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辛亥革命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历史支撑。借助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诠释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与中国革命的任务、道路等问题,使中国革命赢得了民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建构革命话语过程中之所以要借助辛亥革命,是由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国共关系、共产国际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秋收起义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根本性重大课题:第一次响亮地打出了中国共产党这面光辉旗帜,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新的希望和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过程中,探索和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而科学之路——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括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要走什么样道路的根本问题;通过"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的革命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革命和建设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因时制宜地确定了统一战线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名称及其内容和任务。从统一战线名称的变化则可看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发展及其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4.
秋收起义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根本性重大课题:第一次响亮地打出了中国共产党这面光辉旗帜,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新的希望和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过程中,探索和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而科学之路--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括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要走什么样道路的根本问题:通过"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的革命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百年壮阔,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壮阔辉煌的百年史,由一个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所组成。中国苏维埃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中一个开榛辟莽、建基立业的重要历史阶段。苏维埃革命又称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危亡煎迫的生存环境,在共产国际支持下,借鉴苏俄革命模式,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人民政权建设,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完整地体现了1927年至1937年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中国发展方向和前途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在借鉴外国经验与结合中国实际中进行的制度、道路、思想理论和社会治理的全面实践和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我们党百年历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杨超 《前线》2023,(4):33-36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行进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集中表达。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革命精神。本文阐明了中国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它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旨在说明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的众多革命精神际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在国困各地留下了许许多多遗址。这些遗址,就是党史遗址。这些党史遗址,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宅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复杂影响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国际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机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对于中国革命进行了指导,既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又在不同时期发挥了负面的作用。需要我们全面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0.
国民革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周恩来作为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中的核心人物,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中国革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国民革命时期,周恩来在广东革命根据地工作期间,在上述三个基本问题上都作了创造性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21年至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思想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正确分析了战争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确立了建立革命军队和武装工农的思想。这些思想是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军事理论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日出东方     
《党的建设》2001,(7):18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斗争道路.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首先需要有一个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及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不懈奋斗的革命担当精神,习近平新时代革命担当精神是对这一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这一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志气、底气、勇气、锐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革命担当的志气,这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具有革命担当的底气,这源于站在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具有革命担当的勇气,这源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具有革命担当的锐气,这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而卓越的奋斗与抗争。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发扬革命担当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4.
李蓉 《广东党史》2015,(2):4-10
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探索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建立和发展革命武装力量和革命根据地的一次伟大实践,也是邓小平不平凡的革命生涯中的一个重要亮点。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配合和支援了其他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先例,为革命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党政军工作骨干和人才,表现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艰苦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较为顺利地解决了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将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与中国革命的现实任务结合起来,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党领导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引领初生的中国共产党度过了自己的"幼年期",为党奠定了百年基业。  相似文献   

16.
井岗山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湘赣军民凭借井岗山的优越地势和民众基础,在同国民党反动势力血与火的博击中,开创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岗山素以“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这个“摇蓝”的定位,突出表现在:它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起点;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优良传统的源头;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井岗山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井岗山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一这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及其价值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进史的深沉记忆和炽热情感,是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程中形成的爱国、奋斗、担当和献身等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伟大斗争中,开创了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通过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使中国社会性质的演进先从革命根据地开始,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模型,逐步向全国推广,使革命根据地扩大为大片的新民主主义的解放区,导致中国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进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中国共产党怎样通过革命根据地推进中国社会性质演进的历史,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开端。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开始形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也初步萌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思想,走上了应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探索之路,形成了初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时期的革命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应忽视他们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历史奇迹,塑造了党在各阶段的鲜明精神风貌。其中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历程中开创的革命精神,它们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根植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形成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