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课堂是大学生政治成长的主要教育形式,相对于第一课堂侧重大学生专业成长、第二课堂关注大学生社会成长,第三课堂发挥着不同的教育功能。高校整合党组织的思想政治资源构建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平行发展的第三课堂,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立德树人新模式的有效路径。依托第三课堂可以实现大学生党员培养与教育工作向系统化、参与化、全程化与常态化转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影娟 《世纪桥》2009,(7):146-147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大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影响自身或他人课堂利用率和在校获得利益的行为。大学生课堂问题的类型有三种:显性无意型课堂问题行为、隐性课堂问题行为和显性有意型课堂问题行为。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三个部分.为提高教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自学与讲授相结合,课堂讨论、课堂辩论和小品表演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张雪峰 《世纪桥》2008,(8):131-132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三个部分。为提高教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自学与讲授相结合,课堂讨论、课堂辩论和小品表演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付雪 《山西青年》2023,(5):16-18
探究大学生课堂沉默行为,通过问卷法对大学生课堂沉默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显示,课堂沉默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9.6分);大学生的课堂沉默在性别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t=4.390,P<0.01),在年级上存在较显著差异(F=4.723,P<0.01),在专业上存在极显著差异(F=9.793,P<0.01);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因素有自身因素、教师因素(R2=0.342,F=20.920,P<0.01)等。通过大学生自身提升自我效能感,强化自信心、教师重新审视大学生课堂沉默行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艺术性等途径来缓解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6.
实现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工作的无缝对接,需要从源头上提高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适应性,也就是要重视高校母体对大学生村官素质的培育工作。为此,要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立志建设农村的情感;设置就业指导课,使大学生通过课堂了解党和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实地感受农村生活;建立大学生与农村农民联系制度,促进大学生岗前转型;将农民代表请进课堂,使大学生不断加深对农村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5,(9)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目前,我国的很多学者普遍关注中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而对于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较少。随着各个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更加普遍。所以,文章旨在从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入手并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大学生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角色的成功转换,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合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及影响,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出发,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得归属感和主体地位,对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全面剖析。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从而帮助大学生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角色的成功转换,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靖  李翔 《山西青年》2024,(3):24-26
线上教学改变了传统师生面对面的教学形式,师生时空分离使课堂沉默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大学生身上尤其突出。基于学生沉默时的不同状态,可以将沉默者分为隐形参与者、自我保护者、课堂逃避者和课堂对抗者;基于师生交互模型,可以从教师、学生和交互条件三个方面透视课堂沉默的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沉默者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减少大学生在线上课堂中的消极沉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课堂,不仅要提高青年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其本质是大学生群体在"做与思"的互动结合中统一价值观的过程,对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寝室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以寝室为单位进行互动的深度、广度和频度不断增加,学生寝室承担的功能逐步趋向多元化,成为了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和第三课堂"。大学生寝室文化正是基于大学生寝室这一特定的生活空间.依托社会文化背景.因寝室成员与外部环境以及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辨析了大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论述了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一是政府、社会必须全方位地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二是学校应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大众文化进行介入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74名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课堂训练,并于训练前、后用UPI和自信心评定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结果表明:被试在训练后UPI得分状况和自信心得分均显著好于训练前,说明参与训练的大学生人格状况和自信心有明显的正向改变。由此可见,课堂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其心理问题,对大学生适应社会、完善人格、发展创造性等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近年来呈蓬勃发展之势,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课堂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彰显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积极培育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前提。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年,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认知与实践养成、线下活动与网络引导的协同前行、相得益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践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具有系统化、整合和导向作用。高校应精心雕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环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政策宣传的关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的控制力,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寻找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契合点,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科学发展观教育成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具有系统化、整合和导向作用。高校应精心雕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环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政策宣传的关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的控制力,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寻找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契合点,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科学发展观教育成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红照 《世纪桥》2014,(7):33-3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大学生上课时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现象,在思想政治理论大课堂中微观权力的运作主要体现在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权力与身体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大学生上课时使用手机现象对课堂教学中微观权力运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质上是现代技术进步和知识革命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加大了教师对学生管理的难度,影响了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监管和手机使用的引导可有效降低这一现象对教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略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大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学中要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抓好课堂常规教学,根据体育教材的特点注意引导,运用合理的组织教法,运用典型事例和教师的榜样力量对大学生进行德育.  相似文献   

20.
大学沙龙教学模式具有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和能力创新等特点,沙龙教学模式在"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程中得到充分的实践和检验,它能够寓沙龙课堂教学"三位一体"于传统课堂之中,寓信息化于沙龙教学模式之中,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于沙龙课堂模式之中,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