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析俄格冲突的战略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格冲突是九一一事件之后的又一历史性事件,意味着"冷战后时代"的一个重要转折.它证明了俄罗斯的强势崛起及其国际战略观的显著变化,表明原苏联国家寻求新身份认同的过程还没有完全结束,欧亚地区的新一轮分化还将继续.俄格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全球控制力正在下降,欧洲难以完全整合,北约处境尴尬.俄格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无极"秩序可能导致的混乱和"国际管理真空",凸现了"双重标准"对国际法原则的严重冲击.能否就国际安全、世界经济和全球稳定做出合理安排,挑战着国际战略家的智慧与意志.俄格冲突的背后是激烈的能源地缘政治竞争,国际能源战略环境将进一步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2.
一、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军事冲突的所产生的影响是战略性的。这场冲突已经演变成为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冲突,将给国际关系带来多方位的影响。俄格冲突可能有以下三个走向:  相似文献   

3.
俄乌冲突重创俄罗斯、乌克兰两国粮食生产、出口,削弱俄乌在全球粮食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冲突也导致化肥短缺和价格飙涨,引发全球粮食减产、价格突破历史高点、布局生变,致使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断恶化。同时,俄乌冲突叠加多种因素令全球粮食不安全形势长期化,全球粮食不安全问题正成为全球治理的主要议题。脆弱国家粮价暴涨、政局动荡,改变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对比,加剧了两者之间现有的不平衡。各主要粮食生产国借助“粮食武器”扩大影响力,展开新一轮的战略博弈,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再添变数。  相似文献   

4.
俄格冲突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队第一次在境外作战。学界对此进行了各种分析评论,总体上担心这场冲突会导致"新冷战"开场,怀疑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实际情况看,俄罗斯是在格鲁吉亚突然袭击受维和部队保护的南奥塞梯后被迫采取的军事行动,仅仅是为了阻止北约继续东扩的步伐。这场冲突既没有改变"美强俄弱"的总体国际环境,甚至也没有改变"美攻俄守"的欧亚地区格局。俄格冲突是对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世界各地推行强权政治的"反动",引发人们对冷战后国际关系准则一再遭到破坏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5.
亚太地区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一方面,区域内的国际合作正在拓展,一个能够带来区域稳定和安全并得到普遍认同的体系正在形成。另一方面,亚太国家之间争夺地区内影响力的对抗和竞争的危险性日益加重,甚至有可能导致公开冲突并阻碍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为此,继续构建一个囊括地区内所有国家的,以合作、互信、对等安全为基础的新机制十分重要。亚太地区的发展直接影响俄罗斯联邦的利益,俄罗斯倡导要确保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以及囊括所有亚太国家的建设性合作。近年来,俄罗斯政府特别重视促进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地区是俄罗斯实现亚太地区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开展同中国的合作,进一步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于俄罗斯贯彻经济战略、实现经济现代化、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空间,都具有原则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8年8月7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因南奥赛梯争端爆发军事冲突。虽然这场战争因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只打了短短的五天,冲突地点也被限定在格鲁吉亚境内。但其影响已远远超过两国、超过高加索地区,并对整个前苏联边界地带乃至整个国际体系都产生了重大冲击。  相似文献   

7.
俄格冲突是近年来俄罗斯地缘政治突围的继续和延伸。这次冲突对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有重大影响,同时也使格鲁吉亚的国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面临重新确定身份的问题,这两个地区不会并入俄罗斯,但是它们与阿扎尔一样会继续远离格鲁吉亚。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和欧盟的希望更加渺茫,萨卡什维利政府也有倒台的危险。不过冲突后这一年来,外高加索地区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一、俄格外交危机背后的矛盾与冲突格鲁吉亚原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这两个新诞生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对峙几乎没有停止过,而且关系日趋紧张。2004年初,萨卡什维利通过“玫瑰革命”,当上格鲁吉亚总统。此后,  相似文献   

9.
王珊 《现代国际关系》2022,(6):20-26+61
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基于战略考虑,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为目标,围绕对俄制裁积极推进对美欧、东亚、乌克兰周边国家穿梭外交,不失时机地推进国家战略。日本把俄乌冲突看成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契机,力图撬动和颠覆战后国际秩序,重构以美欧日为核心,以军事、科技、经济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日本在应对俄乌冲突上有过短暂的政策调整,从最初的犹豫迟疑,到积极对俄制裁施压,旨在扭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的被动局面、削弱俄罗斯的实力。日本还借机宣扬“中国威胁论”,强化美日印澳四边机制,挑动地区对抗,试图获取新的冷战红利。  相似文献   

