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PROBEINTOTHELEGALLIABILITYOFTHENEWSPAPERANDPERIODICALOFFICEINTHEACTIONFORINFRINGEMENTOFCOPYRIGHT当报刊社刊载的作品系剽窃或抄袭之作时,作者应对其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此点当无疑问。但报刊社对此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不少报刊社为避免日后可能涉及此类诉讼,常常在其征稿启事或稿约中事先声明:著作者所投稿件侵犯他人著作权,则报刊社不承担侵权责任。然而法学界不少人认为,即使报刊社事先作出此种声明,也不能免除其对被侵权人所承担的民事责任。①本文就报刊社在侵犯…  相似文献   

2.
论抄袭的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抄袭的认定王毅抄袭,又称剽窃,是指将他人的作品据为己有,并以作者自居,在剽窃的作品上行使著作权的行为。①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作者的精神权利,也侵害了著作权人的经济权利,还欺骗了公众,所以历来受到人们的严厉谴责。目前,在各国著作权实践中,剽窃著作权案件...  相似文献   

3.
<正> 抄袭亦称剽窃,是一种窃取他人作品为自己作品的行为。抄袭是最常见的一种侵害著作权的行为。要追究抄袭者的法律责任,首先需要划清抄袭与非抄袭的界限,准确认定抄袭的行为。是否对作品进行独立的创作活动是划分抄袭与非抄袭的总标准。但是,这一标准过于概括和抽象。要在实践中解决对抄袭的认定问题,有必要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那么,具体地  相似文献   

4.
抄袭剽窃的侵权与违约双重法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啸天  汤擎 《知识产权》2000,10(1):37-40
近年来,抄袭剽窃活动在我国有抬头之势。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对抄袭剽窃行为的揭露率偏低,制裁不力;二是著作权人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势单力薄;三是出版者向抄袭者追究赔偿责任的权利未能实现。为此,我们必须强化对抄袭剽窃行为的制约手段和制裁力度。笔者同时认为,抄袭剽窃之作一旦得以发表,抄袭剽窃者就必须承担侵权(侵犯著作权)与违约(出版合同违约)的双重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抄袭剽窃行为是指把他人智力成果据为己有,并用自己的名义发表该作品的行为。剽窃与抄袭两者含义略有不同,江建名先生认为:剽窃与抄袭意在微殊,但一般理解为:以多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法,将他人作品全部或部分作为自己的作品加以发表的行为。而抄袭则是剽窃的一种直接手段。”①因此,抄袭与剽窃行为的本质是相同的,即非法地将他有的智力成果占为己有。抄袭剽窃行为古已有之。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尚未形成的年代,人们对抄袭剽窃行为只能给予道德上的谴责。然而,《著作权法》在我国已颁布多年,抄袭剽窃行为却屡禁不止,其中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6.
谈增设剽窃他人著作罪雷东生近年来,抄袭、剽窃他人著作予以发表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剽窃行为既严重地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欺骗了社会公众,也影响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正常发展,而原有的民事、行政制裁措施已不足以制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因此,运用刑...  相似文献   

7.
浅析如何判定剽窃、抄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剽窃、抄袭不仅被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为一种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而且也是在社会生活中存在比较广泛的一种现象。然而,如何才能准确地依照著作权法的规定,严厉制裁这种违法侵权行为,以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却是当前审判实践中迫切需要加以妥善解决的一个难题。为此...  相似文献   

8.
法律责任 侵犯他人著作权或者不履行、不恰当履行著作权合同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什么是侵权行为,发生侵权和违约的情况如何处理,著作权法第五章作了规定,现分述如下: 一、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与侵犯有形财产权在性质上是一样的,但由于著作权是无形财产,因此侵犯著作权的表现形式与一般侵权有所不同,侵犯著作权不是侵犯作品载体的所有权,而是侵犯作者对其作品的“专有权利”,即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比如,毁坏一张珍贵的画稿为一般的物权侵害,但如果把这张画擅自拿去印刷出版获得非法利益,就是侵犯著作权了。  相似文献   

