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出版于1991年的《什么是哲学?》是当代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和精神分析学家菲利克斯·加塔利合作的最后一部著作。他们两人在20世纪70年代的合著基于后结构主义思想,批判了资本主义在人的潜意识中的运作方式。在《什么是哲学?》中,两位学者回到哲学语境,思考“什么是哲学”的问题,颇有返璞归真之感。本书一开篇写道:“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或许只能很晚才提出,等到步入迟暮之年,能够具体而微地谈话的时候。”((1))这一“迟暮之年”,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复观从艺术化的哲学角度对《庄子》进行“再发现”,他对《庄子》艺术精神的揭示与对《庄子》美学的深度发掘,对启发思考《庄子》具有审美倾向的人生态度多有裨益.文章以徐复观对《庄子》艺术精神的阐释为研究对象,旨在厘清徐复观所诠释的庄子艺术精神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价值、价值观念是近几年来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中爱谈人的价值。那么,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观念?什么是人的价值?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念呢?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 价值,原本是商品经济的观念,属经济学的范畴。后来,因被广泛地运用于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各个社会科学领域,运用于  相似文献   

4.
李江春 《求索》2012,(1):119-120,115
胡塞尔作为现象学哲学开创者,运用其哲学基本原理具体分析了美学和艺术中知觉与想象的关系,论述了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探讨了物理图像与艺术图像的本质特征,为现象学美学的发展、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胡塞尔的现象学美学与其意向性理论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以胡塞尔现象学美学为视角,透视美国文化象征之一的《美国哥特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冬梅 《求索》2012,(2):69-71
《考工记》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奠基之作,历来对于该典籍的研究横跨历史、考古和设计艺术学等领域。其成书于思想变革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奠定了中国哲学及诸多学科思想的基础。民本主义思潮的觉醒、天与人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及诸子的美学争辩等因素,都是《考工记》艺术思想的文化生态,此外,医学的成就和早熟的科学技术更加确立和实现了人在造物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逻辑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逻辑哲学问题。它包含四个子问题:(1)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究竟是语言还是思维?抑或客观现实?(2)逻辑和非逻辑的划界标准是什么?(3)逻辑学内部如何分类?其分类依据是什么?(4)逻辑究竟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抑或工具主义的?笔者曾在《维护一个传统的信条》一文(《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中探讨了第一个问题,本文拟就后三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7.
陈利群 《新东方》2002,(3):56-61
《廿四诗品》是一部以“诗笔写诗论”、形式特殊的文论著作。其艺术形式蕴涵着独特的美学意义;其审美形式的抉择主要源于艺术形式自身的历史承传、美学思想传统、作者的诗美观及民族思维传统;其审美方式为借助意象意境的塑造,阐发艺术感受和理论思考;其艺术哲学为“由技进道”:诗歌创作应从技艺上升到艺术规律,乃至融汇于整个宇宙规律。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复观从艺术化的哲学角度对《庄子》进行"再发现",他对《庄子》艺术精神的揭示与对《庄子》美学的深度发掘,对启发思考《庄子》具有审美倾向的人生态度多有裨益。文章以徐复观对《庄子》艺术精神的阐释为研究对象,旨在厘清徐复观所诠释的庄子艺术精神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日,品读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颇有感受与顿悟。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篇幅都不算太长,但都能给人以清新的启迪。尤其对李瑞环在《提倡大家学点哲学》中所说的“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不能算明白人”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哲学,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会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对于一位统战工作者而言,其工作特殊性更需要学会一点辩证法,这对个人的工作、生活、为人都是极为重要的。如书中的一个小事例:“一块木头是什么?就是一块木头,这个回答并没有错,但它还是什么?这就要看具体情况,拿它来做家具就是原料,拿它来烧火就是燃料,拿它…  相似文献   

10.
《道德经》与道教生命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冰  何松 《求索》2005,(12):129-131
《道德经》关于“道”的哲学思想,为道教乃至中国传统自然生命美学奠定了哲理框架,涉及了生命美学的哲理基础、基本内涵、相关范畴和哲学意义。重新解读《道德经》,有助于道教和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的美学理论与现代哲学、美学思想接轨,发挥生命美学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选择这篇文章,是因为几乎所有谈论《黑客帝国》的评论或者新闻报道,在津津乐道它眩目的特级效果之后,总要再套上一件哲学的外套。而在电影《黑客帝国》一开始,主人公Neo在床上拿起的那本书正是当代法国理论家让.鲍德里亚的《仿真与拟像》。如果整部《黑客帝国》穿着一件无形的哲学衣裳,那么,Neo拿起的那本书便是散落在本片中的一粒哲学钮扣。笔者试图通过这粒哲学的钮扣,思考这部让许多人看了不太明白的卖座电影所蕴涵的鲍德里亚的哲学思想,究竟是什么,又与文化以及美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学习与实践》2008,(1):F0002-F0002
《哲学原理》;《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心理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伦理学》;《宗教》。  相似文献   

