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农村劳动力在外出务工的同时,他们的父母、妻子及儿女只能驻守家园,成为社区中的“留守人口”。不可否认,家庭成员外出的确能明显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但三个留守群体生活中的子女、丈夫和父母角色长期在外、聚少离多,难免会对老人的养老保障、妇女的婚姻生活、儿童的健康成长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最近,平顶山市叶县辛店乡常派庄村一个两岁多的幼儿因父母外出务工,留在家中和爷爷生活,年迈的爷爷突然发病死亡,幼儿被冻死在爷爷身边。成为农村留守家庭酿出的一大悲剧。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4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本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儿童。河南留守儿童已达254万人,日益突出的留守  相似文献   

3.
罗小锋 《小康》2011,(5):116-117
农民的外出流动极大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但也衍生出大量的留守群体,造成了农民工家庭的离散化现象,这不仅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制度的产物,也是农民家庭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一个村庄的观察,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异质性较低,亲属支持的来源与监护人的社会关系有较强的关联性,外出父母在留守儿童非正式支持中的重要性降低.父母主要提供经济支持,但情感支持不足.一些留守儿童寻求朋友支持和"母亲替代"角色以满足自身需求.  相似文献   

5.
黄颖 《妇女研究论丛》2013,(1):110-114,121
文章提出农村外出丈夫不定时的返乡活动是对留守妻子家庭具有重要意义的仪式化行为.外出丈夫返乡仪式的具体过程是家庭角色的“补位”过程,其社会结果及参与各方的情感世界和未来行为,不仅从成员内部使留守家庭得以维系和保护,也对外表达和象征了留守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6.
缺损与补偿:妻子留守型农村家庭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男性为主的中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妻子留守型农村家庭的大量出现。在这类家庭中,核心角色的空缺严重破坏了家庭结构的完整性,致使家庭系统的生产、抚育、赡养、情感满足和保护等社会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从系统生态理论的分析视角来看,留守家庭的生存系统划分为个人、人际关系和社会三个子系统,可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如何补偿缺损的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7.
《前进论坛》2010,(4):23-23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妇女,为留守妇女解决实际困难,对推动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素萍  黄仕任 《传承》2014,(2):108-109
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与和父母同住的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对此,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高度重视,并在各个层面采取综合对策,尽量减轻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随着邓州市劳务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市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数为8.81万人,其中贫困留守儿童占16%左右。父母的缺位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育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令人担忧。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针对目前正在发展、学生爆满的寄宿制学校,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这是一项对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或经商而留守在家,由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为抚养的"留守孩"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经济的原因,直接导致"留守孩"的产生;"留守"经历对孩子的影响呈利弊两端分化趋势,但弊大于利,主要表现为不利于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习成绩的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调查同时显示,"留守"经历会影响亲子关系的稳定,妨碍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留守孩"群体呈扩大化、低龄化的趋势,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报告提出了应对农村"留守孩"现象的建议及对策,认为"留守孩"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协作,以及社会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传统时代,中国老百姓以家族绵延作为宗教般的终极人生价值。改革开放后,打工经济与农村家庭相互影响,家庭既作为村民外出务工的生活和精神的双重保障,也受到外出务工的消解和冲击,非常规家庭越来越多地出现。非常规家庭变得"常规化",说明以家为中心构建起来的一套意义价值体系在不断消解,很多村民希望通过个体的方式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2.
李云兵 《创造》2015,(12):57-58
一、富源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类别 富源县地处云贵交界,是云南的东大门,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县总人口79、46万人,农业人口70、09万人,其中7-14岁儿童为114325人,留守儿童13000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父母双方中的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单独抚养的孩子.2、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孩子,从而形成了隔代抚养的现象,这种情况占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大多数.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缺乏父爱和母爱,得到的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溺爱.3、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被托付给亲戚照管的孩子,这种也较为常见.4、还有小部分外出打工的父母安排孩子在校寄宿或采用其他民间托养的形式.如有的父母为孩子聘请了代理家长,这些代理家长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都签订了协议书.家长每年为此付出一定的代理费用,代理家长必须照顾好这些孩子的生活起居并教育管理好孩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9,(6):16-20
一、研究背景 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在我国有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预计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无法找到工作而大规模返乡。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往往是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重要决策者,其变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家庭产生冲击,尤其是对农村留守或流动儿童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点摘编     
发展寄宿制学校切实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随着邓州市劳务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市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数为8.81万人,其中贫困留守儿童占16%左右。父母的缺位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家庭和农村留守青少年。这些青少年由于缺少家庭的亲情关怀和父母的有力监管,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因此,增强对留守青少年的家庭保护功能对于遏制青少年犯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家庭中普遍出现“空巢”现象,而由此带来的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以G市为例,对“空巢”家庭中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205号《福建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办法》已经2018年10月17日省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省长唐登杰2018年10月23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或者父母因其他原因外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不满十六周岁的本省农村未成年人。第三条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应当遵循儿童利益优先、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  相似文献   

17.
张介平 《前沿》2012,(15):126-128
目的:研究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社交焦虑及孤独感状况.方法:抽取泸州市广营路小学及石洞中学留守与非留守儿童200名,并对其进行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SⅡ-CV)、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及儿童孤独量表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低于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孤独感显著强于非留守儿童.结论:儿童与父母分离对其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社交焦虑及孤独感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的转移,使各地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家园"的现象日益突出。而这些留守在家中的孩子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口流动对农村妇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介绍了"人口流动对农村妇女的影响"项目的研究设计和主要内容,并重点报告研究成果中的部分内容,主要有:外出打工经历对农村妇女婚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外出打工对农村妇女家庭生活和夫妻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出打工的经历改变了农村妇女的观念和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20.
来信摘录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值得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被寄托给祖父母或远亲近邻,有的甚至独守门户。由于祖辈年老体弱、文化低,对“留守儿童”教育力不从心;外出打工父母与孩子天各一方,对“留守儿童”教育鞭长莫及;学校因得不到家长的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