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几年前,斯宾塞·约翰逊和我一起合著《一分钟经理人》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奶酪的故事”。自从听到这个寓意深长的故事以后,我就一直盼望着他能把这个故事写成书,使我们大家都能读到它,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教益。因为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回味这个绝妙的故事,惊叹它带给我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我今年60多岁了,过几天就要退休了。在退休之前,县民政局专门开会为我们几个“送行”、慰问,我心里热乎乎的。即将离开心爱的民政工作岗位,我觉得有好多知心话要对年轻的同行们说。我参加工作就任秘书,间接从事民政工作。从1983年任民政助理员,至今已有10年。20多年的民政工作实践,我认为作为民政干部,起码应有三种精神:一是要有奉献精神,要甘当孤寡老人的孝子,甘作民政对象的亲人。在任民政助理的10年中,我组织两次搬迁、重建乡福利院,亲自护理安埋了15位孤寡老人,也记不清熬了多少个通宵。群众说我们“不是孝子胜似孝子”。…  相似文献   

3.
前一阵,我正在读出版于1911年.由一个名叫E.A.罗斯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写的《变化中的中国人》一书、作者本世纪初曾来中国居留,是书便是他在这段时期里观察中国的记录。近日发生的一个故事,使我情不自禁地和记载在该书中的一些事联系了起来。寒冬的一天,我们几个立方相约来到东来顺卜海总号吃涮羊肉。“涮向何处嫩.首推东来顺”,此言不虚。羊肉居然切得薄如纸,且见棱见角,红白相间;至于品尝起来,更是别具口味。由此我才突然悟到,何以东来顺开设后,会一直门庭若市。就我眼前情景而言,不过喝两杯茶的功夫…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我,总是为心爱的人工作。我想想,大部分时间里大约是吧。此刻为"双溪小女"文章写序,也是。我的家乡有麻阳、崇阳双溪,双溪小女出生的村庄还有两条小溪淙淙流过,她便以"双溪"为自己的博客命名。她说几年前建个博客开始学写文章,渐有了这本将要出版的书,  相似文献   

5.
我对于GDP的最初深刻感受源于一个著名的笑话:两个经济学家走在路上,经济学家甲指着一堆牛粪对经济学家乙说:“你把它吃了,我就给你100万元。”乙在诱惑之下吃了。再向前走,又见一堆牛粪,乙对甲说:“你把它吃了,我也给你100万元。”甲也不能抗拒诱惑吃了。两人继续前行,忽然想到:“咱俩什么也没得到!”再一转念恍然大悟:“咱们为GDP创造了200万元。”  相似文献   

6.
评论一个老师书教得好时,人们常爱这么说:“把书吃心里了。”看来,“吃”书是教好书的根本,要教好书,就非“吃”书不可。“吃”书,含义有二:一是深刻领会书的内容,一是熟练掌握书的教法。做到这两点,教好书的把握才会大。“吃”书,并非吃饭那般简单,不下番功夫不行。要“吃”书,就要增强“食欲”——提高对教书、“吃”书重要意义的认识,我们是为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而教、而“吃”。这样,“胃口”就大,也就爱“吃”。要“吃”书,就得豁出辛苦。“吃”书即吃苦。  相似文献   

7.
汤里滋味     
默默 《观察与思考》2008,(17):59-59
主妇的日子总有很多细细地烦恼。最让人头痛的就是一日三餐的琐碎。每天下班前一心里就想着晚餐桌上的那几道菜,就像牵挂着一天不见的家人。今天突然想要做个咸肉冬瓜汤。儿时的夏天,最爱吃的就是这个菜了,那时母亲几乎天天做给我吃,每次汤刚做好,还在锅里翻腾时,闻到那个味道,我就乖乖地坐到桌旁了,上桌之后尝一口那熟悉的味道,从口中一直绵延至心里。人都说常吃一个菜会厌倦,可我却一直钟爱这味道,也许这就是母亲的味道,闲话扯远了。  相似文献   

8.
在台湾我有47年之久未曾谋面过的胞妹,我很惦念她,她也很惦念着我。1982年,我们联系上了,她喜欢万分,如获天书。她知道了娘家还有父母兄弟存在,于是想回大陆探亲,也希望我们去看她。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直到1991年暑假前,我才获准前往台湾探亲。飞机从香港机场起飞,一个半小时到达台湾桃园国际机场。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是浓烈的亲情,它使人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在与亲人的交谈中,我得知某些到台湾探亲的人趁机打工赚钱,勤奋点的人可以在两个月内捞回几万元人民币。外甥女婿曾私下征求我的意见,问我要不要去挣台币或美元,他说可以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9.
有一本名为《小鲸鱼》的书中介绍了这么个现象:每次鲸鱼从红绳子上方游过时,培训师就对它表示鼓励——喂它点吃的。于是它就开始更多地从红绳子上方游过。培训师开始把红绳子逐渐拉高……这就是赞美的力量。对比我们的机关工作,确实也有值得学习的一面:用赞美激励青年干部成长.  相似文献   

10.
杜伟 《中国保安》2006,(6):50-51
好想有份爱情我的老家在湖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那里的人们主要收入是靠家中的几亩薄田,我家也不例外。我家有三兄弟,我成绩最好,父母也最疼爱我,于是父母让两个哥哥早早辍学务农,只让我一个人读书,直到我考上重点高中。家人也对我寄予厚望,我在学校成绩一直保持前几名,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我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可是一场变故让我离开了心爱的课堂。父亲在帮别人盖房子时不小心从屋顶摔下来,落得个终生残疾。那以后,我便不想再读书了,家中有两个哥哥都到了成家的年纪,我不想拖累他们给家里增添负担,于是自己一个人来到武汉开始打工。在经历了…  相似文献   

