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SARS病毒的肆虐,已引起全人类特别是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社会各界纷纷采取果断措施,不惜一切代价,迎头抗击“非典”。我国监狱系统也不例外,全员抗击“非典”,拒SARS于狱门之外,实现系统零感染目标抗击“非典”采取的封闭,隔离,体检,留观等措施,与监狱干警直接管理罪祀、对罪犯24小时不脱管等监管措施历史性地交叉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2.
恐怖的根源     
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我们姑且叫他钱志刚吧),一天在大街上突然被抓进非典专用救护车,被送进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在隔离期间,几名被隔离人员强行与他亲密接触。结果可想而知,无辜的钱志刚,可怜的钱志刚,因为被错误地执行隔离而染上了非典,死于非命。法院开庭审理这桩命案,不料被告在法庭上纷纷喊冤。那几名涉嫌故意传染非典的被隔离人员说,我们自己也是被人错误执行隔离的,我们被隔离后也是被其他人强行传染上非典的,后来“医护人员”又强迫我们把非典传染给钱志刚,如果我们不照办,就要受到惩罚。那几名涉嫌玩忽职守(对钱志刚执行隔离,指使被隔…  相似文献   

3.
位于北京西城区的裕中西里社区是一个拥有近 万人的大型社区。2003年4月17日,社区医院得知曾经每天来打点滴的一名居民为“非典”患者,社区医院随即关闭。从此120救护车呼啸的蜂鸣声就打破了社区往日的宁静,“非典”疫情爆发了,一家、两家、三家……从4月17日到5月3日,天天都有救护车进出社区,有时一天要进出好几次。短短的十来天,曾经在4月中旬在社区医院就医的多名患者感染了“非典”,他们的家庭、亲友也相继被传染了。北京西城德外办事处的同志告诉笔者:“最高峰的时候,在医院的和社区里被隔离的人数达到80多人。”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阜宁县有将近10万人在北京打工,现在打工人群大量回流,防疫的压力越来越大。这里的第一例“非典”病人,就是从北京返乡的打工者。阜宁县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生卓然,是这位患者的主治医生。这位白衣天使的日记,记录下一段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5.
为了和另一个男人长厢厮守,她居然想出一条“妙计”:利用丈夫正在接受防治“非典”隔离观察之际,将3包剧毒鼠药偷偷下到丈夫的饭菜中,制造了丈夫身患“非典”突发死亡的假象!  相似文献   

6.
预防和控制“非典”的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卫生规则》是传染病控制方面唯一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卫生协定 ,但是 ,该规则仅规定了鼠疫、霍乱和黄热病这三类疾病。修订中的《国际卫生规则》加重了成员国的义务 ,应当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 ,并在适当的时候修订我国的法律规范。我国在“非典”的预防和控制上应当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成员国进行有效的合作。预防和控制“非典”的隔绝与隔离措施应当符合一定的条件 ,并尊重人权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非典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为控制非典传播,各地对疫情严重的部分地区和非典病人及非典感染嫌疑人员实行强制留验、强制隔离以及封闭小区、征用医院等等措施,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但是这些非常措施牵扯到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利益,为此在实行之初,也遇到了少数群众的怨言、逃避和阻拦,给抑制非典传播带来一定的阻力。在防非典战斗中,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积极支持和主动配合,才能有效地控制非典的传播。这需要全社会学习和理解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及其精神实质。公共利益蕴涵在私利中,同时又高出私利,成为大多数的意志和利益,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背景:2003年4月初, 地处北京东部的通州区出现了非典疫情。不久,成了“非典”肆虐的重灾区之一——到5月中旬,感染人数仅次于5个区域,在北京18个区县中位列第六。潞河医院作为通州区最大的医院,在陆续收治“非典”患者的过程中,一批医护人员也被感染。紧急关头,兄弟医院的医护人员分期分批走进这家医院的“非典”病区增援。5月初,这里的病人已集中到定点医院,一条隔离带正围绕在潞河医院周围,与此同时,在潞河医院英勇抗击“非典”的第一批医护人员也撤到“缓冲区”休整。陆妤和吴立文就是其中的两位。2003年5月10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区一…  相似文献   

