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知》2006,(10):43-43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清洁生产立法的国家之一。早在1875年。英国就制定了与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相关的《公共健康法》,1972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控制危险废物的法律《有毒废物处置法》,1974年又制定了一部专门控制污染的法律《污染控制法》。目前.英国正在施行的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有《污染预防法》、《废弃物管理法》等10余种。  相似文献   

2.
法律责任作为《监察法》的兜底条款,体现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反腐败价值追求。《监察法》法律责任条款设置的科学性对《监察法》功能的有效发挥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作用,决定了《监察法》的实施效能。从法教义学的视角,通过解读《监察法》法律责任条文的字义、词义及内容含义,归纳监察法律规范的结构体系,从价值维度、结构维度、功能维度和句式维度四个方面阐释《监察法》法律责任条款蕴含的法治理念、框架体系、设定尺度和语义要素。  相似文献   

3.
闻大中 《团结》2006,(3):38-39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检查发现,中国七大水系(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中劣五类水体占三成左右。劣五类水体已经失去使用功能,成为有害的脏水,连农业灌溉都无法使用。涉及全国1/6人口的中国第三大河流淮河,是中国投入最多、开展污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1994年6月,国务院专门召开淮河水污染治理会议。随后颁发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这是迄今中国为单一河流水污染治理制定的惟一一部法规。但据报道,2004年淮河污染严重反弹,主要水质污染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流域约60%为劣…  相似文献   

4.
陈飞 《团结》2006,(5):39-41
目前我国对消费者的保护是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与《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标准化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商标法》、《电信条例》以及《刑法》等各部门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这些法律法规以《消法》为基本法,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法律制度体系,共同保护市场中的消费者。根据对消费者保护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这些法律法规大致区分为:消费者保护基本法、公平交易方面的法律、消费品安全和卫生方面的法律、商品质量方面的法律、商品标示宣传方面的法律、物价和市场管理方面的法…  相似文献   

5.
一、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职责的基本内涵及功能阐述 (一)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职责的基本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怎么负责?就是要执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做好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4,(10):31-31
<正>为改善农村水环境,我国加大了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一些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为此建议:1.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制度,夯实基础,特别要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扩大对造成水环境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的范围,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活与生产造成危害的加大惩治力度。2.要对症下药,实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倡导农民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源的监测与防治。把现代化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7.
瞭望哨     
《瞭望》1984,(32)
衡阳市计划在本市自来水源上游的湘江边新建一个毛纺厂,市环保部门考虑到水质、水源的污染问题,就援引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据理力争,要求另选厂址。个别市领导不但不予支持, 还蛮横地说:“是你大还是我大?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硬是置四十万  相似文献   

8.
陆天静 《行政与法制》2002,(7):10-10,13
从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环境法律责任一般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组成环境民事法律责任是在半等主体之间进行的赔偿行为,环境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是在不平等主体之间进行的处罚行为。其中环境刑事法律责任是责任者承担的环境法律责任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它一般只有在“已经”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下才会被追究,  相似文献   

9.
任重远 《党政论坛》2014,(18):17-17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目标后,施行不足五年的《食品安全法》迎来了首次修订。根据国家食药总局局长张勇的介绍,修订草案总体思路有四,分别是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建立全过程监管制度,严格各方法律责任,实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相似文献   

10.
程汉鹏 《民主》2008,(1):43-43
中国政府网2007年11月26日全文发布《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该规划强调,要强化法治,严格监管。该规划指出,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纳入党政干部政绩综合评价体系(2007年11月27日《佛山日报》)。  相似文献   

11.
万鄂湘 《团结》2009,(3):24-26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19条规定“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12.
修改后的《工会法》第六章设置了法律责任一章。特别是第55条规定,“工会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损害职工或者工会权益的,由同级工会或者上级工会责令改正,或者予以处分: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国工会章程》予以罢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工会法》既保护工会干部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从法律责任上对工会干部的自身行为加强了监督、制约和追究法律责任的力度,并  相似文献   

13.
严婷 《侨园》2014,(8):6-6
总理李克强2014年3月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坚决向污染宣战”。2014年4月,中国政府修改了环境保护法。这是25年来首次修改该法,此举旨在从2015年起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治力度——包括按日计罚,某些非营利性机构由此可对违规企业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4.
蒋萌 《民主》2010,(9):51-51
暑假又开始了,有网友总结出“暑期十大电视剧”,老版《西游记》毫无争议搞得头名,此外还有《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武林外传》、《红楼梦》、《三国演义》、《情深深雨濠濠》、《我爱我家》等。  相似文献   

15.
邱昭继 《理论探索》2021,(1):121-128
从法律角度审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历了不明原因肺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五种法律身份。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在新发生传染病面前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短板,存在概念含混、外延定义的封闭性、新发生传染病防治机制不完善的缺陷。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传染病防治法》时,规范传染病防治法律体系中传染病概念的使用,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决策权并完善新发生传染病的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桂花 《党政论坛》2010,(10):18-19
《“歌德”与“缺德”》的面世,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文艺界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由19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发表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刊登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引发了一场关于“伤痕文学”的争论,  相似文献   

17.
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称"新冠肺炎疫情"或"疫情")后,全国各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在本次全国战"疫"中,应急管理部门作为指导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政府部门也履行了相应的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近日出台了《黑龙江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各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各地区的目标责任考核。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地区,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暂停该地区有关企业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暂停安排该地区省级污染治理和减排专项资金,撤消省授予该地区环境保护方面的荣誉称号,对领导干部参加各种评优予以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并实行通报批评、约谈、诫勉谈话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应是“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非常重要,需要得到法律的支撑。中国内陆地区属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大多采取以“资源”换“发展”的方式,极易产生环境问题。“市场”和“政府”都不能完全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法律制度来解决,故我国应制定和健全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环境保护立法不但要注意“显性”污染,而且要注意“隐性”污染;不但要注意非社会转移环境污染,而且要注意社会转移类环境污染;不但要注意事后惩处,而且要注意事前预防。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完善立法;兼顾利益平衡;实施无过错责任;司法处理和行政处理相结合;加强环保教育和行政调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自1979年试行、1989年正式颁行已有15至25年的历史了。《环境保护法》在推动人们树立环保意识、遏制污染蔓延、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法的缺陷与不足日益暴露出来。本文拟就该法的修改与完善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