13.
提起网络游戏,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事实上,网络游戏因为其强烈的致瘾作用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重大公共安全隐患,它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一些专业机构和有识之士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很早就开始探讨网瘾的戒除和治疗办法,却收效甚微.这与学界未能破解网络游戏的致瘾机制有直接关系.以马立新教授领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艺术哲学研究》课题组,经过十余年的坚持不懈的探索攻关,终于研究阐明了包括网络游戏在内的数字艺术的独特美学机制,这项重大开创性科学发现随着近日《数字艺术哲学》一书的正式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一在西方近代的各种美学流派中,经验主义的美学是一个重要的流派。在西方近代经验主义的美学家的座次中,休谟(1711—1776)应当占踞重要的一席。休谟一生没有撰写过美学方面的长篇巨制,他的美学思想散见于《人性论》、《论怀疑派》和《论趣味的标准》等专著和论文中。休谟没有去建构包罗万象的美学理论系统,他着重探讨的主要是以下两个美学界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一、美的根源在哪里,美的本性是什么?二、在肯定审美趣味的个人差异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有关"哲学的终结"或所谓"后哲学"的呼声几乎不绝于耳.今天,哲学的确面临着这样一种抉择:它要么放弃自己存在的权利,要么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对于当代语境下的哲学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在后现代那里,哲学成为继上帝和人之后又一个被宣判死刑的东西.那么,哲学是否真的死了?如果它没死,是什么支撑它的生存?后现代哲学认为现代哲学什么也不是,那么后现代哲学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艺术终结"是20世纪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对黑格尔和丹托的"艺术终结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其理论并不能支持"艺术已经死亡"这个为大多数学者所理解的结论."艺术终结"之后,艺术将继续存在,条件是必需存在于哲学解释的"理论氛围"之中.与此相应,哲学必须借助艺术来达到它自身的目的.艺术与哲学的结盟,是双方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4)
正台湾当代水墨画家高圣贤的艺术之路《易经》有着中华文化精神的深层内涵与中华人生哲学的丰厚潜蕴,《易经》可诠释人生和宇宙,其内藏之智慧幽远无边,渺冥无涯。近代哲学思想家、艺评家多有探讨《易经》对中华艺术美学的影响与价值。在台湾南部有位画了40多年的水墨画家高圣贤,研读探究《易经》近20年,他用《易经》之《生生之谓易》哲思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哲学?多年来,在哲学的教学、教材和通俗读物中,传统的讲法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例如,从艾思奇同志的哲学著作或主编的教材来看,早在三十年代的《大众哲学》中就讲过:“哲学思想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或根本看法,也就是世界观。”(艾思奇:《大众哲学》,1978年版第29页)五十年代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中也说:“哲学是关于人们的世界观的学问。”(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纲要》,1959年版第一页)六十年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还是讲:“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962年版第2页)  相似文献   

19.
赵娟  王炎琪 《求索》2013,(8):268-268,215
《音乐哲学导论》由美国当代哲学家基维著,刘洪译,杨燕迪审校,于201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基维是鲁特格尔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基维的研究涉及音乐/艺术美学各个方面,出版了多部分别论述音乐表现、音乐再现、歌剧、纯器乐音乐以及音乐演奏问题的重要音乐美学专著。基维认为.任何一种哲学导论都应当是一本清晰简洁,让人无需预先的知识便足以理解该学科的书:是一本能够告诉读者在某领域全部重要议题的书:是一本对于任何给出的议题保持中立态度的书。基维的这部著作所选定的议题,至少是作者认为在现阶段有必要进行思考的那些内容。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一定哲学基础之上,并在对传统美学的反动和超越中形成的.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阐释与分析,试图揭示其不同于传统美学的独特本质.海德格尔美学思想尽管具有唯心主义色彩,但是它对艺术在社会、历史、人生方面的积极意义的肯定是启人深思的,对现代美学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思想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