9.
刘亚 《方圆》2023,(1):20-23
<正>专门学校是以“教育代替刑罚”方式培养学生“再社会化”的机构,其地位已在法律层面得到认可,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及基础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价值千米长、百米宽,阳台被加固封闭,随着门口的铁门慢慢关上,整个学校处于封闭状态——这是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一所民办专门学校,对于在这里就读的100多名学生来说,他们的行动会受到限制,和普通学校的学生生活有些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朴爱圣 《中国律师》2003,(10):51-52
2002年底起几乎在全国范围内肆虐的“非典”如今已“威风不再”,渐渐为人类所控制。“非典”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更是打破了正常的民商事活动秩序,因“非典”冲击而引发的各类经济纠纷呈增多趋势,给“非典”界定法律性质势在必行。对于“非典”性质,起初有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两种不同的观点,渐渐形成的一种主流观点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笔者认为笼统地界定“非典”系可构成情势变更的事由有所不妥,应针对“非典”的不同影响作出不同的法律性质界定。一、从“非典”说起笔者认为,根据“非典”本身的特性及“非典”对相关合同、行…  相似文献   

11.
论防治"非典"隔离措施之适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在假定"非典"为甲类传染病的前提下,详细讨论了依法适用隔离措施问题.作者首先讨论了隔离的法定概念,认为隔离措施具有治疗疾病的医学属性和强制执行的法律属性,接受隔离措施是应被隔离者的法定义务.隔离措施由医疗保健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具体实施,但因隔离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应由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隔离对象包括且仅包括" 非典"病人、疑似"非典"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3类,现有法律对隔离对象尤其是密切接触者有明确的判定标准,不得任意扩大其范围.强制隔离决定应由卫生行政机关做出,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协助,如被隔离者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应以卫生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或被告.法律应当赋予被隔离者寻求法律救济的权利,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最后,作者还对如何完善相关立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志华 《证据科学》2003,10(2):80-85
本文在假定"非典"为甲类传染病的前提下,详细讨论了依法适用隔离措施问题.作者首先讨论了隔离的法定概念,认为隔离措施具有治疗疾病的医学属性和强制执行的法律属性,接受隔离措施是应被隔离者的法定义务.隔离措施由医疗保健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具体实施,但因隔离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应由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隔离对象包括且仅包括" 非典"病人、疑似"非典"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3类,现有法律对隔离对象尤其是密切接触者有明确的判定标准,不得任意扩大其范围.强制隔离决定应由卫生行政机关做出,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协助,如被隔离者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应以卫生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或被告.法律应当赋予被隔离者寻求法律救济的权利,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最后,作者还对如何完善相关立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境内外各地来沪人员的积极配合,本市各项防范“非典”的措施得到有力、有序、有效的贯彻,抗击“非典”进展顺利。为了使本市“非典”防治工作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并逐步实现由应急措施转向常态管理和长效管理,市政府决定根据当前疫情形势的变化,对前已发布的两个防治“非典”《通告》(沪府发[2003]28号、沪府发[2003]32号)中的有关措施作适当调整。现通知如下: 一、医学观察、健康检测适用对象的调整。 需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对象调整为:经市和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标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初,山西省首例“非典”病人入住进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之后,疫情象洪水猛兽般肆虐全省,山西成为全国“非典”疫情的重灾区之一。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病面前,全省监狱系统的广大民警职工和医护人员在省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视疫情为命令,视疫区为战场,以饱满高昂的斗志、奋不顾身的精神投身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的战斗中,在监狱这个特殊的防线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平凡而动人的事迹。  相似文献   

