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是观测社会矛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原则。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着力于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广泛建立基层劳动关系调解组织;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工时、休息休假制度,规范各类劳动标准;推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是观测社会矛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原则。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着力于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广泛建立基层劳动关系调解组织;  相似文献   

3.
乔健 《时事报告》2012,(6):56-57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于2012年完成对《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并以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学周 《云南人大》2010,(10):37-39
规范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之一。在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多元的形势下,贯彻劳动合同法实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正>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的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和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柳州市总工会以认真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和构建柳州市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权益为切入点,力推政府建立构架、搭建平台、完善机制,积极破解工资集体协商难题。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以柳州市政府副市长为组长、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等部门领导参与的领导构架,以纳入市绩效平台为考评机制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底广西工会十二大对今后五年全区工会工作作了战略部署,要求全区工会要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取得新进展。这一重大决策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运动的发展规律,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要求,顺应了广大职工对工会充分履行职工权益代表者、维护者职责的新期待。新形势下,工会尤其是企业基层工会履行维权基本职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切入点、着  相似文献   

8.
《山西政报》2008,(18):11-13
为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现就进一步推进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业态的迅猛发展,新职业群体层出不穷,且群体规模逐渐扩大,吸引了大量的青年劳动力涌入,为处于择业期的青年提供了更多元的就业选择。由于新职业就业形式灵活、用工关系复杂多元,在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的同时,也面临一定问题与挑战。针对当前新职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应统筹处理好促进新业态发展与维护新职业群体劳动者权益的关系,多措并举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更好地保障新职业群体劳动权益,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萧山区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扎实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切实保持全区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取得了"劳动权益有维护、工资待遇有增长、事业成长有空间、职工生活有改善、民主权利有保障"的显著成效,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去年下半年以来,多位国家领导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幸福劳动的基本条件。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关系工作,坚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职工的新诉求,福建省不断加强劳动关系工作创新,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建立一项制度、完善两个体系、开展三项专项行动等,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取得实效,劳动合同制度执行有力,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劳企双赢局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幸福劳动的基本条件。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关系工作,坚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职工的新诉求,福建省不断加强劳动关系工作创新.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建立一项制度、完善两个体系、开展三项专项行动等,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取得实效,劳动合同制度执行有力,违规行为锝到有效遏制,劳企双赢局面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沈宣文  陈茜图 《就业与保障》2013,(4):F0002-F0002
近日,福建省省政府徐钢副省长莅临省人社厅调研,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徐钢副省长指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工程,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一项光荣事业。在市场经济已经建立、社会管理格局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地位越发凸显,作用越发重要。近年来,省人社厅顺应形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就业方面,省人社厅承担了全省范围内促进就业的管理和组织,在宏观政策制定、微观组织和应急推动方面做了细致的工作。社会保障方面,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相应建立、完善和维护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均衡器”的作用,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劳动关系方面,建立健全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为支持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促进灾区城乡劳动者尽快实现就业,保障灾区群众的社会保险权益,维护灾区劳动关系和谐,保持灾区社会稳定,根据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05,(6):25-26
在全省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推动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之一。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活动,创新协调劳动关系方式,将有利于维护企业与职工的合法权益,改善企业用工软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工业园区的素质和形象。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劳动权益是公民的基本权益。保障公民的劳动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在具体的功能性社会单元中,其成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和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自然也就成为构建和谐单位的前提。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表面上是单位的内部事务,但由于劳动者首先是国家公民、社会成员,然后才是单位成员,因此,劳动权益保障和劳动关系处置就不是单位内部的“家务事”,而是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其后果也必然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钮友宁 《人权》2010,(6):52-54
2010年4月27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大会致辞中再次对“体面劳动”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着重强调指出,要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18.
建瓯县地处闽北山区,近年来,在构建和谐的保障型建瓯过程中,建瓯市注重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协调平衡各类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在缓解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研究建立长效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在逐渐形成的劳动保障体系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一张强大的劳动保障"安全网"为建设和谐的保障型建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去年“五一”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提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我国政府提出“体面劳动”,旨在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开展协商对话,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进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为保护劳工权益而不断完善就业标准等法律,改善劳动条件,注重劳动纠纷的预防和协调.设立劳工权益检查员制度,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实行积极灵活的就业政策,这些做法对中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