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八面来风     
《浙江人事》2008,(3):47-48
2007年,嘉兴市各级人事部门深入开展“人才集聚工程”,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6880名,同比增长27.7%,其中高层次人才491名,紧缺专业人才2560名,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年全市引进各类人才超过10000名,其中高层次创新和紧缺人才达到1000名”的目标任务,创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2.
加大三个力度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引进回归工程”,根据产业提升的需要,引进企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研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促进企业发展;按照文化名市建设的要求,积极引进规划人才、高教人才、卫生人才、文化人才,推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破解高端现代服务业人才紧缺这一矛盾,江东区大力实施“百千万服务业人才工程”,即力争到2010年,培养或引进“100名左右专业贡献突出、引领作用明显的职业经理人才,1000名左右以优秀人才和带头人为主的后备人才,10000名左右优秀青年人才群体”。  相似文献   

4.
人才是事业的支撑。2003年以来,针对全市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缺乏,受劣势区位限制,经济基础薄弱,政策倾向性支撑不足等因素制约引不来高端人才的实际情况,玉林市委组织部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聚才思想,通过构建五大平台,打造“博士洼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探索出一条极具玉林特色的“低成本、易操作、求实效”的人才引进新路子,目前,全市现有在职博士达24名,“编外博士”220名。  相似文献   

5.
一是以创新型中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为重点,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115人才工程”,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切实加大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万名人才引进、千名高校毕业生储备和百项圈内外智力项目引进“三大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各类人才交流活动,确保全年引进各类人才6000名以上,引进日内外智力项目50个以上。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人才表彰力度,组织开展杰出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评选奖励活动,提高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标准。不断优化人才环境,继续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努力帮助解决引进人才子女就学。  相似文献   

6.
一是放眼“名企”引“高管”。引导、协助骨干企业引进具有全球知名企业工作经历的高级管理人才,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去年底以来,已有16家企业引进高管32名,其中外籍专家17名、海归硕博士15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盐县创新六项举措强化省外人才合作.积极打造“人才协作工程”,三年共引进各类人才4000多名。  相似文献   

8.
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四轮”驱动促人才工作取得新发展。多渠道引进紧缺急需人才。继续组织区内企业赴全国相关人才密集城市举办招聘活动,参加省市招聘会、高洽会等大型本地人才交流会,大力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打造创新型人才引进载体品牌,为校企人才、技术、项目合作提供日常化平台;开展“百家企业进校园”和“百名研究生进企业实习(实践)活动”。多途径构建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实施“百名海外留学人才归国计划”,探索建设留学归国人才创业园,吸纳海外留学创业人才。鼓励和扶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站工作,大力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采用柔性引才方式吸引行业领头人人驻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多方位开展高质量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已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近年来,各地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不遗余力地“抢挖”高层次人才。诸暨市把企业组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重点,已建立了4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招收了5名博士进站从事企业科研项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是下大力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深入做好人才工作“接轨沪杭”文章,鼓励规模以上企业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接轨沪杭的人才招聘活动。全年拟组织五次大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外出招才引智活动,为德清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确保全年引进以高层次人才为主的各类人才400名,引进国外智力项目4个以上。二是着力推进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与沪杭科研院所和省内外著名高校的联系协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形式,重点培养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充分发挥社会教学资源,形成大教育、大培养机制,以湖州技师学院为人才培养基地,重点抓好我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训。2006年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不少于60万元。  相似文献   

11.
以“四大工程”为抓手,为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提供人才支撑。根据金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实施好“新世纪321”人才工程、浙中城市群内核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型国(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工程。选拔培养新世纪“321”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30至50名,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大力开展以新知识、新理论、薪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举办四次《金华人才与科技论坛》高研班。实现国外智力项目对接30项以上,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10名以上。  相似文献   

12.
“海归”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已成为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高校都将引进“海外”教师纳入学校的发展战略中,并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海外人才的引进和管理。例如,上海高校引进“海归”教师的数量从2003年开始出现显著增长,并呈现规模化趋势。据上海市科教党委组织干部处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5月,上海市科教系统留学回国人员达5152名,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以来,务川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采取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公开招考录(聘)及政策性安置、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和“村官”工程等举措盘活人才资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该县以“走上门”的模式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分赴省内外高校采取召开人才招聘现场会、现场考核招聘,引进我县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上海机关动态》2005,(11):20-20
今年以来,闸北区检察院党组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人才工作,围绕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大“七个工作力度”。一是加大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根据该院反贪战线缺乏既懂法律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的现状,积极引进了几名既懂法律,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优秀研究生,充实到反贪查案第一线。  相似文献   

15.
王文一  陈伟龄 《群众》2013,(5):I0050-I0051
当前,各地招才引智新招迭出。常州市发挥创投公司的作用,提高创业人才引进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创新了引才思路。 2006年9月,常州开始全面实施“干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先后引进8批人才,共645人,有70%的项目正式落户。和其他地方一样,常州也是按政府主导模式来操作。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政报》2014,(17):17-19
为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发挥企业在引进和培育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启动实施“千企万人”支持计划,即用3到5年时间,遴选支持1000家具有良好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依托研发平台引进和培育1万名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2,(1):90-F0004
建设以人才为引领、科技为支撑的创新创业之城,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路径。2011年8月,常州在全面完成两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启动实施“龙城英才计划”,以更大力度引进海内外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加快人才国际化进程,推动人才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努力走以人才为引领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日看到《江南时报》一则报道:博士“要官”引起领导层震荡。说的是一名博士,也是学科带头人,提出“要做业务领导,才肯来厦门”,因未能遂愿,厦门某单位没能引进这位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美国是一个最能吸引人才的国家。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快车道,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为此,美国政府又推出了实施“知识移民”的“收割机政策”。千方百计为人才引进创造良好的环境。那么,美国是如何创造人才引进和人才成长环境的呢?建设人才成长的行政环境美国面对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出现的人才“新赤字”,美国政府顺应企业需求,在大力加强国力人才培养的同时实施了大量政策:第一,以H1-B技术工作签证法案引才。10年来有60万名来自印度(40%)、中国(9%)、独联体、英、法、澳、日等国的专业人士赴美工…  相似文献   

20.
据悉,想到广州谋求发展的全国各地人才,从近日起可参加由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举办的南方人才精英评选活动,参加人一旦其“精英”身份得到确认,将获“引进精英奖”奖励。此次活动设立两个奖项,其中“引进精英奖”主要是吸引全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人才,设奖30名,中奖者引进广州。奖励有,颁发荣誉证书、奖牌、奖金3万元。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