15.
山虎  肖丽  许琴 《法治纵横》2013,(15):29-31
这是一个特殊的场所,这里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在高墙下同样需要被关心、关注和关爱。沙湾县看守所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以来,创新“开门评警”模式,一次特殊的座谈。如温暖的春雨洗涤蒙尘的心灵;一次特殊的走访,让冰封的灵魂感悟人性的真谛……监管民警的真心付出,让在押人员改造的道路不再孤单,虽然被高墙隔离,监所内却不是一个封闭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非典”专利大战,引发社会各界对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极度关注。而“非典”专利的源头,是科学家对该传染性疾病的认知了解。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是“非典”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给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非典”病例。但由于我国科研体制的原因,数家科研机构各自为战,治疗“非典”的临床医院忙于救治“非典”病人,无暇顾及科研,使我们与快速获得科学前沿研究成果的机会失之交臂。“非典”专利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面对几千人患“非典”,面对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生产受到“非典”影响,我们需要反思人类的行为和社会预警机制。“非典”考验了我们的社会公共管理和应急能力,也让人们对知识产权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增加了一些新认识。“非典”专利体现的是未来商业利益的争夺,以至于我们一些科学家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拒绝申请专利。但是,我们迫不得已地说“但是”,“非典”病原体的一些基础专利一旦被发达国家控制,将来某一天如果疫情再次爆发,他们的商人会携带有效治疗的药物,以高出常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让我们的老百姓承受是治病还是破产的选择痛苦。这不是危言耸听。尽管“非典”大敌当前,应当及时治病救人,但长远的国家利益和安全不能不考虑。商业竞争从来都不是温良恭俭让。可怕的“非典  相似文献   

17.
翁里  刘一展 《政法学刊》2004,21(2):41-44
2003年春夏之际,一场始料不及的瘟疫——“非典型性肺炎”席卷了我国大江南北。通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公民的良性互动,目前疫情已经得到了阶段性的控制。回首抗击“非典”的日日夜夜,少数人借“非典”之机大发不义之财;而更多的公民则为了控制疫情积极配合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切实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是法治国家政府在防治严重传染病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场瘟疫不仅考验了科学,而且也考验着政府的应急能力及其法律是否完善。在我国缺乏《紧急状态法》的前提下,政府为了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采取了(包括“隔离”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在内的)一系列行政强制措施。政府行政权力的底线是尊重和保障人权,而不能随意压制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私权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早出台《传染病隔离法》等相关法律,从立法和执法中寻求公权力和私权利之间的动态平衡未尝不是抗击“非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洁净病房是专为那些免疫能力较低的患者而设立的特殊病区,在安徽省只有省立医院血液科有这样的病房.病房密封非常好,经过设备处理,里面长期保持无菌状态,病人整个治疗期间被隔离在里面,对防止病菌感染.病房的要求和非典隔离病房差不多,只是非典隔离病房是"脏"的,隔离是为了防止病毒外出,而洁净病房正好相反,里面是"干净"的,隔离是为了防止细菌进入.  相似文献   

19.
去年上半年,我国发生了非典型肺炎,各级政府为了有效控制非典疫情蔓延,切断传播途径,对于受到非典型肺炎扩散污染的人员和场所,采取了强制隔离等项措施,对于控制非典疫情的扩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何看待强制隔离制度,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实践运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仅就此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20.
通常来说,人类对于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两个层面的防御阵地——身体的和社会的。身体上的防御有几种基本方法:我们机体自身的免疫机制、接种疫苗、利用以前受害者的血清等等;而社会的防御则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监控和隔离。但就是“监控隔离”这么四个字,却牵动千家万户,牵涉诸多公共部门,有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和政府极端负责、竭力而为,否则“百密一疏”也会导致“全盘皆输”。然而,一些只会做官不肯做事的昏官、庸官、太平官、官僚官,在非典时期的非常时刻,依然在官僚本位的安乐窝里度着“过去的好时光”,直到头上的乌纱帽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