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企业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数量过多、知识结构单一、岗位分工太细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针对此,西北二棉领导班子从企业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应企业经营机制的干部人事管理模式。一是建立中级以上管理干部述职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年初在职代会上述职,接受全体职工代表评议。并按照《职代会评议领导干部实施细则》要求,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按月测评,向干部、职工代表下发领导干部民主测评表,对“敬业精神、议事能力、协调能力、工作业绩”四个方面,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档次进行测评,把测评结果与干部当月收入挂钩考核。同时还定期对领导…  相似文献   

2.
述职评议中的政绩评价应处理好四个关系□赵世选杨怀卿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被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述职评议免不了对干部的政绩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如何正确地考核和评价被评议干部的政绩,笔者认为,除了认真考核被评议干部政绩的真...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19日,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对该市副市长徐仁鹤进行述职评议。在徐仁鹤副市长作了述职报告后,大会进行了联组评议,与会的30位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当场投票进行信任度测评。这是台州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副市长开展述职评议。  相似文献   

4.
肖凌 《人大建设》2002,(9):41-41
听取所任命干部的述职报告,并对其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议,是当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加强对所任命干部进行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认真写好述职报告,是搞好述职评议的前提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5.
述职评议是评议述职人履行职责的情况,是对人大自己选举和任命的干部的一种考核,不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差的都必须进行处置,以保证述职评议取得实效。一要把处置单独作为评议的一个阶段来对待。评议会议  相似文献   

6.
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是深化人大监督的好形式。但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只评好不评差、只评功不评过、只评议个人素质而不联系工作成效、只评议不处置等,应当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在评议的对象上,侧重选择执法任务较轻、工作成绩较好的部门负责人,而回避执法任务重、队伍战线长、行业特权多的部门负责人。有人认为这样做能够树立正面典型、评议容易成功,也能够对差者起到警示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因评出不称职干部而在处置上遇到棘手问题。——在评议的内容上,强调述职报告的主体是"第一负责人",要求述职报告不能写成单位的工作总结,使述职评议聚焦到对述职者个体素质、个体表现的评判方面,忽略了个人作用与班子合力的联系以及个人  相似文献   

7.
《创造》2008,(12)
进行公开亮相全面评价,总比闭门评议要好得多。最近,市委组织部在年度测评干部、市纪委在年度勤廉述职中,用上了网络工具,把每个市管干部的《述职述廉报告》登上我市《网上宿迁》的博客"政务之声",这引起了外界的广泛评论。  相似文献   

8.
当前,许多地方述职评议大多是这样一个固定模式:到述职者单位召开座谈会——找部分人员谈话——述职人向常委会述职——对述职者测评——测评结果反馈。这一模式,由于缺乏必要的公众参与,使这一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极强的监督形式,变得只重形式过程,效率低,效果差。因此,要提高述职评议的质量和效果,就应当让公众参与述职评议的全过程。因为,公众参与述职评议具有以下好处:一是为述职者增加来自民意的监督压力。谁来述职,群众说了算。因为群众最清楚述职者的“功绩”,因此,群众最希望什么人述职,就确定什么人述职。二是可以促进述职者报告“…  相似文献   

9.
抚顺市顺城区人大常委会对区法院庭长、副庭长进行了述职评议,并在工作中做到了“四到位”,确保述职评议质量。一是向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到位。常委会向全区人大代表下发了190份征求意见表,共征求到人大代表对区法院及述职测评对象的3个方面59条意见建议。二是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到位。常委会组成4个述职测评调查组,到市法院、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和各乡镇街道等与法院有工作联系的单位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测评对象各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一、述职评议制度的探索与现实意义 所谓述职评议制度,是指"一府两院"中的人大任命干部进行自我述职并由人大常委会对其进行评议的制度.述职的干部要将担任现职期间,贯彻法律法规、执行人大决定决议、依法行政、廉政勤政等有关情况,向人大常委会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则要在有关工作机构深入调研、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评议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议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1.
自换届以来, 吉林市昌邑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述职评议作为完善干部任后监督、强化对人大任命“一府两院”人员约束的重要措施和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干部述职评议的有效途径,使人大的干部述职评议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  相似文献   

