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王建 《前沿》2014,(23):6-7
建国之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思考对后来邓小平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些初步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充满活力,"这一思想与邓小平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一脉相承。邓小平从观念、主体、制度三个层面进行探索,对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所以,研究这一理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激扬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命力,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继伟 《理论月刊》2006,19(4):25-27
恩格斯晚年坚持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做出了新的贡献:科学地解释经济因素、上层建筑诸因素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提出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从而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恩格斯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贡献,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个政党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重要依据。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谐动力论。这些理论抓住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经典作家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我党关于社会主义性质及属性认识的发展,也是对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认识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从社会动力、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等层面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解答了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问题,既创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平衡机制,也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开展,从理论上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动力,进一步增强执行党在新时期总路线的自觉性,乃是研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拟就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特别是对社会根本矛盾学说的贡献,以及三中全会对这一学说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一些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个政党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重要依据。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提出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谐动力论。这些理论抓住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对社会发展观的贡献高海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明了中国发展的道路、方向、目标、任务、动力、步骤和条件等等,勾画了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6从广义上说,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9.
钟国云  陈欢 《传承》2009,(16):30-31
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出发,在总结借鉴国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得与失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理论总结,继而形成了前后相继又各有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本文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恩格斯毕生探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他晚年将研究视野从物质领域扩大到精神领域,提出了“意志合力”思想。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方法论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出发,在总结借鉴国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得与失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理论总结,继而形成了前后相继又各有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本文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百家论萃     
邓小平的“精神动力”论邓小平在研究中国现代化发展问题时,创造性地提出了“精神动力”的新思想。他认为,推动当代中国的发展,既要有物质动力,又要有精神动力。首先,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依赖于多动力的综合作用而不断稳步地前进的,其中社会主义精神动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次,精神动力与改革动力相辅相成,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强劲动力。邓小平发展动力理论的独创性的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改革动力”论和“精神动力”论。再次,注重精神动力的作用是找们真正的优…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中国从实际出发 ,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与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科技进步动力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一个新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长时期以来,在发展动力问题上,我们仅仅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这一认识是不够全面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使我们正确认识到,科技进步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共时性"的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苏联探索形成了一套重工业优先的资源调配和社会发展体系,开辟了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是这一道路没有真正解决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在二战后逐渐陷入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模式,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陷入了相应的困境。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现代化和社会主义都进行了再认识,实现了二者关系的变革和协调,进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对现代化的认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突出了生产力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新的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自觉。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直面"后初级阶段"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在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理论贡献时,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地坚持用“两手都要硬”的理论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邓小平同志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论断和战略思想,辩证地阐述了二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揭示了整个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实质意义上的现代化道路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启的。7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经历了现代化道路的初创期、曲折探索期、形成发展期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四个发展阶段。现代化中国道路既不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苏联东欧现代化模式的照抄照搬,更不是对东亚现代化道路的简单复制。它的基本规定性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强有力的国家制度;现代化目标、民族复兴目标和理想社会目标的相互叠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突出优势以及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现代化中国道路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二分法的理论,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关于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因的理论,也是对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和突破。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是刘少奇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重大理论贡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和总结刘少奇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贡献,邓小平理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具有奠基性、长远性指导意义。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定正确的思想路线,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对改革开放条件下执政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进行了新的探索,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行的必然结果,然而社会主义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的经验表明,要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反复思考和反复探索的基本理论问题。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的回答,从而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