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4年,中科院、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旨在探寻出一条科技成果产业化新路子,更好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今天,中科院材料所扎根宁波十周年,十年来,材料所以"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坚持"成果要落地、能落地、能结果"原则,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需求,通过全球高端人才本土创新、全球高端技术本土集成,开辟出一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新通道,把宁波材料所打造成为新技术的摇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新工业的发  相似文献   

2.
正中关村科技创新活跃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密不可分。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端科技研发人才一同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人员与科技研发人员相比,仍处于"二等公民"地位,充分反映出我国高层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体系的一系列问题,进而造成中关村科技成果总体转化率不高。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  相似文献   

3.
<正>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自2016年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来,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市积极部署、创新举措,着力激发科技成果供给方、需求方、中间方三方活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宁波样本",探索树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宁波标杆"。在激发成果供给方活力方面,研究出台  相似文献   

4.
宋伟  吴限 《人民论坛》2020,(14):94-95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但目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面临着技术供给、考核机制、成果推广、市场运作等难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对此,应转变技术供给方式,从"由研到产"转向"产研互动";完善科技考核机制,从"技术核心"转向"成果转化";强化成果推广力度,从"政策支持"转向"多方扶持";突出强调市场重要性,从"政府计划"转向"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落地难题。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关键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综合施策。一要实现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供给。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供需方的有效对接,让科技成果供给方"有的放矢",紧盯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和市场需求,让科技成果需求方"按图索骥"就能找到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6.
张月琴 《今日浙江》2007,(22):32-33
近年来,嘉兴市把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作为建设全省开放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副中心的核心任务,大力发扬"千方百计建基地、千方百计搞研发、千方百计想转化、千方百计引人才"的"四千精神",开发了一批科技成果,启动了一批合作项目,引进了一批人才,孵化和创造了一批高科技企业,极大地增强了全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施超 《今日浙江》2014,(4):24-27
正市县领导说●宁波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关键在于向科技要空间资源,向创新要质量效益,向发展方式转变要核心竞争力。●要抓好创新驱动"四大载体",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开辟创新驱动"四大路径",着力推动形成多点给力的创新格局。●要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的"最后一公里",走出一条以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创新发展路子。——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  相似文献   

8.
代表微博     
《上海人大月刊》2015,(2):29-30
上海市人大代表施进浩: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张江十条"政策,总结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借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鼓励支持更多国家重点项目在上海落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鼓励、引导中央在沪科研机构联合高校、企业建立更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抢占技术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新型研发机构凭借其源头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快等优势,日益成为创新驱动的新动能和破解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新实践。在厘清新型研发机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湖北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的动因,分析湖北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经济及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基础等,找出湖北新型研发机构培育中面临的科技力量布局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等障碍,在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湖北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的路径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回眸"十一五",宁波国家高新区精彩纷呈。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基本建成宁波研发园区,奠定了在全市自主创新的龙头地位;加快推进"三区一城"建设,全力打造"三园三器"创新创业载体,使高新区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创新创业水平明显提升、科技新城  相似文献   

11.
蒋泰维 《今日浙江》2007,(10):12-13
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要坚持项目、平台、人才、环境四位一体,深化科技管理工作5个转变,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突出企业创新主体,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突出大企业、大工程、大项目,全面实施科技强省建设和"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综合创新位次偏低;成果总量与科教实力不相称;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亟需加快;研发活动亟需加强;科研成果外流不容忽视;与国内其他自主创新核心区建设相比存在差距;科技创新环境尚需改善。其必要和可行的改进之道是: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研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两只手"作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优化法治环境;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是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当前,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北京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促进首都文化发展繁荣,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为加快推进城市环境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建设和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各国提升和保持国家综合竞争优势的主要依托。武汉市具备建设国家乃至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条件。对标硅谷、纽约、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等国内外成功典范,当前武汉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首要之务在于:激活高校院所潜力,释放其知识技术创新活力;完善"学—研—产"接力机制,构建创新产业价值链;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打造梯次集团军;加强招才引智,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借力长江新城,打造"武汉科学城";借助"一局一团",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完善科技投入体系,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孵化体系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郭隆 《北京观察》2014,(4):32-35
正中关村的发展方向是要成为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要依靠高新技术和高端研发转化成生产力,通过技术的许可、转移、转让,获得效益和利润,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和智慧驱动。未来各个国家的竞争实质是一种创新大战。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先机,促进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刘正斌 《政策》2013,(1):50-52
【正】省委李鸿忠书记在省十次党代会上要求,"开辟科技与金融、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绿色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就地转化"。我省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唯有深化科技与金融融合创新,把"三个最大"变成跨越式发展最大动力,才能促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一、科技金...  相似文献   

17.
廖波 《乡音》2011,(12):22-23
"十二五"期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四个一"战略重点的决策部署,科技要围绕主题主线发挥好重要支撑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产业科技研发要素聚集,以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推动加快发展、加速转型。一、加快发展产业科技创新高端聚集平台,以研发优势催生产业行业优势科技要素与产业发展的密切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从  相似文献   

18.
赵旭 《理论月刊》2013,(1):119-123
大学科技城是知识的聚集区,大学拥有大量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科研人员,企业拥有市场研发人员和了解市场的需求和体验人员。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城技术转移模式主要有衍生企业模式、公共实验室模式、"带土移植"模式、"风险资本早期介入"模式。本文分别从衍生企业模式对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公共实验室模式对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带土移植"模式对难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风险资本介入"模式对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等方面对大学科技城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与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吉林政报》2012,(24):1
12月11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长春召开。王儒林同志到会并作重要讲话。王儒林强调,要从吉林实际出发,抓住科技创新的关键性问题,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一是在我省首创的科技成果要力求首先在省内转化。这要成为一个原则、一个目标,各部门、各地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紧紧盯住、努力办好。二是靠科技创新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培育壮大  相似文献   

20.
杨立平 《今日浙江》2013,(10):34-35
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是宁波市委、市政府顺势应时、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承载着宁波人民对"港"与"海"的蓝色梦想,不仅需要凝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干劲,更需要牢牢把握创新驱动、人才支撑这一根本路径,构筑高端人才汇集、创新要素集聚、创业激情涌动的"蔚蓝智谷",以此来服务、支撑、引领、推动宁波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