12.
《人大研究》2005,(11):44-45
定西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政府部门负责人进行述职评议甘肃省定西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召开了对市建委主任和市畜牧局局长进行述职评议动员部署会议。述职评议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分动员测评、调查研究、述职评议、整改提高四个阶段。这是定西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对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述职评议。(曹福)大庄子乡精心组织代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甘肃省安西县大庄子乡人大通过定期和不定期走访和召开选民座谈会等方法,了解、检查各代表小组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情况;每半年召开一次代表小组长会议,汇报争先创优情况,介绍外地典型经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人大选举或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这项工作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搞好这项工作的关键,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不断完善办法,提高评议效果。搞好述职评议,要不断改进述职评议办法具体做法上要着重抓住三点:①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在述职评议前要深入被述职人员所在单位及相关部门,采取召开座谈会、民意测验等形式了解情  相似文献   

14.
对人代会、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是近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已经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好评。在我们党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强化干部监督的今天,人们对述职评议倍加关注,对人大的监督寄予厚望,但从实践看,人大的述职评议仍存在一些不足:——评议范围的划定缺少统一性。我国现行法律对述职评议范围没作明确规定,地方人大常委会做法也不尽一致,评议“一府两院”领导的多,评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少;评议人民政府副职的多,评议正职的少;评议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的多,评议人民政府领导的少;评议地…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人大月刊》2000,(8):29-30
徐汇区是从1997年开始进行干部述职评议工作的,当时评议了区工商局局长和区劳动局局长。本届区人大常委会成立后,1998年评议了区司法局局长和区环保局局长,1999年评议了区市政委主任、区商委主任和区卫生局局长。今年准备对区教育局局长、区规土局局长和区法院刑庭庭长进行述职评议。经过这几年的干部述职评议工作,我们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都对其任命的“一府两院”工作人员,进行了述职评议。有的还对人大选举的“一府两院”领导人进行述职评议。评议后,不仅将述职人员履职情况所得人大常委会“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测评票数如实在媒体公布,而且向述职人员本人郑重印送了人大常委会的评议意见,要求他们制定措施,抓肾整改,3个月内向人大常委会写出整改情况报告。有的地方还建立了述职人员定时报送年度述职报告及对述  相似文献   

17.
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开展对其任命干部的述职评议 ,是强化监督的有力举措 ,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实际需要。(一 )从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述职评议工作的情况看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评议标准。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评议述职干部 ,因事先没有评议标准 ,只能就事论事地肯定一下成绩 ,提出一些希望 ,并没有对述职者作出明确的评议结论 ,导致述职评议“走过场”。有的用“三个有利于”作为评议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 ,某项决策从当前看 ,可能对本地经济发展有利 ,从长远看 ,也许不利 ;从局部利益看 ,也许对当…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干部实行监督,是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目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都不同程度地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了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述职评议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项工作却面临着一个如何深化的问题。笔者认为,进行述职评议,起码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把"人"盯紧,才能抓住关键——有些地方组织人大代表对人大及其常委会所选举或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时,往往主要侧重干对述职者所在部门的整体工作进行评议,而忽视了对述职者本人和具体事的监督。评议过后,述职者感到不疼不痒,平平淡淡就过去了,这是该解决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6月30日下午,保康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党支部召集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月度工作“述职评议”会议,23名机关工作人员首次成为述职评议对象,人大常委会4名副主任参加了这一活动。会议按照个人小结自评——大家投票测评——领导点评的程序进行。首先是述职评议对象逐人报告6月份  相似文献   

20.
述职评议如果局限于“议”,无异于隔靴搔痒,评议不能少测评。票决制植入评议产生了“边际效应”,如杠杆撑起人大评议的效力。“隔靴搔痒”的拷问上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开始了对官员进行述职评议的探索和尝试。述职评议作为地方人大创造的监督方式,在实践中悄然改变着人大的监督形态。上世纪80年代,人大有一句“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