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伯英《走出困境的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报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报告》”),是一本很有研究深度的学术著作。其研究深度的一个鲜明的表现是敢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有些可以下结论的问题提出来后就下结论。如关于毛泽东《采桑子·重阳》的写作地点,《报告》说:毛泽东在上杭重返红四军后,“住在上杭南门一座叫做‘临江楼’的小楼里静心养病。这栋小楼面对浩浩汀江,近水远山,眺望长空,寥廓无际。毛泽东到达上杭大约是10月10日前后,正是重阳时节。因此据当时随同毛泽东在上杭的傅柏翠推断,毛泽东的名篇《采桑子·重阳》,从情趣和意境来考察,都可肯定是在这里写成”(见《报告》第261页)。这里的结论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结论一致,解决了《重阳》词的写作地点问题。又如《报告》提出1930年熊寿祺在上海写的《红四军部队情况报告》“正面阐述了毛泽东的主张”。因为“据查证,熊寿祺出发之前,毛泽东与他一起商定了向中央报告的内容”(《报告》第302页)。这就肯定了熊寿祺写的报告,实际上就是毛泽东的意见。诸如此类的结论、见解在《报告》中有很多,显然都是有学术价值的,是敢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周一平新著《毛泽东生平研究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研究史》")是一部用史学史体例撰写的毛泽东生平研究史著作.这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这方面的研究著作.这一著作不仅填补了毛泽东生平史研究的空白,而且给毛泽东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都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3期刊登的《对毛泽东使用和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历史考察》一文(以下简称“历史考察”),对毛泽东使用和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三个概念的历史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半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出版了。这个《文集》收集的主要是毛泽东同志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四一年的有关调查研究的论述和农村调查报告。《文集》在一九四一年延安出版的《农村调查》一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实践》2021,(4):29-30
党史学习教育用书出版座谈会暨专题宣讲动员会15日在京召开,四本“指定书目”亮相——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阅读党史著作堪称“地基”。这堂高规格“党史课”的“指定书目”,为何是这四本?不妨先看看书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宁清归,是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三县的简称。宁清归苏区位于闽西地区的北部,赣闽两省边界武夷山脉的东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它在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直接领导下,由中央红军结合地方的党和武装开辟起来的。它是中央根据地中形成较早、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苏区之一。毛泽东在一九三○年所作《如梦令·元旦》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就是关于这块苏区的描写。近年来,党史界对宁清归苏区历史的研究有所进展,然而也有不少缺漏。如:中国革命历史薄物馆标示的“中央苏区地图”中漏掉归化等县;最近出版的《江西党史  相似文献   

7.
正一由邓力群记录、编辑和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以国史研究学习资料清样本形式出版的《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以下简称"批注和谈话"),是毛泽东经济理论的代表作。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吸取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系统地分析和论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的对  相似文献   

8.
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一文。4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说明这一著作中所阐述的思想的正确性。只有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才能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利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时期,如何运用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来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尤其在《正处》发表40年前后,有些学者和研究人员就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提出了若干“新见解”、“新观点”。本文拟对有关的见解、观点谈点自己的看法。一、近几年来的新见解、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共党史学是一门研究并阐述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历史科学.在这门年轻的学科发展史上,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他曾多次向全党发出学习研究中共党史的号召,促使全党形成了学习研究党史的良好风气;并身体力行,通过其自身的光辉实践,在中共党史研究理论上作了重要开拓.他于1942年3月在中共中央学习组上所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以下简称《研究》)的重要讲话,是第一篇党史学重要专论.它的《学习和时局》、《改造我们的学习》、《〈共产党人〉发刊词》、《整顿党的作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许多著作,也都包含着丰富的党史学思想.这些论著在党史研究的本体论、方法论、主体论等方面都作了有益探索.毛泽东党史学思想在党史学的学科建设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在党史学史上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值得党史工作者高度重视与认真学习研究.一、毛泽东党史学本体论在党史学本体论方面,毛泽东着重就党史研究的意义、对象、内  相似文献   

