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华 《统一论坛》2004,(3):60-61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堰,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  相似文献   

2.
福建老家的那棵香樟树已经被砍伐多年了。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卫生系统第二批对口援助的255名医疗卫生队员,为灾后重建当地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体系所付出、所取得的业绩,让人敬叹和赞赏。他们一颗颗火热的心,已在都江堰激情燃烧,一个个故事、一段段佳话,已在老百姓中间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4.
都江堰     
《小康》2021,(24)
正(图1)精神宝藏二王庙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门外的玉垒山麓,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庙是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庙内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被称为治水三字经。后殿右侧有画家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碑刻。园中植满各种名贵花木,古木参天,林荫蔽日,是四川的游览观光胜地。  相似文献   

5.
那是一棵小树,一棵非常普通的不起眼的小树,它孤独地生长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没有人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它依然顽强地、不屈不挠地与严寒干旱搏斗着。虽然我和那棵小树离别已经十多年了,但我一直在心中牵挂着它,不知它现在生长的怎么样了?长高了吗?长壮了吗? 记得那是1995年7月的一天,受公司的派遣,我和同事从乌鲁木齐市乘车往数百公里外的南山矿区某单位  相似文献   

6.
牵动世人的汶川大地震之后,诗人舒婷疾书了一篇《今夜,我牵挂都江堰》。她写道:公元前272年,30岁的李冰怀揣一纸任命文书,餐风饮露艰难跋涉,终于进入蜀都上任郡守。这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官员,站在烟雨迷蒙恣意泛滥的岷江边,风吹衣袍猎猎作响,他脑子里奔涌的思绪确切是什么,已经没有人知道。……“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相似文献   

7.
都江堰一瞥     
前不久,有幸随同刘云耕主任和胡炜副主任率领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团赴都江堰市进行考察慰问,使我有机会对本市对口支援地区的灾后现状得以一瞥。  相似文献   

8.
亲切的沙尘     
胡玥 《人民公安》2013,(6):16-18
村口的那棵老榆树已经年。关于它的年龄,就像是这个村庄里的传晓。  相似文献   

9.
今日都江堰     
郭嘉仁 《中国减灾》1997,7(1):22-23
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以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布局合理、费省效宏而闻名中外。这座古老大型水利工程,由于分洪减灾,引水灌溉的作用,使四川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两千多年间,古堰虽然不断进行整治、维修,但因受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工程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川水利部门对都江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工作,才逐步日臻完善,发挥更大的抗御水旱灾害的效益。建国时,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仅有19.2万公顷,现已达到72.4万公顷;灌溉范围从成都平原发展到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原为14个县,如今已是6个…  相似文献   

10.
资讯     
《中国残疾人》2012,(5):46-47
正一句话资讯已经脱贫的残疾人贫困户、北京市怀柔区听力残疾人赵久贵主动回馈社会,向残联无偿捐赠150棵成形龙爪槐树苗。(李洪)  相似文献   

11.
日前,南京传出因地铁三号线施工建设,准备迁移超过600棵行道树的消息。据悉,有的路段上的数十棵法桐树已经"被剃了光头"。此举立即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在微博上,相关消息被到处转发,许多名人也参与其中,当地媒体也及时跟进,转达了网友的关注和质疑。近日,南京市政府正面回应,表示将广泛听取民意,优化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桐树。事实上,这一场争议并不单纯因为地  相似文献   

12.
苗在芳 《友声》2011,(2):28-30
【正】"对外友协会史展"揭幕了,美丽的友协大院从此又多了一棵常青树,花果累累,赏心悦目,催人奋进。这个展览见证了:作为老牌的中国民间组织,友协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已经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发展路,成功  相似文献   

13.
教师托起未来的太阳王晓梅当她们8位相互挽着、拽着、坐到我面前的时候,她们那一张张笑意充盈的脸已经诠释出我要找的答案—一小学教师,是人梯,是绿叶,终日辛苦相伴,默默无闻,然而,一棵棵小树在她们的栽培下,茁壮成长,那种幸福感便油然而生在脸上了。这就是本文...  相似文献   

14.
坐在我办公桌对面的朱雪泉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党支部书记。他乡下老宅内种了一棵树龄已经有几十年的香橼树。因为香橼有化痰、止咳、平喘之效,所以每年的冬季,办公楼里的同事都会惦记着朱老师家的香橼,好像已经成了一种惯例。当然我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为人民而行动的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享用木瓜”与“点燃蜡烛” 2001年新加坡国会大选投票前夕,人民行动党(以下简称行动党)波东巴西选区候选人司徒宇斌正在台上演讲,一名支持者送上一棵亲手栽种的木瓜树。被搬上台的这棵木瓜树,已经结了8个相当熟的木瓜。这时,司徒宇斌借题发挥,吁请波东巴西区居民共同努力,摘取像木瓜一样成熟的生活果实,让干家万户拥有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6.
雷洁琼先生以顽强的生命力超越人生的极限,以106岁的高龄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虽然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其精神却是一棵常青树,激励一代又一代学生不懈追求民主、进步和真理。  相似文献   

17.
<正>石山往往和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上林县农民何洪波从海南带回的黄花梨,让上林县三里镇的石山上长满"致富树"。"这四棵大一点的树,人家给万元一棵我都没卖。"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山河村岜妻庄村民何洪波指着一片树林说,这27棵黄花梨是11年前,他从海南带过来的,现在大的直径已经有20多厘米,最小的也超过10厘米。说起与黄花梨结缘,何洪波说,这要感谢妻子。原来,何洪波的妻子是海南人。2004  相似文献   

18.
梧桐巷     
这条巷子不愧叫了个这样的名字:你往巷子的深处走,南一棵,北一棵,隔个七八步,就有一棵梧桐树。一棵,一棵,你数进去,能一直数到巷子口。  相似文献   

19.
保卫雪峰山     
5月22日,记者再次登上雪峰山。山上曾经鳞次栉比的金棚不复存在,昔日浑浊腥臭的溪水已经变清,黄土废虚一棵棵泛着新绿的树苗向人们昭示着雪峰山的“伤口”在日渐愈合。鸟鸣山幽,树绿花红,雪峰山又恢复了往日的雄奇与秀美。采访中,当地群众对记者说:“雪峰山矿区乱采滥挖能得到遏制,人大代表功不可没。”曾经成功抵御了日寇侵略的雪峰山,却抵挡不住金客的疯狂掠夺,绿水青山,饱受蹂躏,抗日将士浴血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7,(5)
<正>"我最初设定的目标是1000万棵,开始种了3万棵,结果伤损不少,我就跟我员工讲,就算3万棵全部死掉了,那离我们的目标还有997万棵,努力在所不惜!"——台湾最大的牛樟树经营团队拥有超过60万棵牛樟树台湾树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