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平  李扬  战炤磊  王俊 《探索与争鸣》2023,(9):144-158+180
<正>2023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苏州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关于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其实早在几个月前,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就布置下这样一个题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锐词     
《群众》2023,(14):72-72
人文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苏州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全国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他曾表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学,实质是研究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洪银兴 《群众》2024,(1):28-30
<正>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学说的是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现实中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做到人文与经济完美结合的。  相似文献   

4.
李奇峰  王萍 《中国人大》2023,(15):42-43
<正>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苏州、南京等地考察调研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特别指出老百姓“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认为苏州“值得看”,这让苏州全市三级人大和五级人大代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一致表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相似文献   

5.
王联辉 《前进》2023,(12):4-5
<正>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文化主体性”这一重大命题,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一、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主体性”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于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温德朝  储东巍 《群众》2024,(4):51-52
<正>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随后,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嘱托江苏勇担“四个新”的重大任务,特别是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徐州素有“两汉文化看徐州”之美誉,在中国历史的时间纵轴和空间横轴上具有特殊地位。近年来,徐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实施“舞动汉风”文化工程,推动汉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八桂情意浓,山水自难忘。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牵、情之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广西视察,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对越南的国事访问后来到广西视察,进企业、入社区、下农田、看工厂,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点题”和“破题”:  相似文献   

8.
张健 《群众》2023,(18):45-46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对苏州干部群众的亲切勉励,也是对苏州未来发展的殷切嘱托。牢记嘱托、践行使命,苏州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永葆“探路者”和“挑大梁”的实践行动中,以干部教育培训为抓手,精心育才、凝心铸魂,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9.
蓝绍敏 《群众》2020,(1):13-1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苏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的嘱托,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对苏州提出的“两个标杆”要求,按照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自觉以新思想来统一思想、解放思想,用新发展理念来推动转型、引领发展,做到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在探索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公安院校要结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5,(8)
<正>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苏州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苏州,需要顺势而为,梳理和升级自身的文化系统,使之更适应于经济全球化的交流语境,自觉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大军中的重要角色,为树立和传播新时期和平发展、美好优雅的大国和名城形象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以新思维激发苏州文化更高层次"走出去"。苏州城市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在文化"走出去"的内容选择上,丰富的资源既是优势,  相似文献   

12.
<正>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如何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与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哲学学科的标识性旗帜:经济的智慧理念和经济的人文关怀 1999年11月13日,张雄教授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哲学家再也不能漠视经济学和经济活动,经济学家也不能再拒绝哲学。他提出了经济学和哲学“联姻”的观点。哲学智慧理念和人文关怀对于经济学发展和拨开经济实践中的种种迷雾,都是重要的。经济学和哲学如日月相互辉映,本来是经济学的固有传统。经济学家的哲学思维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埃里克·罗尔在《经济思想史》中指出,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具有分析头脑的经济学家。”理性是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理性是从哲学理性即自然法中脱胎而出的,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中指出,“自然理性是理性之母”。关于“经济人”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21,(11)
正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江苏提出了"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在新征程上对江苏的殷切期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以及对江苏、对苏州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奋力推动姑苏古城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6.
吴庆文 《群众》2023,(9):8-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省委省政府要求苏州永葆“探路者”姿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作出引领示范。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陈宇操 《群众》2023,(22):16-17
<正>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在亲临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给予了“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的高度评价。“一老一小”作为最柔软的群体,更加考验我们的细心、耐心和定力。姑苏区作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老龄化程度高,儿童成长发展需求旺盛的中心城区,围绕“人的一天、人的一生”,积极推进“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探索创新“一老一小”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振霞 《前进》2023,(12):13-14
<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方位、深层次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这一重大实践命题。在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再次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9.
曹艺潇 《公安教育》2023,(11):69-72
<正>2023年10月7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的名称与以往不同,增加了“文化”二字,而这也体现了会议最核心、最重要的成果便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成果的诞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深刻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丁志刚 《群众》2023,(18):57-58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时,再次强调历史文化“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中国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由增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古城保护利用工作也应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相结合,从防守型、收缩型保护转向积极保护、整体保护、活化利用、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