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息披露制度是现代证券市场的重要基石,而虚假陈述则是发行人对信息披露义务的严重违反.为能有效地将虚假陈述拒于证券市场之外,除了由证券监管机关在各个环节层层把关,要求发行人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之外,更应引入虚假陈述担保制度,由虚假陈述担保人就信息披露文件的虚假陈述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同时引入推定过错和推定因果关系理论,实现投资者追究信息披露担保人虚假陈述赔偿责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证券市场"三公"原则的基础和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基本保障。虽然我国在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发面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还是存在着诸多不足,信息披露的实际状况也不尽人意,因此,证券市场中对虚假陈述的归责对于保护投资者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行为的性质及其它的归责原则,以达到简要介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证券法中的虚假陈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假陈述的概念是指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在证券发行、交易活动中,违反信息披露制度,在有关文件中虚构事实或遗漏事实,诱骗投资者证券的行为.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的行为方式有多种.需对虚假陈述行为进行分类,认定虚假陈述行为应当注意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证券法没有明确规定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的请求权主体,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虚假陈述行为人规定得也不全面。因此准确界定享有获得民事赔偿权利的投资者和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虚假陈述行为人,是证券市场侵权民事责任实现的基础,也是公正审理该类案件的前提。一、有关诉讼请求权主体的现有规定投资者概念及分类。证券市场是指有价证券发行与流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与管理方式的总称,包括证券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在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中,提起诉讼请求的主体应当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所谓投资者,是指以资金在证券市场购…  相似文献   

5.
虚假陈述是我国证券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虚假陈述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规定有一些不足之处,实现证券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设置诉讼前置程序,确定赔偿范围及民事责任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证券业也得以蓬勃发展。但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市场发展的不完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低效率运行的状态,在市场规范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在证券业信息披露方面相对滞后,尤其在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法律制度上存在缺陷,从而使得相关立法及司法并未发挥有利作用,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而难以获得民事赔偿。本文试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解决证券市场上多发的,影响大的,亟待解决的因虚假陈述损害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截至2003年12月底,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达开户总数的99.47%以上。由于专业知识以及信息的缺乏,广大个人投资者仍处于弱势地位。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我国在立法上明确了虚假陈述制度,但对于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法律性质却没有准确定性,理论界中存在着合同责任说、侵权责任说与独立责任说之争。本文从此三种学说入手对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法律性质加以研究,提出将其法律性质定性于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的竞合。  相似文献   

8.
证券市场上的虚假陈述行为此起彼伏,广大投资者的法益却很难得到应有的保护,这损害了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反映了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本文通过对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的责任主体、表现形式、因果关系以及现有制度存在问题的初步分析,提出了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范敏 《法制与社会》2011,(8):110-110
为了减少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的不利影响,新修订的《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设专节进行了规定。虚假陈述是一种侵权行为,但在传统侵权四要件中又有其自身的认定特点,我国对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损失补偿的计算采用交易价差额计算法,这一方法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违反证券信息公开原则民事责任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信息公开原则及违反信息公开原则的行为 我国证券法确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其中公开原则是核心,是首要原则。所谓信息公开原则也叫信息公开制度,是指证券发行者将能被投资者作为具有投资判断依据价值的信息完整、真实、及时、易得、易解地向证券市场公开的制度,是国家管理证券市场的重要手段。 违反证券信息公开原则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虚假陈述行为。虚假陈述行为是指在法定公开文件中对“重要内容”有“虚假记载”“遗漏”“误导性陈述”的行为。所谓“重要内容”是指有可能对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产生影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充斥着大量的虚假陈述行为,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试就虚假陈述行为民事赔偿因果关系的确定作一番浅议。  相似文献   

12.
信赖要件在虚假陈述侵权责任的成立中至为关键。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实现投资者对信赖的个别证明尤为困难。欺诈市场理论解释力的局限促使我们在侵权责任的逻辑脉络中探寻替代个别考察信赖要件的路径,从而为信赖的推定寻找正当化依据。侵权的相关性结构以及信赖的相关性本质提供了分析的起点。知情交易者与非知情交易者的理论模型解释了投资者权利受损与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的相关性,进而解答了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责任中对信赖要件作特殊处理的根据。  相似文献   

