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月26日,第三届俄罗斯总统选举如期举行,俄罗斯代总统普京以获得52.94%的选票顺利当选为新一届俄罗斯总统。至此,激烈争夺数月之久的俄罗斯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此次总统大选是在俄罗斯经历8年危机和动荡、广大民众期盼国家稳定和经济振兴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普京的颀利当选,反映了俄罗斯的民心所向。普京执政后究竟将奉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如何使俄罗斯尽快摆脱目前的困境、走上民族复兴之路,已成为俄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难题众多,百废待兴晋京竞选获胜,标志着“叶利钦时代”的终结和“普京时代”的开始。然而普京接手的是…  相似文献   

2.
19999年的最后一天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 ,这意味着统治俄罗斯 8年之久的“叶利钦时代”的终结。那么 ,叶利钦之后的俄罗斯会有什么走向呢 ?记者为此采访了俄罗斯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冯绍雷。记者 :叶利钦时代已经终结 ,但他的影响力远未退出历史舞台 ,普京在发表新年讲话时依然能感受到站在背后的叶利钦的呼吸。普京履行代总统职务到今年三月大选结束的这一期间 ,能否称之为“过渡与超越的时代” ?冯绍雷 :一般认为 ,普京上台的直接原因是叶利钦对整个总统大选的考虑 :首先是精心选择了一个令人出其不意、而且令政治对手…  相似文献   

3.
<正>普京上台后,他重用有克格勃背景的人和其他强力部门的干部,俄罗斯建立了俄式可控民主和有效的垂直政权体系,实行“铁腕治国”以解决叶利钦遗留的棘手政治难题。面对经济社会问题,普京则停止成批低价出售国有企业,加强国家对战略能源的控制,实施能源国有化,寄希望于建立一种“可控制的市场经济”。同时,为了改革和发展有一个良  相似文献   

4.
卿立新 《求索》2007,(10):82-83
叶利钦在俄罗斯的执政时期,政治和经济都充满了震荡和困难,总统、政府和议会之间矛盾不断。叶利钦时代被称之为失去许多机会的十年和失望的时代,值得人们称道的政治功绩很少。现在看来,叶利钦留给俄罗斯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就是选中了一位优秀的接班人——普京总统。当叶利钦知道健康状况不佳时,他就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1998年至1999年2年内7次撤换总理,他不停地寻找和启用新人。但这些人不是纸上谈兵,就是政治经验不足,没有称心如意的,  相似文献   

5.
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标志着俄罗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他出任总统以来,在内政外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思想上活、战略上准、战术上稳构成了普京决策思维和政策取向的新特点。(一)创造性地加强政权建设是普京政治上成功的奠基石叶利钦执政后期,即1995年以后至1999年以前,第一大反对党俄共在第二届国家杜马中掌握了主导地位,致使总统的很多决定不能在杜马通过,俄罗斯政局出现大起大落。政局不稳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人心思定已成为俄社会情绪的主流”。普京上任后,顺应民意,奉行“强国富民”路线,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6.
1999年12月 31日,莫斯科时间中午12时,俄罗斯的普通百姓正忙于采购年货、准备迎接新千年的来临之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利用发表新年电视讲话之机突然宣布提前辞职,并根据宪法,决定由政府总理普京出任代总统。之后。叶利钦迅即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总统权力移交令,并把象征俄罗斯最高权力、控制俄庞大核武库的核密码箱交给普京。普京随即接管俄罗斯的“帅杖”,开始代行总统职权。提前换“帅”的俄罗斯形势究竟会如何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提前“易帅”使扑朔迷离的 总统大选形势渐趋明朗 …  相似文献   

