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答了应急社会动员的四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应急社会动员?为什么要进行应急社会动员?如何加强应急社会动员?怎样实现应急社会动员的有序性?首先,文章分析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的内涵,阐释了开展应急社会动员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加强应急社会动员、实现应急社会动员有序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西部大开发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动员是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社会动员有传统和现代两种模式。西部大开发需要的社会动员是现代社会动员。其特点是以利益为杠杆,以政策引导、制度激励、社会的自主参与为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因此,西部大开发中的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一是积极促进民间投资;二是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三是积极推动公民有序参与。其基本形式:一是体制动员;二是利益动员;三是精神动员。  相似文献   

3.
社会动员青年方式的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社会动员,是指人们在社会持久的主要的因素影响下,使其态度、期望与价值取向等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就其一般意义来说,社会动员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影响,但社会动员比社会影响更集中、更有力。社会动员的内容和方式、强度与效果,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动员青年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研究、探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动员青年的方式、作用与特点,对于把握青年,进行思想和行为的正确引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动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运动形式,相对于传统的社会动员而言,其最大的优势来源于充分利用了网络空间的种种特性,以虚拟社群组织为主体,通过互动讨论,弥补了组织及动员行为本身资源的不足,从而获得巨大的力量影响现实社会。从资源动员理论的视角,以虚拟社群组织为观测场域,具体分析了网络动员中互动讨论的类型及其在加速信息传播、加强社会认同、构建社会关系等方面动员行为产生的影响,认为互动讨论是虚拟社群组织资源动员的行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社会动员是一种政策工具,也是政党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各个政党普遍运用网络技术加强社会动员,拓展自身社会影响力,不断巩固或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在社会动员方面的经验,可以为网络时代的党建工作提供借鉴。一、网络对西方政党社会动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家对农民的社会动员能力研究是一种典型的转型话语,是社会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背景下,转型话语将被市场体制话语取代,社会动员研究的焦点将从社会动员能力问题转向社会动员主体问题.社会动员研究话语的转向将使我们把现实关注点转向对社会动员主体的认同与培育.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动员是党的一项功能社会动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持久的、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其态度、期望与价值取向等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一个政党的社会动员能力,是其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从执政党的角度来说,则是其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许东雪  李朋 《党政论坛》2011,(17):23-24
一、社会动员是党的一项功能社会动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持久的、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其态度、期望与价值取向等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一个政党的社会动员能力,是其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从执政党的角度来说,则是其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论危机状态下政府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危机状态的视角来研究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 ,提出了从五个方面提升危机状态下政府社会动员能力 :正确运用社会力量 ,提高社会动员的全面性 ;建立健全危机处理机制和应急法规 ,确保政府社会动员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深化配套制度的改革 ,保障政府社会动员的协调性 ;加强对危机的预测和研究 ,保证政府社会动员的科学性 ;加强国际合作 ,为社会动员提供有益补充。并且试图探索这五个方面与政府社会动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农村社会动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和独特的领导方式,是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农村社会动员经历了从"革命惯性型"到"幸福共享型"的演进历程,其不断推动着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期间也曾因党的指导思想偏转、工作重心迷失、动员手段不合时宜等诸多因素,出现过一些失误。新时代唯有重新审视党的农村社会动员的历史方位和现实挑战,不断进行自身的调试和变革,尤其是始终巩固党与农民的"共同体"关系,实现动员合力的有效链接,才能充分释放社会动员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1.
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的社会动员速度与力度再一次令世人惊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从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社会动员效果来看,我国社会动员的手段方式不断创新提高,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总体看来仍存在社会动员灵活性不够、重视速度忽视科学、重视动员轻视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逐渐进入了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的突发期和频发期,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灾害就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否用最短的时间动员起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投入到抢险救灾中来,就成为能否应对灾害,减少损失的关键所在。而能否动员起人民群众的关键是采取有效的动员模式,这就需要我们从以往成功的动员案例中进行总结,汶川抗震救灾中的动员就是一起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网络舆论动员过程及其特征的分析,可以窥见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的主要模式是:个人问题社会化、社会矛盾网络化、网络舆论扩大化、舆情蔓延危机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不断扩散引发结构不良的政治不信任的产生,突出表现是执政公信力的流失。基于社会动员的分析视角,这一执政公信力的流失有其各方面的深层原因;防范的路径与举措仍然要回归社会动员的视野,通过构建预控动员机制、抢占舆论动员制高点、凝聚公众的价值认同、满足公众的责任期待以及推进现代化的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入重要历史时期决定了我国开展社会动员的必要性。但是,当前,动员主体、动员方式、动员对象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致使我国社会动员仍面临着难以避免的困境。而要摆脱困境,就需要进一步探寻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混合方法讨论我国人际关系网络对于社会抗争动员的影响可知,当下,我国社会的群体抗争动员结构尽管也存在"组织""空间"等因素,但实际上均以人际关系网络为其支配性基础,这与西方社会以组织、网络和空间等因素多元组合的社会运动动员结构既有相近之处,也有自身的特点。由临时性关系行动者参与的群体性事件,往往注重对外动员;而由熟悉的人际关系群体发动和参与群体性事件,其动员则既有对内动员也有对外动员。  相似文献   

16.
以混合方法讨论我国人际关系网络对于社会抗争动员的影响可知,当下,我国社会的群体抗争动员结构尽管也存在"组织""空间"等因素,但实际上均以人际关系网络为其支配性基础,这与西方社会以组织、网络和空间等因素多元组合的社会运动动员结构既有相近之处,也有自身的特点。由临时性关系行动者参与的群体性事件,往往注重对外动员;而由熟悉的人际关系群体发动和参与群体性事件,其动员则既有对内动员也有对外动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不稳定一直是困扰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不当与社会不公平则是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保持适度的社会动员和重建社会公平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利于推动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方士雄 《党政论坛》2008,(19):52-52
一是宣传动员功能。救灾是全民性的,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需要广泛动员全民族、全社会力量,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全国社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紧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火速支援灾区。以中华慈善谂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等为代表的全国性慈善和公益组织密切关注灾隋,率先通过拥司媒体向全社会发出支援灾区倡议。  相似文献   

19.
谢金林 《公共管理学报》2012,(1):80-93,126,127
本文打通个人层次与社会层次联系,从微观层面展现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抗争动员的一般图景,以克服资源动员理论对中国网络政治抗争动员机制解释的不适应问题。湖北"石首事件"个案分析表明,情感在网络政治抗争动员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个体层次看,事件对网民的情感刺激决定了网民对事件的解读方式,从而直接影响公共话语建构和网民的社会认同。从社会层次看,网民情感反应根植于社会文化之中,社会文化框架决定着政府与网民互动的模式,直接决定网络政治抗争动员框架的建构。打通个体分析层次与社会分析层次的联系是理解情感影响下的社会认同建构是根本,也是理解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抗争的根本。分析情感对网络政治抗争动员的影响有利于深入理解网络社会运动的内在机理,也有利于政府科学应对网络集体行动,促进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立足农村、动员农民是中共抗战成功的关键。中共将抗战动员同社会政策紧密结合,通过保障经济利益、推行政治民主、加强文化教育、进行社会治理来赢得民心、聚合民力、激发热情、稳定秩序。在抗击日本侵略的同时,变革乡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