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明奇 《求知》2010,(9):9-11
<正>席卷世界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使西方民主模式成为普遍追求,民主第三波波涛汹涌。但潮起潮落,进入新世纪,民主化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纵观世界的民主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在发展中国家民主化的过程中,民主的实践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因此,对民主化的思潮有必要进行反思,这对在我国如何推进民主进程会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发端于本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以前所未有之势推动了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发展。虽然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最新成果不乏真知灼见,对新兴民主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亦不乏指导价值,但由于当代西方学者忽视绝大多数新兴民主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单纯、片面地强调民主化进程;同时过分夸大政治精英在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因而又使当代西方民主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张铁梅  李忠亮 《求知》2020,(5):44-47
当今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很多选择走西方式民主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民主化困境中而不能自拔,在西方式民主话语日渐式微的同时,植根于中国大地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与理论却取得了重大成功。树立中国民主的"多维自信",建构中国民主理论的话语体系,是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需要,也为人类社会民主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菲律宾是一个典型的较早实现民主转型的东南亚国家。威权政体合法性的丧失、教会的推动、军队的倒戈、美国的操纵以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这五个方面的原因的共同作用促使了菲律宾民主转型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3月,美国学者乔舒亚·柯兰齐克的新著《撤退中的民主:中产阶级的反抗和代议制政府在世界范围内的衰退》在美国出版发行。经过对世界新兴民主国家民主转型情况的分析研究,作者得出了让西方国家为之震惊的结论:民主化的失败并非个案,西式民主制度正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撤退;并且认为"中国模式"发展为西式民主制度的替代样板。长期以来,西式民主制度为西方世界的兴起、发展和繁荣提供了  相似文献   

6.
杨扬 《学理论》2013,(23):27-28
当前中国农村的民主自治体现着"虚实"的特点。以NGO在农村社会开展的项目为依托,考察了"私交""、代写"以及"村两委"选举等非民主的方式,这些特殊方式不仅造成了选举结果微效,同时阻碍着农村社会的民主进程。为将"虚实"民主转为"真实"民主,要塑造村民独立自主的政治人格、在村落治理和项目管理当中引进参与式的理念和方法等探索性建议,以期有效提升农村社会的民主空间、不断推动农村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概述了当前理论界关于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几种基本思路.论文指出,所谓"扩大基层民主"、"建构市民社会"、"完善宪政民主",这些都不足以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突破口.在我国既定的国情条件下,既要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又要推进政治民主化,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是,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要走民主政治之路,前一件事取得了成功,后一件事却没有完成。民主政治要全面实行和推进,主要在于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执政者和执政党的民主实践意愿和决心,一个是经济市场化作为民主政治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这两者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都是欠缺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走向民主政治的进程中,执政者及执政党与市场化经济、政治民主化之间的发展都不是均衡的,形成民主政治发展的五种走向模式。当代中国发展民主政治应实行第五种模式,即在先推进经济市场化的情况下,适时跟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政治民主化。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实现,要依靠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现在应首先着手启动县级以下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在研究温岭的"民主恳谈会"时都使用了民主的定语.总体上可以把此前的研究概括为三种视角:民主的治理视角、民主的参与视角和民主的制度视角.试图提出一种民主的工具视角来概括"民主恳谈会"的长时段发展,并且通过对民主工具的各种比较,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上阐发"民主恳谈会"的发展机理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提出,现有三种视角所概括的"民主恳谈"的时空范围都非常有限,都没有讨论到选举与民主的内在关系.一种新的民主工具视角既可以在更大的时空范围之内观察"民主恳谈"活动的发展,又可以在一种新的视角下提炼民主化道路的差异.在这种新的视角下,民主是由包括选举在内的一系列工具的复杂组合;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各种工具的开发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特定国家在特定发展阶段上的民主化路径与方式.作为一种民主工具的"民主恳谈"活动,虽然是基层党务官员为了提高执政能力而使用的一种工具,但是这种工具的开发也有利于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激发出其他的民主工具.  相似文献   

10.
政治发展理论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开始人们认为政治发展就是政治的现代化,即实现西方模式的民主;后来人们认识到第三世界国家原有制度的重要性,一些替代理论开始出现;但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之后,人们又逐步认为民主制度具有普世性,只有当传统制度有利于民主制运转的条件下才能存在。人们大多以这种视角观察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主化进程。两者都实现了政权的易手,人们就认定为这是民主制度建立的标志。韩国相对于我国台湾地区政党政治发展得不成熟、不稳定,一般认为韩国应该提高其政党制度化水平。两者存在的政治腐败和政党恶斗问题,一般认为这些问题在民主化的初级阶段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随着民主制度的法治化,这些问题会逐渐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苏伟 《理论探索》2007,2(4):51-53
统治阶级与国家权力机关关系的民主化、多权化、政治公开化是民主的共性。与人民民主相较,党内民主具有前提和归宿不同、体现的价值原则不同、保障体系不同、民主化的党内组织生活等特性。从民主的共性和党内民主的特性出发,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是: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实现党员群众主体与党内民主制度客体的统一,实现党内组织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2.
正民主不仅要成为提供程序合法性的政治途径,而且还要成为解决重大问题和实现繁荣的治理方式。如果民主无法有效运转起来、民主无所作为,那么威权回归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自2006年以来,全球转型国家的民主就处在轻微衰退之中。这两年民主的坏消息似乎多过了好消息。从乌克兰到委内瑞拉,从泰国到埃及,民主转型纷纷陷入尴尬境地,由此引发了对第三波民主化回潮的担忧。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不可能只依托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更不能形成党内民主先行而人民民主后动的错误认识。今天,动力与压力更大的人民民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先行于党内民主并对其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当代中国的民主发展而言,只有将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中国整体的民主化进程才有可能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4.
在党内民主上下工夫,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出发,为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所作出的战略性选择。其实现路径为: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把学习和研究党内民主制度问题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以党内民主的示范为中介和桥梁;以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各种形式的互动为机制。这一民主建设的途径必将有效地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后期,随着大量新生的民主国家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民主陷入了不稳定甚至倒退的现实,民主化研究也从最初的转型开始向巩固转变。而亨廷顿的民主巩固理论,正好引导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政治民主研究的潮流。他对民主巩固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简要地介绍了亨廷顿的民主、民主化、民主巩固等概念,着重介绍了他成功的民主巩固所需要的条件,最后试图对之进行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信息时代新兴文化之一的网络文化,以其多元、共享和创新的特点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与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着公民参政议政和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但是,网络文化虚拟、自由和互动的特点也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秩序、侵蚀民主根基、破坏民主权利、阻碍民主进程、损害民主效果,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带来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能够在中国兴起 ,既是当今世界改革与民主化浪潮的不断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可以直接带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面向21世纪,我们应该积极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加快党内的民主化进程,开辟一条通过党内民主走向整个国家的政治民主之路。而实现党内民主化,要从健全和搞好党内选举制度抓起。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将我国的改革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民主政治建设更是政治改革的题中之意,但我们不得不警惕的是泛民主化的思想正在民众中广泛传播。泛民主化首先对于民主的认识比较狭隘,其次认为中国所有的现实问题都能通过民主机制来解决,最后认为民主化的发展模式只有西方的一种。这种趋势是十分危险,并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已经显现出来,导致这些国家民主品质的低下,甚至国家的动乱。因此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要抵制泛民主化,选择好民主政治建设的条件、过程、路径、次序、时机和策略的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取、努力奋斗的光辉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在地含容政治民主化。坚持推进政治民主化,就会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制度保证。我们必须勇于创新,在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