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重视和充分利用农村深厚的和谐文化底蕴,扎实推进和谐农村构建。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因此,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十分重要,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关键又在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化解农村社会矛盾需正确认识农村社会矛盾的性质,采取科学的原则和有效的方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公共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3.
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与农民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和谐社会就是构建和谐农村经济与和谐的农村民主政治,在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应该是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文章借鉴政治参与理论分析研究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带来的影响,提出扩大农民政治参与的相应对策,为和谐农村社会提供政治支撑。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农村乃中国社会之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利,促进农村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实质和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一项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基层政权建设的系统工程。因此,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针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新态势,着重分析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提出一些思考与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加强宁夏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全社会的和谐需要农村社会的和谐做坚强保障。在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重点,也是难点。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农村人际关系、移风易俗、树健康文明新风、维护农村稳定、实现农村小康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和谐社会就是构建和谐农村经济与和谐的农村民主政治,在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应该是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文章借鉴政治参与理论分析研究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带来的影响,提出扩大农民政治参与的相应对策,为和谐农村社会提供政治支撑.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根基。因此,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重点要建立农民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农民经济利益的均衡机制,农民政治利益参与机制,农民内部及其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协调发展机制,以及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与国家收入的分配公平机制。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农村幅员广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农村当前最核心的是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主体力量,承担着构建和谐农村的重大责任。构建和谐社会,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方向;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必须适应自身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核心,加强自身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幅员辽阔,农民有八亿之多。因此,和谐社会建设,首先是和谐农村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推进和谐村镇建设,对构建和谐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一、和谐农村建设的基础在村镇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得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难题。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民利益能否实现,农村社会能否稳定,将直接影响我们建设和谐…  相似文献   

13.
赵希宏 《当代贵州》2007,(16):29-29
西部农村的自然及历史条件决定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性,关系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应抓住发展机遇,深化结构调整,寻求适应西部和谐社会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必须正确把握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福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构建福州农村和谐社会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也必然是政治文明的社会,必然是以先进政治文化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在我国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村民自治的民主制度已经实施的情况下,农村政治文化的现状、创新发展等都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发展路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缺陷和资源稀缺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社会安定和社会公正,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适时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尤其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于如何构建和谐农村,学者们大多从宏观的层面研究,而很少从具体的层面,即农民个体自身的和谐来深入分析。可以说,个体和谐建设是和谐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起点。因此,强化个体和谐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主体发展对于建设和谐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城乡和谐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构建城乡和谐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这样一个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注意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压倒多数的大国,全国13亿人口有8亿是农民。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4亿,到那时即使城镇化率达到50%,农村人口至少还有7亿。在目前的中国,“三农”问题较为突出,这意味着城乡关系尚不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1、要处理好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的关系。作为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区域,农村是我国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摆上了突出位置,而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和谐型"乡镇领导班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