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源于次贷危机。应对金融危机,应重新构建新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打破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国际联合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华尔街为发源地并迅速向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就其性质而言不仅是美国自身金融体系的危机,更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未崩溃,全世界仍然生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阴影里。本次金融危机的最大影响就是导致全球经济步入寒冬,中国亦难幸免。金融危机对人类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启迪就是必须有效协调和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以及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深刻反思推动了审慎监管理论基础的再更新。审慎监管存在价值得到极大强化,在价值导向上重新导向公共利益,并倾向于对消费者权益的优先保护;在监管策略上从偏重微观监管转向强化宏观监管,努力实现宏观监管与微观监管的协调统一。审慎监管外部成本得到有效疏导。审慎监管理论基础的动态平衡进一步确立,并与金融立法及实践形成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坎贷问题已经全面升级为“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美国金融体系面临重组、美国经济增长模式被迫转型、全球经济秩序可能发生深刻变化。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是对全球化下的流动性过剩、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度的金融创新、非审慎金融监管以及过度的信贷消费的一次清算。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发出警示:必须关注制度缺陷、流动性易变性和全球化的风险收益,必须协调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必须加强货币当局的最后贷款人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反思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实质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不匹配,金融监管缺位导致高杠杆创新性金融衍生产品失控,最终引发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风险;在后次贷危机时期,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西方经济体都纷纷重新审视诸多重大的监管问题,积极开展金融监管体系重建改革,这必然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应顺应全球金融监管制度变革趋势,推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协同,从而实现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格局及大国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大国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影响正日益显现.金融危机;l起大国实力的消长变化.由此带来国际经济格局的微调;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形成冲击.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演变;金融危机使"一超"与"多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相对缩小,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金融危机使经济外交成为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各大国之问的双边关系出现微调,影响着大国关系的走向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2 0世纪70年代初金融深化理论创立之后,金融深化理论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发展,这一理论对东盟主要国家的金融发展颇具影响并成为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理论基础。从东盟主要国家金融发展与改革的实践看,验证了金融深化理论的一些基本假说,但并非完全符合。从金融自由化到金融危机,东盟主要国家的金融改革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一、金融深化理论对东盟国家的适用性从西方学术界对该理论的争鸣以及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理论对东盟国家来说,有其缺陷。金融深化理论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归因于金融发展,该理论…  相似文献   

8.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又一次打破了自由市场的神话。从法律视角来看,金融监管理念的偏差,放松管制下监管权力的虚置,现有监管制度的缺陷以及金融货币政策的失误构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法律成因。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金融监管理念,正确处理金融自由与金融管制、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使金融监管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也不断与时俱进,并保持金融监管法制内部的和谐统一,不断加强金融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在法律上防止和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美国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的缺失以及金融监管体制中的弊端对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我国金融衍生品已经存在并迅速发展,现有的分业金融监管体系、监管法律难以有效适应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需求,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强烈地冲击了世界金融监管体系,使得非正规金融逐渐走进监管者和公众视野。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和中国的民间金融体系同为非正规金融的组成部分。金融监管政策的调整根植于金融监管理念的变化,即怎样平衡金融自由与金融安全。在漫长的金融发展史中,美国的影子银行不断发生样态衍变,金融监管者也在不断找寻金融监管理念的平衡点。逐渐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中国,也必须要调整金融监管理念,理性面对民间金融体系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模式是指新自由主义模式。它的制度基础是金融资本主义。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危机已经出现了新的实现方式,即通过建立在一定经济增长点上的局部性经济危机,发展到金融危机,再由金融危机走向全面的乃至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同样具有周期性。美国模式将在这种周期性的痛苦中蹒跚而行。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基于次级按揭贷款的衍生金融工具创新过度和监管的缺失是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而其深层的根源是全球经济失衡下,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被滥用。在后危机时代,导致危机的这些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为从根源上杜绝危机再次爆发,必须在合作博弈的基础上谋求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逐步优化国际货币体系,构建全球性的金融协调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动脉。金融体系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对经济全局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由于金融业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且又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很容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波,殃及整个经济生活,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金融安全,最终就没有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因此,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防范已成为各国特别关注的问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使得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近日,我们就美国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全球金融波动及对我国的影响和我国应对之策,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冯涛教授。  相似文献   

15.
反思国际金融危机的技术哲学有三个层次:技术方法学、技术认识论、技术本体论。技术方法学从生成金融危机的技术链反思金融技术的内部控制和社会管理,技术认识论从技术思想传统意义上反思金融技术的“莱布尼茨-罗素形式传统”,技术本体论从追问金融技术的社会存在意义出发,以技术存在论、技术社会学、技术考古学和“世界4”理论等形式展开对金融危机的哲学理解,通过技术的运作机制考查金融危机的世界性和地方性,揭示金融危机的资本主义本质。这三个层次构成了技术哲学的“一体两翼”。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大陆重提金融交易税的开征,在理论和实践中引起强烈反响。文章对金融交易税从税法上进行反思,探寻金融交易税的正当性和本质,基于纳税人权利和税收法定原则研究弥合与重构我国证券交易税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两股重要的力量,正在推动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一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意义最为深远的变革。未来10—15年,全球金融体系将出现如下变化:国际金融治理机制实现从八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的彻底转变,而二十国集团的根本缺陷将意味着一个制度更加虚弱的金融治理时代的来临;主权财富基金和信用评级公司将成为全球金融体系新的重要行为体,进而加剧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权力7中突;国际社会将加强对资本跨国流动的监管,新凯恩斯主义将取代“华盛顿共识”,成为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国际货币体系将出现从“美元独霸”向“一超多强”的转变,新兴国家将加快推动其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国际货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个转变过程将充满各种新旧力量的争夺和竞争,从而导致全球金融体系的动荡和不安。与此同时,中国逐渐进入从贸易崛起到金融崛起的新阶段,并开始深度介入国际金融关系,因此积极维护自身日益扩大的国际金融利益和国际金融安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此,中国应该借助当下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的各种有利时机,采取积极的金融外交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国际金融地位,夯实自身的金融安全保障,以实现大国金融崛起的宏伟图景。  相似文献   

18.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美国得以向全球转嫁金融危机的巨大成本。从美国金融危机中能够得到的重要启示在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我国应把金融危机视为自身经济转型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王德新韩风雷世界金融环境和格局自90年代初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金融动荡之后,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相继发生了金融危机,并很快殃及韩国和日本。这次金融危机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到世界...  相似文献   

20.
从金融危机看新自由主义的弊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最普遍的学术解释是,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是祸根。认为是美国的金融秩序失调、金融创新失控、金融监管缺位等造成了危机。其实,这仅仅是在表象上阐释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从根本上看,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暴露出新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群体的非理性、自由的不对称性、自由调节的危险性。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得到启示: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规律依然在起作用;新自由主义已经不能推进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金融危机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结束;欧美救市并不等于社会主义;金融危机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