9.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和交流方式在促进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著作权法律问题的讨论.虽然,涉微博著作权问题与其他网络著作权问题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应当适用著作权法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法律规定,但是微博的碎片化、分享性、极速传播的特点亦给著作权法的适用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微博内容构成作品的前提下,在微博范围内,一方面,原文转发的行为并不侵权,但是抄袭发布行为则侵犯了原博主的著作权;另一方面,微博用户使用微博以外作品的行为亦有可能导致侵权.侵权博主应当就其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而微博服务商应承担通知-删除义务.此外,将微博原创作品使用于微博范围外是目前最为严重的侵犯著作权行为.探讨涉微博侵犯著作权民事救济的困难及对策,以此提出细化注册协议、预设版权表情等加强涉微博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反向剽窃     
反向剽窃是一种作者主动地、自愿地让他人剽窃自己作品的情形,作者本身就是剽窃者.基于劳动说、人格说、激励说等理论,反向剽窃行为并没有侵犯作者的权益.但反向剽窃行为破坏了作品的署名规则,混淆了作品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损害了文化发展利益,也可能侵害被署名者的私益.与其他剽窃行为一样,应受到法律的规制.  相似文献   

11.
【裁判要旨】对他人享有著作权的游戏作品稍加修改后进行运营的行为属于侵犯著作权罪之复制发行行为。未经授权运营他人网络游戏,出售虚拟游戏货币或装备所得利益应当计入侵犯著作权罪之非法经营数额。侵犯著作权罪与非法经营罪竞合的情况下,应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2.
田国宝 《法学》2004,(5):76-82
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 ,即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在侵犯国家著作权管理制度的同时又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著作权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对侵犯数字化权利的行为不宜定为侵犯著作权罪 ,而对侵犯网络传输与公共传播权的行为可按侵犯著作权罪处罚。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裁判要旨】高等学校学生提交课程论文是课程考试的一种方式,其抄袭行为属考试作弊,是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应当受到处罚。但高等学校不能适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五)项所规定的因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可以开除学生学籍的情形。该第(五)项所称的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作权法》对临摹作品的法律属性界定不明,实务界与理论界观点不一。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对临摹作品进行个案认定,承认具有独创性的临摹作品为演绎作品,可享有著作权。侵权的临摹作品仍然享有著作权,但侵权人需对原著作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判断临摹作品的商业利用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取决于利用行为本身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至于过错的有无,只应影响到利用人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5.
实用艺术作品是指不仅为观赏为目的而且必须为实际使用而创作的作品。该作品是一种独立的著作权客体,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艺术性。对这一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上,应采用多重保护原则和选择适用的原则。保护实质条件应包括成果独创性、创作目的明确性和艺术水平显著性。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应通过登记的方式取得,经过权利人的申请和行政机关的登记公告等程序,同时应当赋予第三人以撤销权,对抄袭和剽窃的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予以撤销。  相似文献   

16.
张可 《法制与社会》2012,(14):285-286
网络著作权是著作权的一种新形式,侵犯网络作品的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从网络上下载作品;特传统作品上传网络;未经的链接行为;克隆他人网页,对此,至少应从完善对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建立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体系,知识产权侵权补偿制度三方面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7.
刘嘉 《法制与经济》2009,(16):13-14
实用艺术作品是指不仅为观赏为目的而且必须为实际使用而创作的作品。该作品是一种独立的著作权客体,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艺术性。对这一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上,应采用多重保护原则和选择适用的原则。保护实质条件应包括成果独创性、创作目的明确性和艺术水平显著性。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应通过登记的方式取得,经过权利人的申请和行政机关的登记公告等程序,同时应当赋予第三人以撤销权,对抄袭和剽窃的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予以撤销。  相似文献   

18.
张海荣 《法制与社会》2011,(17):279-280
学术剽窃内容相当广泛,直接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在黑格尔看来,建立在"财产人格"论基础上的"精神产权"制度,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著作品的"剽窃"问题,同时也决定了立法和审查机构难以精确定性"剽窃"。在涉及对著作权的保护上,黑格尔认为制止剽窃的出路只能依靠"面子"。黑格尔对"剽窃"的合理认识,对于解决当前的学术剽窃等一系列学术腐败行为,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作权法对于何为"剽窃他人作品"的侵权行为没有具体规定.学界对此存在争议,实务中认定标准不一,尤其是书法、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相似是否构成"剽窃"则更加难以确定.若判断"剽窃"的标准不一、宽严不当,可能会影响作品的创作,继而会阻碍优秀作品的传播,与著作权制度的宗旨相悖.在著作权法中应明确规定"剽窃"的构成要件和判断标准,使"剽窃"行为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可操作性,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20.
版权     
几米作品被“临摹”,牵扯复杂法律问题 近日,沈阳小贩夏俊峰儿子强强画作涉嫌抄袭几米画作引发热议,争论的核心,就是临摹他人美术作品的行为是否是剽窃,构成侵权。其实,美术作品比文字作品在剽窃的认定上复杂,并且更难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