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生校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不久,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按照校委的总体安排,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探讨当代中国哲学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这里共同举办"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12)"。参加这个论坛,我感到非常高兴,一是和很多老朋友见面,二是又能结识许多新朋友,三是又有了向各位专家学者学习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2.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于2011年11月18日在中央党校联合主办"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3.
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11)。本期笔谈选登了6位著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11)。本期笔谈选登了6位著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智慧,以哲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加以提炼和升华,使之真正成为以"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为基本内涵,既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又能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相似文献   

6.
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11)。本期笔谈选登了6位著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梁树发 《理论视野》2013,(10):10-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以自身特有方式,为寻求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应有贡献。本刊特邀六位知名专家,围绕“哲学视域中的中国道路”这一主题进行论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刘韶 《学理论》2009,(30):25-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界昭示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生命力,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又结合时代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它具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又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赋予社会主义一些中国特色的时代内容。在当代中国,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代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梁树发 《理论视野》2008,(11):16-19
建设的实践需要建设的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与规律的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建设哲学的充分意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思想。尤其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建构。科学发展观使这一哲学建构的理论条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给人的强烈印象,那就是旗帜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言而喻,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这篇讲话,  相似文献   

11.
靳萱 《民主》2013,(2):4-6
2012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同志出席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  相似文献   

12.
郭湛 《理论视野》2011,(12):25-27
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11)"。本期笔谈选登了6位著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含丰富、深刻的哲学智慧:运用了社会发展的独特性与普遍性、动态性与稳健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以及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的辩证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自觉运用辩证思维使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12月8-9日,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深圳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研讨会在深圳市委党校召开。  相似文献   

15.
自2009年以来,“中国道路(模式)”的讨论,引起国内外关注。2010年8月份,英国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也在它的网站开辟了有关“中国模式”的大辩论专栏。为了深化对问题的研究,本期选登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10”上,6位著名哲学工作者围绕“中国发展道路”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哲学学会等单位联合发起和主办的“社会发展辩证法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理论研讨会,于2003年11月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会议围绕社会发展辩证法和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一、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视角.对于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曹普 《求知》2007,(12):6-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报告还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阐述,郑重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郭湛 《理论视野》2008,(2):9-11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如何认识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刊组织几篇有关文章,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作了较为深刻的阐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在2012年11月2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就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必须进一步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阶段,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自然界、人的思维、人类社会、人的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