10.
《武陵风云》序彭塞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共涪陵地委党史研究室向同伦等编著的、反映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以下简称二路红军)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实文学《武陵风云》一书出版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二路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四川省委、省...  相似文献   

11.
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二卷)正式出版了。这是党的历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党史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这部党史基本著作,以大量历史资料为依据,吸收近30年来党史学界重要研究成果,全面记载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历  相似文献   

12.
沙健孙等著《中国共产党通史》(以下简称《通史》) ,是国家“九五”重点出版项目 ,第 1~ 5卷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共 30 4万字。《通史》按照统一的编纂计划和写作大纲 ,约请来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1 0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共 2 6人分工合作撰写。以下分别从《通史》的史学思想、史学成就和史学方法等方面对该书进行初步评介。一、史学思想(一 )宣传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自建党伊始 ,研究和叙述中共党史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 ,不同时期都出版了大量的党史著作。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 :胡乔木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党史研究观成国银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认真研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作为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前提,在他们全部著作和实践活动中,到处体现出他研究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善于总结党史经验的思想。《毛泽东选集》的首篇、首句就是总结历史得出的结论。在...  相似文献   

14.
陈晋 《新湘评论》2014,(23):42-45
毛泽东曾明确表示,“不太喜欢看”斯大林的著作,因为他总是“站在别人的头上发号施令。他的著作中都有这种气氛”。但有三本书例外,是他喜欢的,即《论列宁主义基础》《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联共党史》)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由于斯大林与中国革命的关联实在紧密,恩怨复杂,毛泽东实际上读了不少他的著作,但下功夫琢磨的,也确实是这三本。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修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著的《新民主主义论》,最早名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发表在1940年2月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上(以下简称《中国文化》本)。我们今天看到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的《新民主主义论》(以下简称《毛选》本)①,是经过毛泽东多次修改后形成的,内容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段时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者对毛泽东的修改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内容上的变化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注意。比较早给予注意的是日本学者。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竹内实在主编《毛泽东集》(中文本)时,为努力体现《新民主主义论…  相似文献   

16.
最近面世的《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以下简称《批注集》),是关于毛泽东哲学著作的一部专集。它收入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和建国以后研读10本哲学书籍所写的批拄、一篇读书摘录和一篇读书日记,是继《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出版之后反映毛泽东读书生活的又一本著作。它主要反映毛泽东读书的一个侧向——研读哲学书籍的批注。这里,就<批注集)来谈谈毛泽东的一些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横》1992年第1期上李朝玺同志所撰《毛泽东作序的<文化课本>在汶上发现》一文,有两处有误:①《序言》并非“解放后尚未见到公开发表”,在195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中国职工教育史稿》等书中都有收录或引用.②迄今为止,仅见毛泽东为《文化课  相似文献   

18.
1982年,中央档案馆将苏联交还的原共产国际有关中共的一批档案材料翻译后,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为名内部出版。其中,“四川四人”写的《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关于该组织自发成立时间最早、成员人数最多等问题,引起党史界的震动和质疑。近30年来,党史界先后发表了一些研究文章,但仍然未能彻底破解这个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9.
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上卷第241页第1段中有一段表述说:“报告(指1928年5月2日毛泽东以四军军委书记名义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作者)还提出应建立湘赣边界特委,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用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去造就湘赣两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①。这段表述是根据毛泽东上述“报告”第12段的有关内容演化而来,但笔者认为,这种表述与“报告”的原文本意不符。应当指出,毛泽东当年起草的这份“报告”,是反映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过程的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党史工作者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精神指导下,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历史进行了广泛而又认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表了大约600多篇文章,其中有学术价值的约200多篇,并开始出版了一批有关“文革”的专著,如《“文化大革命”论析》(金春明著)、《十年后的评说——“文化大革命”史论集》(谭宗级等著)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史》(高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