13.
缪因知 《财经法学》2021,(2):98-116
作为审计人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信息输出的不独立性、信用输出的独立性和责任承担的不独立性。我国《证券法》对审计人设定了基于积极防范义务的过错推定责任,这种责任模式重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仅在知情、实质性地参与虚假陈述时承担责任的模式。当发行人和审计人存在实施虚假陈述的共同故意,或一为故意一为重大过失时,应视为主观的共...  相似文献   

14.
论外商证券投资法律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南申 《现代法学》2006,28(3):112-120
外商对华证券投资包括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与境内证券市场的外资股与债券,其主流则为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与QFII投资普通股(A股)。外商证券投资的法律制度由投资者本国的法律监管与东道国法律监管两部分构成。前者监管主要针对证券发行数量、税收和利率的限制,后者监管主要集中在证券入市审批和证券交易管理,两者中应以东道国法律监管为主。我国对外商证券投资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管制度,集中体现为证券市场开放中实行的QFII制度。法律监管的范围涉及市场准入审批、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资产管理和外汇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仲崇玉 《法学论坛》2003,18(4):79-83
针对证券市场上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 ,宣布受理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 ,但是由于其固守传统的民事诉讼模式 ,难以有效地解决人数众多的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笔者认为 ,应当借鉴美国的集团诉讼机制以及德、法两国团体诉讼的先进经验 ,改造我国已有的代表人诉讼制度 ,以解决证券欺诈民事案件的诉讼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政府监管的缺陷与证券监管的适度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东方 《现代法学》2002,24(4):153-157
对证券业的监管说到底就是政府干预社会经济在证券业中的体现 ,然而 ,政府干预 (或称政府监管 )在其运行过程中 ,本身是会存在缺陷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政府监管缺陷和证券市场法律监管负成本的分析 ,从而阐明政府对证券市场监管适度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Key points
  • Fair dealing is critical to trading relationshipsin the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perception of fairness isjust as important as any legal 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materialnon-public information, perhaps more so.
  • Major participantsin the global credit markets and the associations that representthem have, in recent years, published a set of principles regardingthe use of material non-public information and the safeguardsthat an active market participant should have in place to protectagainst misuse.
  • Ensuring this perception of fairness promotesconfidence in markets and enhances their liquidity and transparency.
  In their article, (see pp 245–259 of this issue of CMLJ)Dr Sharon Brown-Hruska and Robert Zwirb present a persuasiveargument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ecurities and derivatives,particularly when it comes to the issue of  相似文献   

18.
境内与境外的证券市场适用不同的法律监管体制,跨境证券犯罪的跨境特征可能使境内境外对相关证券犯罪均具有刑事管辖权,从而引发刑事管辖冲突。对于跨境证券交易的监管和法律适用,无论是在法律规定层面还是在司法实践层面,均应遵循“主场原则”。应明确监管职能上的分工以避免适用不同法律法规的混乱情况,应体现最大的监管效能并减少区际法律冲突。跨境证券犯罪的刑事管辖权归属应充分尊重行政监管原则和考虑前置性法律的适用,并与行政管辖权归属保持一致。跨境证券犯罪的刑事管辖权归属应考虑犯罪行为社会危害的主要发生地。以内幕交易为代表的跨境证券犯罪的主要行为是“交易”,根据区际刑事管辖冲突的解决规则,应由交易行为的发生地管辖,按照交易地的刑法对相关行为进行刑事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赴美国上市的法律风险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量中国企业赴美国上市,与之相关的法律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当前,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集团诉讼风险、证券违法违规处罚风险、退市风险、做空风险和中介机构欺诈风险。因此,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应充分了解、熟悉和掌握美国资本市场的相关法律和监管要求,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提高应对集团诉讼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