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表现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20世纪50年代,刘易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社会贫困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原因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二元经济”模型理论,成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这一结构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应加快城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嘉 《求实》2004,(Z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城乡分割、工农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长期以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就尤其重要。而加快城镇化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化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经济现象,这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20世纪50年代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不仅强化了  相似文献   

5.
乔传福 《党史博采》2005,(11):16-18
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经济现象,这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20世纪50年代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原来已有的二元经济结构,而且在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上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社会结构.这样,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相互交织,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顺利地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农业过剩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业过剩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并且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正发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已有不少著作对二元经济结构和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三农”问题的实质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过渡形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标志。按照阿瑟·刘易斯的观点,一般发展中国家总是存在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部门,一个是维持生计的传统部门,一  相似文献   

7.
李广智 《奋斗》2006,(5):19-19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宏观视角下贫困理论的演进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视角下贫困理论的演进经历了结构主义贫困理论、新古典主义贫困理论和激进主义贫困理论.处于不同经济阶段和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反贫困理念以及反贫困策略主张上存在较大的分歧,对这一理论进行梳理、比较和分析,有利于对贫困理论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历程时早就发现经济增长而无发展,甚至经济增长了但实际是负发展的现象,并且对“增长”和“发展”作了区别。经济增长(growth)是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量的增加,经济发展(development)具有更广的外延,它包括社会经济全方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的形成和迅速发展,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场深刻的经济结构革命,它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立,从而在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中与工业经济构成新二元经济结构,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中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构成三元经济的新结构。因此,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面临的发展任务就是从工业化向知识化转型,也就是再现代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面临的发展任务就不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工业化和知识化同时发展,这就需要发展中国家探索三元经济新结构下的发展道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跟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为此,我们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辽宁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泰岩博士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培丽博士为我们解读各国如何选择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道路问题,希望给读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与市管县体制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之进行了许多探讨。但从目前来看,大家大多集中于“统筹城乡什么”或“怎样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但对于“谁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探讨。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当今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必然要求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化发展。但这种演进过程的先决条件在于逐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6,(2):12-1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资源的大规模闲置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顽症。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 ,也是一个从计划向市场过渡的国家 :一方面 ,二元中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相当严重 ,加剧了城市就业的压力 ;另一方面 ,在经济转型时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 ,就业转型的制度特征日益明显。本文试图从经典理论中寻找就业的实质及其研究方法 ,探索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新思路。一、就业理论评述在马克思主义的体系里 ,资本的本性决定了产业后备军的存在。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 ,资本随有机构成的提高将排斥劳动 ,一部分劳动者…  相似文献   

14.
解决“三农”问题是新时期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有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思想,是我们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我国日益凸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构成了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践需求。我国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路径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体制机制;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洪波 《新视野》2002,(2):29-30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根本目标是要逐步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和福利水平。这项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和东西部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系统工程所需要的大量投资,仅靠现有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投融资方式是难以解决的,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金融深化,为资本形成开创出广阔空间。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91年视察上海时指出的那样:“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棋活。”一、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资本是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劳动、资本与自然资源等…  相似文献   

16.
“两缺口”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经济学的普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主要是因为国内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吸引外资可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从而有效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而在今天的中国,“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已逐步消失,甚至出现盈余,这说明一度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已得到基本的缓解。“两缺口”理论是否还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两缺口”理论对中国经济的适用性问题作一简要分析。一、“两缺口”理论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一国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以较高的投资水平为前提,而要实现较高的投资水平就要…  相似文献   

17.
一、发展生态经济是贵州富民强省的好思路 生态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首创的。1987年,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从我国实际出发涤,主编了《生态经济学》,为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生态经济理论与传统的一些经济理论比较,有如下特点:一是强调生态环境是生产要素,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  相似文献   

18.
王倩 《党员文摘》2007,(11):32-33
“经济杀手”是一些拿着高薪的专业人士。他们以经济学家、银行家、国际金融顾问的名义。拉拢、腐蚀和控制他国的政治与经济。蓄意提出错误的宏观经济分析和产业投资建议,诱骗发展中国家落入预设的经济陷阱。从而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9.
发展经济学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体系中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分支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同其他西方经济学分支相比,它同发展中国家最贴近。发展经济学也是一门政策导向色彩很浓的学科,发展中国家由于接受了来自发展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发展不同理解而得出的不同的政策结论,进而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发展经济学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之间的这种相关关系可以从战后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中明显地看出来。第一阶段为战后初期至60年代初。战后初期,随着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原先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对教育的认识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很高,对我国发展教育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