7.
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以独特的方式使整个俄罗斯,乃至全世界过了一个不平静的千年元旦:莫斯科时间12月31日中午12时,叶利钦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卸任,辞去总统职务,由现任总理普京担任代总统。在随即举行的仪式上,叶利钦将象征总统权力的“核密码箱”交给普京。普京成为举世关注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普京当选总统,标志着俄罗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普京时代在经济方面最重大的变化是提出了一条新的改革和发展道路,并已制定和实施有关的政策措施,这预示俄罗斯将进入一个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普京的执政新理念就是走经济改革的“第三条道路”。普京对转轨以来的俄罗斯经济形势持客观评价态度。他在纲领性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对生产总量、效率、结构和生活水平做了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辞去总统职务。他将总统办公室的钥匙交给普京总理,道一句“爱惜俄罗斯”便带着家人毅然离去。传媒认为,叶利钦不仅给普京留下了作为权力象征的克里姆林宫,还留下了真正的“权力护身符”。那就是只忠实于总统一人的卫队——总统安全局。“微型克格勃”1993年秋,叶利钦的权力受到了来自国家杜马的挑战。最后,叶利钦不得木调来装甲部队,炮击国家杜马所在地白宫,方才平息纷争。这一事件过后不久,叶利钦的安全勤务主任科尔扎科夫接到传唤。叶利钦表情沉重地说:“除了你,我不再相信任何人。我想请你帮我组建…  相似文献   

10.
孙占林 《半月谈》2004,(8):85-87
今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大选中以压倒优势获得连任。普京的连任,加上支持他的“统一俄罗斯党”年前在议会选举中的大获全胜,以及一个与叶利饮政权没有瓜葛的全新内阁的组成,标志着俄罗斯正式进入“新普京时代”。普京在第二任期奉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外交的主旋律将是进一步谋求和捍卫国家利益,以实现普京提出的三大任务以及富国强民、重振大国雄风的远大目标。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由此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做了全面阐述,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其中两  相似文献   

14.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侦查虚拟化”、“虚拟侦查”是伴随智能犯罪高发、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侦查而来的新名词.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究竞何谓虚拟化?虚拟化这个概念在侦查中的应用是否得当?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从“虚拟”一词的本源词义入手,对当前学界中的“侦查虚拟化”等观点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揭去“虚拟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6.
康敏 《思想战线》2005,31(1):88-91
当前民族志文体的创新不断涌现,刘新的<自我的他性>一书可归为实验民族志一换类.其不仅成功地将转型时期中国人的存在状态概括为"自我的他性",而且对人类学民族志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极具启发性的见解对人物的分析应当发展成为人类学理解社会和历史的特殊方式;经典民族志所呈现的"真实"的概念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反对在民族志中将主体性当作一种类似实体或本质的东西,而应采取历史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7.
魏欣 《理论月刊》2007,(6):51-53
萨特与海德格尔的思想上的争辩,可以归为生存与存在的争辩。“existence”意味着生存,在萨特那里它形成了主题,而海德格尔的主题却是“being,”即存在。存在与生存的争辩将萨特与海德格尔区分开,揭示出了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实质是生存主义,而海德格尔与之无关。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民本"都是以民众利益的维护为目的,但是二者的内涵不同,目标与功能不同.从历史上看,民本思想所起的进步作用有限,它只是王朝统治的安全阀和缓冲器,但它是封建专制统治中较有利于民的思想,民本思想的泛化可以作为民主化的第一步,即人民体会到自身存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和倡导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内政外交上面提出的两大战略任务.本文对"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内涵与本质,"和谐世界"思想与我国一贯外交政策的关系,"和谐世界"主张与西方国家提出的规范理论的基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警务技战术,是建立在良好身体素质基础上的通过训练形成的合理的克敌制胜的方法。警务技战术训练既是能力、技巧和策略的训练,也是执法水平的训练和塑造人民警察形象的训练。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后备人才、提高人民警察自身素质、加强公务队伍建设、进行警讯国际交流的重要阵地。警务技战术教学在公安院校教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公安院校学员对警务技战术的学习也非常重视,同时警务技战术教师既是人民教师又是人民警察,这就要求警务技战术教师要具有较好的技战术素质,正确处理好"务"与"技"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