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义乌研究”二十年持续关注市场的起源、扩张与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分工演进是市场扩展的内生动力,专业市场规范的集中交易提高了交易效率,提高了国际贸易便利化程度,是“市场采购贸易”成为完全分工的条件。“义乌试点”研究今后要探索贸易规范化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资源的大规模闲置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顽症。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 ,也是一个从计划向市场过渡的国家 :一方面 ,二元中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相当严重 ,加剧了城市就业的压力 ;另一方面 ,在经济转型时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 ,就业转型的制度特征日益明显。本文试图从经典理论中寻找就业的实质及其研究方法 ,探索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新思路。一、就业理论评述在马克思主义的体系里 ,资本的本性决定了产业后备军的存在。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 ,资本随有机构成的提高将排斥劳动 ,一部分劳动者…  相似文献   
3.
发展模式转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迫切任务.本文剖析了发展模式的困境,指出了和谐对于发展模式转型的意义;结合杭州市"和谐创业"的发展经验和发展理念,归纳"和谐创业"的三个重要方面及其特点,重点分析其制度条件和形成过程,并总结了"和谐创业"与发展模式转型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转型升级是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由途径.文章以温州民营经济为例,以“产业——城市——金融”三元悖论概括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发展困境,现代城市、现代金融发育滞缓制约了产业升级,而功能滞后的根源在于现代民营金融制度和现代城市制度严重供给不足及其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制约.自发的制度变迁形成的制度收益群体缺少创新动力,地方政府在现代城市与现代金融领域面临高昂的制度创新成本,由此导致正式制度的供给严重不足.文章提出了通过设置制度创新特区来降低制度创新成本、激发制度创新的设想,并结合了“温州金改”加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着手,将城市群作为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形式,剖析了浙江区域城市化的制约因素——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行为,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作为一种调整政府公共物品供给行为的方式对城市群的产业空间的影响,并着眼于未来一个时期浙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城市群构筑新产业空间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创业环境是创业者群体普遍的行为约束条件,在经济社会广泛的领域里影响了创业主体及其行为的方方面面。在市场化和民营化的进程中,创业环境适应了杭州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内涵和类型的转型促进了区域发展。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剖析了创业环境的内涵及完善创业环境的机制,以此来分析杭州的创业环境转型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2006年10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义乌商圈》一书,在学术界引起了普遍关注。《义乌商圈》是由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陆立军所带领的学术团队长期深入实践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晶,是一部颇有创新性的学术专著。一、首次提出“义乌商圈”的概念该书的核心观点“义乌商圈”与零售业所称的“商圈”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它指的是:国内外所有与义乌小商品市场或企业有着紧密联系的经济主体和区域;既包括前向的产品销售区域,也包括后向的产业支撑区域,以及由此形成的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义乌商圈”的形成和发展与义乌小商品市…  相似文献   
9.
一、界定 :内涵与范畴所谓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以下简称人才评价) ,就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形式和标准对人才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这一人才评价体系包括了三种意义的人才评价观念 :一是作为鉴定人才的绩效、划定人才身份级别并作为智力劳动报酬依据的人才评价 ;二是作为鉴定人才潜能、预期未来绩效的技术手段的人才评价 ;三是作为人才开发体系内在部分的人才评价。前两者是学界的基本观点 ,后者整合了上述思想 ,认为人才评价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 ,人才评价的需求决定了人才评价的最终价值 ;人才评价必须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基础:产业生态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基础是基于传统产业非线性的循环再生改造的产业生态化转型。本文从生态工业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分析了生态化转型的制度障碍,并提出生态产业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