11.
像《触摸科学》这样一本由专业性论文与随笔文章组成的作品集 ,读者完全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 ,对我来说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它的后半部分 ,也就是“科学与艺术”和“随笔·书话”这几部分内容 ,因为与前半部分的专业论文相比 ,这些内容有着更多个性化的色彩 ,并且可以让我以一种更轻松的心态去看、去思考 ,而看与思考的内容往往就流动在字里行间。1历史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太过简单 ,因为许多人都知道历史可以借来用作今天和明天镜子 ,但答案出来了 ,问题也就出来了。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一面镜子 ?我们将如何去使用这面镜…  相似文献   

12.
欧阳国 《人民公安》2011,(13):64-64
余杰在《在北大吃书的日子》说,图书馆是单身者的天堂。我上大学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也都呆在图书馆。每天,闹铃很早就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迅捷地从床上跳起.胡乱地洗刷几下,就腰挎牛仔书包、嘴啃大馒头、身带两张卡(一张饭卡、一张借书证),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往图书馆奔。当我的身体还在自行车上时。心却早已飞到了图书馆,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呼唤我.于是我更加用力蹬着自行车,狂奔在校园,飞向我自己的天堂。  相似文献   

13.
开卷有益     
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  相似文献   

14.
从前有句老话:「人过中年万事休」,而我的人生却是从四十岁后才真正开始的。近几年,除工作之外,在美国出版了我用英文撰写的两本书,在国内也出版了几本我编译的书,此外还为海内外报刊写了不少文章。记得前些年曾有人给我看过「手相」,说我「大器晚成」。当然,这不过是一种玩笑罢了。了解我底细的人都知道,我今天能够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一些成绩,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九五一年搬到北京。  相似文献   

15.
正这两年,我走访了全县10多个镇区60多家农户。我感到,不少群众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富民增收工作任重道远。也感受到,全面小康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走访中,有几双眼睛让我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时时刻刻在工作中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令我揪心的眼睛老陆,一名老党员、老村干。我坐下刚寒暄了几句,就从隔壁房间传来一阵断断续续的哭声,打断了  相似文献   

16.
那是初二的下学期,一天两个同学匆匆跑来找我。高个的学生指着矮个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他放在书桌里的7元钱不见了。”矮个学生说:“今天中午我刚把钱挟在生物书里,放学时怎么也找不着了。”我和他俩来到教室,班里的大部分同学还没走,也正在议论丢钱的事。一见我来了,几个同学就说:“老师搜吧,搜出来大家都心静,免得都背黑锅。”我说随便搜身是犯法的,他们却说:“我们是自愿让搜的,犯什么法?”几个性急的学生已经从口袋里向外掏东西。看来大多数同学急着要洗清自己。我在极短的时间内,分析着“搜”与“不搜”的利弊;钱丢的时间不长,多数同学也没离开教室,7元钱有可能就在某人身上,可能搜出来,丢钱一案自  相似文献   

17.
从去年开始,市人大和市政协每年都要有重点地走访承办人大建议案和政协提案的单位,检查评议工作。今年8月8日和13日,我随市政协检查评议组去市文物局和一个区政府参加了这项活动。说来也巧,这两个单位今年承办的市政协提案都是20几件,评议工作都是上午9点开始,又都是在12点一刻左右结束的,而且又都因为过了中午,留我们吃了一顿工作餐。吃罢这两顿饭,我有一些感想,不吐不快。文物局是在他们的职工食堂招待我们就餐的。和他们的职工一样,我们每人一个不锈钢餐盘,上面三个格子里分别盛着猪腔骨炖冬瓜、鸡蛋炒油菜和煮花生米拌黄瓜  相似文献   

18.
我家饭庄     
“我家饭庄”自然就设在我家,我便是饭庄的厨娘。饭庄不大,平时就摆一张圆桌,坐上七八个人就挤得肩并肩,手碰手了,若遇上个左撇子,就可以免费看筷子打架了。人再多两个,就将两张半圆桌,加在小圆桌的两边拼成一张不规则的长桌,勉强可以挤上十五六个人。其实再多几个也无妨,自然会有人自觉自愿地端起碗来站在第二线。还自我安慰:站着吃挟菜方便。 别看“我家饭庄”小,这几年却“生意兴隆”,有时甚至人满为患……  相似文献   

19.
展华 《黄埔》2011,(6):69-70
丹桂飘香、金菊笑绽的秋日,表兄从台湾回漳州老家探亲,赠送我一副精美的竹筷和一个造型别致的竹制笔筒。他说,你们现在不愁吃不缺穿,赠送吃的穿的不稀罕,也难以给你留下印象。台湾是竹子大观园,赠送竹制品更有意义。接赠这两件我心爱的、来自宝岛的土特产品,我犹如喝多了金门高粱酒一般沉醉。  相似文献   

20.
<正>我那个想起来就让我内疚的妹妹,她极力偷吃的东西,今天看来能算什么呢!现在的小孩子都不会正眼去看,他们享受的完全是现代生活方式,经常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但就是这些,也已经吃得很腻。妹妹小我两岁,准确说,只小一年零五个月。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已是50多岁的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