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4,(32):5-5
行贿送礼花样翻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送礼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顶风违纪行为仍时有发生。且行贿方式更趋隐蔽,一些商人花大钱包名医,专门为官员提供“天价体检”,一些企业不惜重金打造放心食品基地,为官员提供“私人订制”。此外,通过快递、网络等“地下”方式送礼,也增大了反腐难度。分析称,应进一步增加违法违纪成本,挤压“四风”问题的生存空间。同时要进一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借助公众眼睛推进反腐。  相似文献   

2.
7月4日上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庭公开审理原商洛市委常委、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受贿一案。法庭查明,从2000年到2005年,利用职务便利,在为他人办理干部任啊、提拔、调动时.张改萍共收受28人贿赂人民币106.9万元,其中27人都是为“买官”行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一些官员为买官不惜借款甚至贷款向张改萍“进贡”(《民主与法制时报》7月16日):  相似文献   

3.
可圈可点     
[警惕官员年节“失贞”] 据《法制日报》报道,每年年关前后,往往是行贿暗流的交汇期,各式腐败的高发期,有两成的贪官都是过年时首次被拉下水而失去为官之“贞节”的。“节日腐败”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那些欲打通关节者蠢蠢欲动,纷纷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请客送礼,为今后的大笔行贿作好“铺垫”。因为年关时节的请客送礼一般数额不  相似文献   

4.
随着某民企老板行贿案件的败露,当地政坛却因之发生“地震”,官商勾结的腐败案件屡见不鲜。是官员太贪,还是老板喜欢行贿?这或许是一个“蛋生鸡,还是鸡生蛋”式的问题,讨论的意义不大。可供讨论的是:我们需要怎样的政商关系?《厚黑学》、《长短经》、《曾国藩用人书》之类的集中国古代权谋智慧的书籍,在如今商界甚为流行。据称,在不少拥有丰厚利润的所谓“老字号”企业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或者一群官员的身影若隐若现,清末的大商人胡雪岩就是个鲜明例证。直到今天,相互依赖的政商关系依旧是企业的赢利模式之一。而“相互依赖的政商关系”却完…  相似文献   

5.
马利亚 《政策》2005,(10):32-33
当前官员腐败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是受贿犯罪, 而引起受贿的直接原因是行贿。行贿者和受贿者是犯罪共同体,他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近年来,我国对行贿犯罪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毋庸讳言,在现实中,对行贿犯罪打击不力甚至宽容行贿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有相当一部分行贿犯罪分子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究。笔者认为,行贿与受贿应一并打击,且打击受贿应从严惩行贿开始。本文拟从立法、执法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宽容行贿的原因,并提出加大打击行贿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办案组经过近100天艰苦工作,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案件20件20人,追回赃款1967万余元,这是甘肃省检察院2006年7月以来,开展以查处商业贿赂犯罪为重点的专项行动所取得的成果。接受记者采访时,办案组特别提到了其中的“甘肃商业贿赂第一案”——犯罪数额最大、涉及官员级别最高、社会影响最大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下称兰大二院)商业贿赂案。此案涉及斤级干部2人,仅接受兰州市某建筑公司经理张某一人行贿就高达1493万余元。  相似文献   

7.
人性善恶,官场是大染缸,任何人一旦进入,如果不能好好把持自己,手中权力不能受到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人性中恶的一面就会暴露。缺乏制约的权力终究会腐败,不论是民选还是“钦定”的官员,不论是中国的官员还是外国的官员,这一点已经是有目共睹。为了行贿收买,行贿者花样翻新、无孔不入,贪财的送钱,好色的送女人,盛宴豪赌、香车豪宅,无所不用其极,有的则专门走所谓“夫人路线”、“子女路线”、“情人路线”、“秘书路线”。不论采取何种路径和手段,最终都是为了达到以钱买权、弄权生钱的目的。政务不公开、财务不透明乃是当前反腐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坛》2012,(3):5-5
据新华网2月16日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2月16日起对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实施全国联网。届时,有行贿犯罪记录者将被列入“黑名单”无处遁逃。最高检职务犯罪预防厅负责人表示,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作为政府采购和招标审查的必经关口,把有行贿犯罪记录者拒之“门”外,将大大降低工程建设领域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几率,有效预防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9.
温柔的陷阱     
温柔的陷阱江苏叶燕人们对用金钱、财物行贿深恶痛绝。然而“精神贿赂”却因其套上了“合法的外衣”而使很多人蒙在鼓里。其实“精神贿赂”比起钱财贿赂更恶劣,危害更甚。“精神贿赂”手法种种经济上的贿赂是有形的,或钱或物,有数目,有价值,一旦行贿败露,证据确凿,...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山西落马官员一个接一个,成为“重灾区”,其中省部级官员7人,2011年选出的13名省委常委中。如今只剩下9人。这只是全国“落马”官员中的一部分。记者统计,十八大后被中纪委直接调查的省部级以上官员48人。  相似文献   

