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政坛──“七大”以来女性参政的回顾与思考张小媛世纪之交,循着五年来妇女参政的发展轨迹,我们确信,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妇女参政从“低谷”走出,具有突破性发展的五年。在刚刚结束的九届人大,女性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1.87%,这不仅高于八届人大女代表比例,...  相似文献   

2.
相较于男性党员,女性党员在政治参与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当中的症结不是女性党员缺乏政治能力和素养,而是女性党员缺乏政治参与的机遇和保障制度。为此,国外设立了诸多相应的制度来推动和保障女性党员的政治参与。分析国外用以保障女性党员参政的性别配额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为了提高女性党员参政数量、保障女性党员参政比例所设立的保障、监管等制度,有助于推动我国乃至全球女性参政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部分国家提高立法机构女议员比例的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妇运》2013,(3):20-22
目前,世界上促进妇女参政使用最广泛的机制是配额制。所谓的配额是指选举中为某一类或几类候选人设定的比例要求。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要》要求:各国在立法机构和决策职位中实现女性至少占30%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09,(2):32-33
女性进村“两委”作为妇女参政议政的重要指标,一直是各级妇联积极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各级妇联加强农村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在推动妇女参选参政、确保女性进村“两委”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女性进村“两委”的比例也逐步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女性参政主要包括民主参与和权力参与,本文重点关注妇女的权力参与,认为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女性参政历经以政府主导的、公平竞争的、比例政策与竞争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参政模式,不同的参政模式给女性参政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女性参政模式的解读,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女性参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期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时,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那就是尽管与1990年第一期调查时相比,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但其职业地位、经济收入、参政程度反而下降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0%的抽样数据表明,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上海25—49岁年龄段女性在业率下降24.8个百分点,为72.4%;问及对我国男女两性“职业地位”(10年前定义为“经济地位”)评价时,认为“男女平等”或者“女性优越”的,也比10年前下降24个百分点。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聚焦:市场经济释放了妇女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事实上影响妇女地位的负面因素久已存在,在计划经济时代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即较高的法定地位与不甚完全享有的法律权利,较高的教育普及率与相对较低的学历水平,较高的就业率与相对较低的职业层次,一定的参政比例与相对较低的参政水平,较高的家庭地位与较重的家务负担,男女平等的舆论宣传与传统性别观念的残余影响,等等。其中,较低的学历水平、职业层次和参政水平,实际上暴露了女性所拥有的社会资源量的相对匮乏,以及利用现有资源去获取新资源能力与可能性的相对较弱。因此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一旦就业岗位、福利保障...  相似文献   

7.
基层女干部,加把劲!陈东升,张文春在我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工作的女干部共有126万人,占机关总人数的32.44%。但不容回避的是,虽然机关中女性干部总数不少,但在中高级职位任职的比例明显偏低。据统计,在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女干部仅占7.99%。妇女参政状况...  相似文献   

8.
推动农村妇女参选参政是妇联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抓住第八届村级组织换届契机,强力推进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农村妇女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程度显著提高。目前,全省99%的村“两委”中至少有一名女性,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达到96.3%。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社会是男权色彩十分浓重的社会,父权社会权力系统重压下仍然有个别女性冲破了父权社会的层层封锁,到达了社会权力顶端。怎样看待这种突发的.偶然的女性执政?她们与当代的女性参政有多少共同之处?这些女皇大后的参政背景.参政道路、参政手段对现代从政的女性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时云  张捷 《山西政报》2010,(23):92-92
一、妇女基础参政议政的“南通现象”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参政的性别保障政策逐步建立,组织部门不断探索性别比例与竞争机制结合的路径,党、国家和社会都为女性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平台。江苏省在促进女性参政议政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尤以南通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数说女性     
《人大论坛》2007,(3):10-11
1933年,瑞金的中央苏区,就要求苏维埃代表达到25%的女性比例,与现在联合国要求各国议会中女性代表占30%相差不远。  相似文献   

12.
余洋 《新东方》2000,(2):46-46
不久前,世界银行通过对全球193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发现,各国人口的性别比例呈多样化状态。从全球看,在60亿人口中,男性人口稍多于女性,其性别比大约为102:100,属于正常差异范围。据人口专家测定,性别比例在100:105之间,均属正常标准。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妇女与全国人民一起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妇女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上长期“男尊女卑”等封建传统的影响,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妇女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主要反映在:l、妇女参政总体水平偏低。这些年来,在中央的关心与领导下,组织人事部门为培养选拔女干部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我国妇女参政数量有所增加,比例有所提高。但与世妇会后许多国家参政比例不断上升的情况相比;…  相似文献   

14.
女性参政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世界政坛上,越来越多的女性政治家登上全球政治的中心舞台,成为政坛女强人,对国际事务和国家决策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通过对世界政坛女强人现象的分析与探讨,可以更好地总结女性参政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推动女性参政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女性参政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世界政坛上,越来越多的女性政治家登上全球政治的中心舞台,成为"政坛女强人",对国际事务和国家决策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通过对世界政坛"女强人"现象的分析与探讨,可以更好地总结女性参政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推动女性参政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略论女性参政心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反差黄国清妇女参政是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妇女参政水平是妇女解放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崛起,不仅为广大妇女走上社会,经济上自立,事业上自强,开辟了宽广的道路,而且也为广大妇女参...  相似文献   

17.
试析各级领导班子的性别比例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妇女参政是实现男女两性地位平等的主要标志.构建妇女参政的指标体系,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妇女的参政水平,评价妇女参政各个侧面及整体发展的情况.尽快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中国妇女参政指标体系,可以为更多女性走向决策层提供政策上的保障,也为女性提供了平等参与权力与资源分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海外资讯     
《干部人事月报》2009,(13):53-53
国际劳工大会关注全球就业危机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新发布的《全球就业趋势》报告预测,今年全球失业人口将可能达到2.4亿,比2007年增加近6000万人,各国的失业率普遍提高,最高达到7.4%,明显高于早前的估计,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持续恶化,有可能使失业人口和在职贫穷人口的数量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19.
今天,绝大多数国家都已认同,两性参政的平等程度是衡量一国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指标。虽然自建国以来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极力倡扬男女平等,并在正式制度中对女性参政采取保护性的政策,但传统社会性别制度排斥女性参政的惯性作用力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牵制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因此,以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保证女性一定的参政比例,虽然由此引起褒贬不一的争论,但仍不失为实现性别平等参政的一种效力抉择。  相似文献   

20.
日出江水红似火纪晓玲妇女参政的旅途大多坎坷。1983年,四川党政机构改革完毕后,县以上女领导干部所占比例曾一度达10%。但好景不长,到了1990年便滑至7.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乡两级女代表比例也连年下滑,分别居全国倒数第6和第7位,形势十分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