努力改善我国的行政执法环境,更好的保障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暴力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袭警现象频发、社会治安严峻,应从社会治安、执法现状、立法概况、自身素质、心理防范等方面分析暴力袭警的深层次原因,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遏制暴力袭警案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帅  智世勇  孔萍 《法制与社会》2011,(32):181-182
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发生原因的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制度和警察自身的原因。本文认为应通过完善社会管理,加强立法保障和法制宣传,提高民警执法水平和自身防护能力等方面入手,来有效预防和减少暴力袭警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贺佳  张奔 《法制与社会》2010,(31):182-183
近年来暴力袭警事件频发,并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袭警的原因很多,基层民警执法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从两个比较典型的暴力袭警案例入手,深层剖析了现阶段警察执法素质的"弱势"及成因,分别从切实有效提高基层民警体能素质、加大实战演练力度,建立、完善基层民警心理保障体系,用"精神"和"物质"武装基层民警,通过加速立法,建立科学的群众评判体系、来完善对警察的保护机制等方面入手,给出建议以促进基层民警执法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水木 《政府法制》2006,(18):4-6
在国外或港台地区拍摄的警匪片中,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如果遇到暴力抗拒的行为,抗法者就会被以袭警的罪名得到制裁。而在我国,遇到类似的情形时,却没有相应的罪名来惩戒暴力抗法的人,以致袭警案件频发。袭警造成的社会危害正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是否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成为专家学者们争论的热点。暴力袭警屡屡发生2005年10月12日下午6时左右,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高楼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暴力袭警案:雁塔公安分局等驾坡派出所一辆出警车遭到十余名歹徒的围攻,警车一侧玻璃和后窗玻璃全被打碎,车内被扔进很多砖块。车上的一名警察和两名协助警员被…  相似文献   

15.
黄蓓  陈晓辉 《政治与法律》2007,2(3):133-137
近年来,我国警察在执法活动中遭受对抗甚至暴力袭击致伤亡的人数很高.袭警直接损害的是警察的身体,间接损害的却是国家法律的尊严.警察权力与警察权威的失衡,说明警察机关没有坚持和贯彻执行群众路线,警察队伍内部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社会的荣辱观念发生错位以及警察自身装备能力和警察机关维权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我国应当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袭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论完善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彬 《犯罪研究》2004,(3):67-69
近年来,暴力袭击和威胁执法民警的犯罪现象屡有发生,而非暴力侵害执法民警的违法行为,如拒绝、阻碍依法执行职务,侮辱、诽谤民警以及举报失实等更是层出不穷。立法滞后已经成为滋长社会不法势力和不法分子嚣张气馅的重要根源。由此我们发现,完善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已时不我待。一、完善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必要性与当今界各主要国家的刑事立法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立法的严重滞后是滋长不法分子嚣张气馅,使不法分子产生抗拒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心理,实施侵犯民警正当执法权益行为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与袭警犯罪相对应的刑法罪名主要…  相似文献   

17.
打击袭警犯罪,立法是根本——访全国人大代表王午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滞后,已经成为不法分子肆意侵犯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重要原因。”2003年5月18日下午,本刊记者采访了一直在为袭警犯罪立法呼吁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午鼎。一见面,王代表就将目前打击暴力袭警犯罪存在的“瓶颈”问题点了出来。早前记者就得悉,今  相似文献   

18.
袭警罪中“暴力”的法教义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袭警罪首案频发。司法实务人员对袭警罪中"暴力"的理解泛化以及入罪门槛过低,导致袭警罪大有成为我国继醉驾犯罪之后第二大犯罪的趋势,如何理解袭警罪中的"暴力"因此成为理论和实务中的难题。结合我国司法实务中部分地区发生的袭警罪的典型首案,根据刑法中"暴力"的含义以及袭警罪"暴力袭击"行为的规范内涵,袭警罪中"暴力"的性质仅限于"硬暴力"而不包括"软暴力";暴力的发生仅限于突袭性而不包括缓和及具有预见可能性的非突袭性暴力,暴力突袭性的具体特点包括突发性、瞬时性和意外性;根据袭警罪侵害警察人身安全、妨害公务正常执行从而侵犯公共秩序法益之逻辑关系,以及构成要件符合性与保护法益之间的共通性,应联系暴力袭警行为及其结果,通过法益甄别值得处罚的暴力袭警行为,从而将不具有可罚性的暴力袭警行为排除在刑法的适用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19.
【裁判要旨】暴力袭警应当是指不法对人民警察行使有形力或物理力,不要求直接对人民警察的身体行使,即使是对物行使有形力,但因此对执行防疫任务的人民警察身体予以强烈的物理影响时,也构成暴力。此处的人民警察应该包括在现场执行职务的警务辅助人员。  相似文献   

20.
李冬 《行政与法》2014,(8):85-88
警察群体是我国诸多机关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卫国家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警察权益的保障是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更是维系国家执法权威的关键。但目前暴力抗法、暴力袭警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地侵害了警察的人格权、健康权甚至生命权。本文分析了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现状,并结合国外警察权益保障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