10.
克里米亚半岛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重要的领土争议.随着乌克兰加入北约进程的加快,俄国内要求恢复对克里米亚主权的声音不绝于耳.俄格冲突的爆发进一步刺激了独联体地区"被冻结的冲突",不排除克里米亚问题有被重新激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自1993年俄罗斯提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已有16个年头了.俄美双边协议的签署曾经使得俄罗斯离WTO大门仅一步之遥,但随后俄美关系紧张加剧又让俄罗斯在入世问题上踯躅不前.回顾十多年漫长而艰苦的谈判历程,俄罗斯经历了不同的遭遇和对手,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较量也从无奈、被动逐步转向强硬、主动.普京政府上台后的强势战略、日趋好转的经济表现以及灵活有效的对外政策是俄罗斯在美俄博弈中取得主动的关键.而美国对俄战略的转变和调整以及美国政府换届也都成为影响俄罗斯入世进程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因素.2008年的格俄战争以及当前仍在肆虐的全球金融风暴同样对俄罗斯入世问题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军事冲突表面上看是双方在南奥塞梯问题上的军事纷争,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冷战结束后美对俄长期战略挤压的必然结果。美国忽视俄罗斯传统的安全利益,固执地推行北约东扩、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及煽动"颜色革命"等举措,本质上是其缺乏制衡的霸权性全球权力扩张的结果。俄美因格鲁吉亚问题关系紧张,具有单极体系下国际权力结构内在不稳定的根本原因,美俄冲突因而反映了当前国际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3.
英俄两国围绕利特维年科事件发生的纷争,其激烈程度几乎可以与冷战时期的同类)中突相提并论,两国关系由此陷入低潮。英俄之间的这场纷争是长期以来两国关系演变的结果,也是战后东西方势力较量的缩影。造成英俄产生纷争的主要原因有:两国对于重大问题的立场存在分歧;在双边关系方面不断发生摩擦和冲突;仍在进行针对对方的间谍活动和驱逐行动;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不够,其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实力的迅速恢复和增强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目标、国策和战略调整。英俄纷争的走向,在短期内尚难看到缓解的迹象。但从长期来看,英俄关系不大可能因这场纷争而发生剧变,其负面影响应当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4.
12月1日,俄罗斯在加勒比海与拉美国家委内瑞拉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名为“委俄2008”的军事演习。这场演习虽以“反恐和打击贩毒”为名,但它在美国后院举行,又恰逢俄格冲突刚结束,背后隐含了美俄之间深层的战略角逐态势。  相似文献   

15.
2022年乌克兰危机的全面升级不仅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场重要的国际冲突,而且开启了美国对他国舆论战的新模式与新战场。在话语操控方面,美国媒体紧密配合美国政府,通过对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危机中形象的操控、对乌克兰方面不同形式英雄形象的塑造,扩展了危机中美国对俄舆论战的话语同盟,将美国官方对乌克兰局势的掌控很好地隐藏起来。在场景传播上,美国媒体充分利用“场景+媒体”的传播方式,通过对乌克兰弱者身份的场景设计引入支持弱者的场景角色,利用与乌克兰多元社会主体结合的全媒体场景叙事模式,以及对全场景和立体化的深度冲突场景展现等方式,增强了它在乌克兰危机舆论战中的话语权,基本达成通过舆论战博取国际社会对俄制裁以及对乌克兰援助支持的目标,也达到了为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和影响力提供舆论支持的目的。研究美国在俄乌战事中对俄舆论战,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多方面应对美国舆论战的自信心,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俄格冲突的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来俄格围绕南奥塞梯的激烈冲突绝非仅仅是涉及其双边关系的一个孤立事件,其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因素;格鲁吉亚的"亲西方"政策、俄格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上的历史积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以及俄美对里海地区能源的争夺乃是俄格冲突的根源所在;此外,俄罗斯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也是催生俄格冲突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于伊拉克战争 ,俄罗斯外交反应经历了强硬—缓和—再强硬的过程。强硬是其反应的基调 ,当前俄美之间的斗争已转向伊拉克战后安排问题。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外经济战略的失败和俄美之间国际战略的严重冲突 ,决定了俄罗斯外交的基本立场 ,对形势判断有误也是导致俄罗斯激烈反应的不容忽视的因素。就全局而言 ,今后俄美之间还必须寻求妥协与合作 ,但由于国际战略利益的冲突 ,两国之间的共同点在减少 ,分歧在增加 ,两国间的斗争将长期继续下去。在短期内 ,俄罗斯的国际战略环境将趋于恶化 ,俄罗斯外交正进入较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俄格冲突给国际关系带来的变化使上海合作组织面临极为复杂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冲突除导致俄美对抗加剧给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方向提出严峻挑战外,当事国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对前苏联地区(尤其是中亚地区)的政策及其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政策态度,都会对上海合作组织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应在区域经济合作上有所突破,在地区安全(如阿富汗局势)上有所作为,以保持该组织的良好状态和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冲突是相关各方地政治博弈背景下的产物,它反映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俄罗斯与美国以及欧亚地区三个层次的地政治冲突的现实。冲突也相应地在三个层次上产生了反映地政治冲突的力量格局和平衡的现实结果。俄格冲突也在地政治层面对今后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包括对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冲击,对北约未来发展的冲击以及对国际能源局势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乌克兰事件加剧了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关系的恶化,使其处于一种软对抗博弈状态,俄与欧洲国家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着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关系的未来走向.乌克兰事件受内外政治要素的影响,是冷战后俄西矛盾的总爆发,俄罗斯与欧盟就乌克兰问题的竞争博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博弈深化与对峙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