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个好的社会制度,能使坏人变好人;一个坏的社会制度,能使好人变坏人。《悲惨世界》里有句话说得更到位,大意是:一个人犯罪固然可恶,但制造犯罪环境的制度和人则更可恶。从民国中将到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军长的曾泽生,用一生的经历,诠释了两种制度下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新世纪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且青少年犯罪年龄更趋于低龄化,犯罪性质更趋于恶劣,犯罪情节也更趋于严重。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犯罪社会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新的特点和趋势,即新的动向变迁谈起,以便探寻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进行治理的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新世纪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且青少年犯罪年龄更趋于低龄化,犯罪性质更趋于恶劣,犯罪情节也更趋于严重.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犯罪社会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新的特点和趋势,即新的动向变迁谈起,以便探寻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进行治理的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洗钱犯罪是将违法所得资产加以隐瞒掩饰,通过中介机构使之变为合法财产的特殊犯罪形式,自20世纪中期以来,迅猛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复杂的犯罪领域,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危及全球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关于洗钱犯罪的立法存在缺陷,使打击洗钱犯罪活动遇到了诸多障碍。本文从我国在洗钱犯罪存在的不足入手,提出我国相应地进行刑事立法的补充和修改,今后仍要随着洗钱犯罪现象的新变化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有些时候,好人做好事后,并未受到公正的对待,有的甚至遭遇讹诈或非议。为了不断传递善的能量,让每个人都能强烈感受到“好人好报”的价值取向,商丘市委宣传部制定了“商丘好人”推选、宣传、扶助长效机制,努力让好人获得好报。河南省社科院党委专职副书记翟国玉表示,商丘“好人好报”的机制建设做得很超前,给好人展示的平台,让好人的心灵获得满足,鼓励全社会帮扶好人,使公民道德建设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值得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6.
数字     
《党课》2007,(8):122-122
17倍 最高人民检察院把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所造成的损失做了一个比较,统计数据显示,贪污犯罪的平均个案损失是15万元,渎职侵权犯罪的平均个案损失是258万元,接近贪污犯罪的17倍。  相似文献   

7.
去年1-11月,我省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1501件2069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1189件1656人;渎职侵权犯罪312件413人,查办县处级以上干部89人,1名部级干部和3名厅级干部落马。  相似文献   

8.
能当上一个领导者不容易,想当好一个领导者就更不容易,它要求领导者掌握好以下一些领导艺术。 一、用人的艺术 如何用好人,除了要端正用人思想,让那些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好事外,在用人技巧上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羽毛 《党课》2010,(8):82-83
他已经47岁了,看上去甚至更老些。头发剃得很短,指甲整洁,衣服虽旧却很干净,但他一直摆脱不了那种可恶的犯罪感,仿佛一桶脏水兜头泼下,连心灵都被污染了。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们将青少年犯罪、吸毒和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至25周岁的人违犯同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依法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阮雪梅 《世纪桥》2008,(8):75-76
亚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使犯罪手法得以四处蔓延,很多犯罪与社会越轨行为都是在犯罪亚文化推动下滋生和蔓延的,是犯罪亚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做人与做官     
有人说,做人有“做人之本”,当官有“当官之道”,二者不是一回事。其实,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做人”与“做官”是统一的。做人是做官的基础。当然,好人不一定能当个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 好人的标准不是严格统一的,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心地善良是好人,为人正派是好A,乐于助人是好人……。毛泽东同志有一段著名论述,号召每一位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应该是共产党人做人的基本标准。 “官”是什么?“官”首先是人。党和人民给与他一定…  相似文献   

13.
马娟 《共产党人》2005,(24):41-42
近年来,我国的女性犯罪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世纪70、80年代约占整个犯罪的6%-7%,现在已达10%~20%。女性犯罪已经演变、发展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女性作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旦脱离温柔、善良,堕落成犯罪分子,必将会对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同时也对社会有很强的腐蚀性和弥漫性。宁夏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地区,又是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女性的犯罪现状又呈一个什么样的态势呢?  相似文献   

14.
试析文化冲突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冲突导致犯罪,是当代犯罪学中的一个著名的理论。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流动人口犯罪与女性犯罪日趋增加,其中文化冲突是一个重要原因。前者表现为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原有的文化背景与现实产生冲突,丧失了辨别善恶的统一标准;后者表现为性心理﹑性意识的冲突,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冲突,婚姻价值观念的冲突。因此,要减少和遏制犯罪,应进行软控制,树立主流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5.
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但好人未必是好官。而且,铺天盖地的好人中能做好官的从来是极少数。何以是极少数?千条万条的原因之中,有两条最重要:一是做官要有高于平常人的智能;二是做官既要把自己看成平民又要有别于平民,能发挥出使大多数人认可的权威效应。  相似文献   

16.
生态犯罪在各种犯罪中是一个新的特殊类型。由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给公共安全和环境质量造成经济价值难以衡量的重大危害,而且危害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甚至产生某种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因此,利用刑罚手段打击生态犯罪、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08,(12)
亚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使犯罪手法得以四处蔓延,很多犯罪与社会越轨行为都是在犯罪亚文化推动下滋生和蔓延的,是犯罪亚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陈文盛 《党课》2010,(2):23-24
治理严重腐败,很多人会想到用重典,而在全世界公认最廉政的北欧,却是对腐败处刑最轻的地方,如芬兰对腐败犯罪的最高刑罚为有期徒刑四年。在许多人看来,北欧的廉政建设成就简直就是一个谜。到底是什么使北欧国家变得如此廉政呢?  相似文献   

19.
亚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使犯罪手法得以四处蔓延,很多犯罪与社会越轨行为都是在犯罪亚文化推动下滋生和蔓延的,是犯罪亚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解剖“犯罪背后的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渎职侵权犯罪,仅仅是“工作失误”?受贿与渎职交织发生,不必数罪并罚?渎职侵权犯罪,这是一个曾经不为群众所深知的腐败问题。渎职侵权犯罪,通常隐藏在其他犯罪的背后,是“隐藏在犯罪背后的犯罪”,发现和查处的难度比查处其他犯罪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