11.
报载,时下大批的各级官员们纷纷以各种名义走进校园,在职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已成为社会上的一大风景,对这其中部分官员们所取得的文凭,有人戏称为“官员文凭”。在职进修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的提升知识更新进程,本无可厚非,尤其是各级官员利用空余时间推却各种应酬坐下来充实自己,则更是难能可贵。但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官员文凭”和官员学习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对称的问题。细品“官员文凭”,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特”。不少官员入学时不需要经过统一考试,而是经过各…  相似文献   

12.
“公贿”亦称法人行贿,是指某些部门或单位用公款、公物集体向握有一定权力的部门、单位或个人行贿,以谋求小团利益的行为。“公贿”给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透视其现象,寻求遏制对策,进行有效防范应是当务之急。一、“公贿”的特点“公贿”作为特殊法人行贿行为,与“私贿”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行为集体性。“公贿”是一种集体行为,往往由单位多名成员共同实施,以“公家”面目出现。从领导做出行贿决策,到出纳提款、会计记账再到具体操办人员实施行贿行为,是一次集体协调配合的行动。2目的上为“公”性。“公贿”的对象主要…  相似文献   

13.
任彦 《同舟共进》2011,(9):26-28
前段时间,印度北部城市坎普尔一个商人忽然"良心发现",在"我行贿了"网站上爆料:自己过去每年都向当地税务部门一名官员行贿5000卢比(1美元约合45卢比),以换取少交个税的回报。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恐怕是最早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的。  相似文献   

14.
王佑 《民主与法制》2011,(15):59-59
三一重工涉嫌行贿事件,引起了工程机械行业人士的广泛探讨。多位该行业内部人士表示,其实行贿并不是工程机械行业历来的规矩,但少数企业确实在通过“公关”、销售及管理费用等名目进行暗箱操作。  相似文献   

15.
“个性”其实并不是施政的要件.它的价值.远远比不上科学精神、民主作风.而后者.不应该是官员的“个性”,而应该是官员的“共性”。许多中国官员长期以来所缺乏的,也并不是“个性”,而是科学精神,民主作风。  相似文献   

16.
金名 《观察与思考》2009,(17):54-55
2009正8月初,美国电影制片人杰拉德·格林及其妻子帕特丽夏被指违反了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向一位泰国旅游官员行贿以得到在曼谷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合同。相关审判目前还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7.
计伟民 《人大建设》2008,(12):33-35
2008年8月26日,《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是将官员“身边人”和离职官员列为受贿罪主体;二是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最高刑期由5年提高至10年。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某国有三家不同的美国跨国服装制造公司,替这些公司工作的采购代理商都订购了10万匹丝绸。由于种种因索导致了丝绸的暂时短缺,这3家公司的订货单返回时都标明:“过期交付——估计3—6个月交货”。一家公司的采购代理商凯茜·丹顿,在接到返回的订货单后,当天就接到某人的电话,称若使将每匹一美元或总共10万美元的现金单独付给她,她在一周内就能收到她替公司订购的货物。她付去这笔钱后,就收到了货物。另一家公司的采购代理商唐·伊登打电话给自己认识的一个当地政府官员,提出付给他10万美元,只要自己在一周内收到货物,这笔付款就不会受到任何怀疑。这个官员同意按他要求去办,唐交了钱,就收到了货物。剩下一家公司的采购代理商哈里·古德曼认为行贿或买通都是不道德的。他既不行贿也不买通,却在6个月后才收到货物。  相似文献   

19.
“办事都得凭关系,有了关系靠关系,没有关系找关系,难找关系买关系。”这句时下流行的顺口溜中所说的“买关系”,支撑起了一个“托贿”的职业。“托贿”,顾名思义,替人贿赂,它在官员腐败案中扮演着“朋友”的角色。在其推动下,贪官可以用一种较为含蓄和体面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那些行贿者也不至于“背着猪头找不着庙门”。作为中介和掮客,“托贿”在行贿和受贿之间起着润滑剂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录     
官员“雷人雷语”频繁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部分官员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不知道自己做官是“为了谁”、“依靠谁”,当然也没有想清楚“我是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