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董”与“沈”(或译作“卢”“色”) “董”与“沈”为纳西语对音翻译,东巴文作“(?)”(董)、(?)“沈”。画一男神和女神的形象。又东巴经《斯巴金补汁》中有一个关于“董”与“沈”的故事。故事说在洪荒时代,万物被洪水淹没,而为兄妹的“董”、“沈”幸免于难。后来兄妹受天意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由于他们是男女,是夫妻,有的论者就把汉族哲学中的阴阳概念直接移附在“董”“沈”之上,认为纳西族的“董”就是“阳”,而“沈”就是“阴”。就男女夫妻这个角度用阴阳来释说“董”、“沈”,固然也不错,但因此认为纳西东巴中的“董”、“沈”就是汉族哲学中的阴阳,那么我以为是对“董”、“沈”的内涵还没有释说透彻,把握准确。“董”“沈”是什么东西?我们请看东巴经《“董”的起源》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2.
冯英杰的《百鸡图》于今年元月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展出,台湾主题传播有限公司同时为《百鸡图》出版台历,共祝海峡两岸同胞鸡年大吉大利,四季祯祥。古人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冯英杰伏案挥毫,两度寒暑,在他56岁这一年,也就是1988年6月,他向全国推出了自己的力作——《百鸡图》,赢得了一片赞美之声。他那刻划入  相似文献   

3.
1988年第五期《思想战线》刊出了刀永明先生《刀弄不是奢陇法》(以下简称《不是》)一文,对刊于1987年第二期《思想战线》的拙作《“泐史”刀霸羡史实辩正》(以下简称《辨正》)提出商榷,主要对《辨正》中“说刀弄和奢陇法是一个人”有异议。综观《不是》一文,为了表明“刀弄不是奢陇法”,着力讲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提出了“奢陇法,刀弄是行辈不同的叔侄”。二是提出了“刀弄不是宣慰王族血统的人”,他充任了十六世“车里宣慰使,在职十一年”;而王族血统的奢陇法是十七世车里宣慰使,可他竟是冒侄儿刀双孟、刀霸供之  相似文献   

4.
红线     
云南巍山有一条要钱不要命的路。在这条路上,“沈老板”算得上一个人物,他年轻潇洒,做“生意”规矩,是大小毒贩的财神爷。盛夏的一天,“沈老板”如约到城郊一片包谷地里看货。出了县城,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高过人头的包谷地四周无人,“沈老板”不禁打了一个寒战,裹紧了花毛呢短大衣。人生地不熟的,钻进去不知是吉是凶;不钻进去,货主信不过你,这笔生意如何成交?他犹豫片刻,还是抬脚踏进了包谷地。细雨如雾笼罩着静悄悄的包谷林,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他一步步小心往深处走去,忽然听见背后一声喊:“沈老板!”“沈老板”…  相似文献   

5.
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多少人默默无闻地奋战在世博园区第一线,他们“顾了大家,舍了小家”、“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状态,《世博局的故事》一文予以了充分展现。敬礼,世博局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公元227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统率大军,北驻汉中,准备发动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目标的讨魏战争。他在临行前呈后主刘禅一表,即脍炙人口、流传百世的《出师表》。对于《出师表》,后人一直赞誉有加、推崇备至:杜甫赋《蜀相》一诗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相似文献   

7.
在張永和的客廳裏剛一就座,便有一陣芳馨的氣息迎面襲來??不遠處是一盆碩大的山茶花!我不禁想起他先已問世的《李登輝傳》裏描寫的山茶花:“這是我們花鄉的珍品,叫兆官紅!”閩西的山茶花是珍品,越開越美。張永和的創作不就像盛開的山茶花一樣盛開不絕嗎?他新近完成的《科拉松·阿基諾夫人傳》即將出版問世。在他客廳裏我和他一邊品茗,一邊談論他的創作。說到他即將問世的近作《科拉松·阿基諾夫人傳》,他謙遜地說:“這部長篇傳記小說  相似文献   

8.
该书选录的是“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获得者沈明达同志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25年来发表的80余篇研究论文。这是沈明达同志继主编并由红旗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企业政工实务参考手册》(政工制度集)之后推出的又一政工论文集。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2007,(1):12-12
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百期,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百期文萃》一书,全书近50万字。该书汇萃了《民主与科学》自1989年创刊以来的百位专家学者撰写的近百篇文章,分为“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等几大板块,内容详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百期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科学》2009,(2):70-70
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百期,民主与科学杂志社鳊辑了《〈民主与科学〉百期文革》一书,全书近50万字。该书汇革了《民主与科学》自1989年创刊以来的百位专家学者撰写的近百篇文章,分为“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等几大版块,内容详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百期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民主与科学》2007,(2):39-39
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百期,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百期文萃》一书,全书近50万字。该书汇萃了《民主与科学》自1989年创刊以来的百位专家学者撰写的近百篇文章,分为“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等几大板块,内容详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百期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2日是丹麦作家安徒生诞辰200周年。提起安徒生,大家总会想起他的童话《丑小鸭》、《小人鱼》、《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姑娘》等。故事中天真可爱的人物、奇妙的幻想,通过世界各国翻译成的140多种文字,打动着孩子和大人们。其中就打动着一位中国老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安徒生研究专家林桦先生。林桦1927年生于云南,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著有《北欧神话与英雄传说》等著作,曾获得“布里克森奖”。为表彰他对安徒生作品的翻译、研究工作,以及他对中国和丹麦文化交流的贡献,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授予他“丹麦国旗骑士勋章”,同时,他还获得了“安徒生特别奖”。眼前的林桦教授,深邃、热情,话语间充满了孩子般的纯真与可爱,只要谈起安徒生,他的眉宇间就飞扬着一种青春的活力和巨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安东 《台声》2007,(Z1)
读沈君山的文字,当然先是因慕其盛名:岛内“四大公子”(其它三者为钱复、连战、陈履安)之一,台湾清华大学校长,物理学家,又是桥牌、围棋高手,以及和台湾传奇运动员纪政一段跨越20年之久的爱恋。多年前曾看过沈君山自台湾清大退休中风后老病回忆之作《浮生三记》书中写道,“仿我本家前辈三白先生之例,准备分为六记:人文、科学、棋桥、两岸、爱情与老病,欲在有生之年写出“六记”。继所著《浮生三记》、《浮生后记》二书之后,近日又出版了《浮生再记》。翻看这本记录了从青丝到白发的人生几度秋凉,从容道出“当官”与“罢官”的滋味,谈棋论道…  相似文献   

14.
<正>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意思是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应留下“名声”,“留芳百世”,就象大雁飞过头顶而留下叫声,回音不绝一样。我们并不笼统反对“留名”,“留芳百世”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反对的是不顾国家、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为杰出的兵学著作,被人们尊奉为“武经冠冕”“百世谈兵之祖”,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该怎样来阅读和掌握这部成书于2500年之前,仅仅六千言左右篇幅的旷世兵书呢?这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长期以来,《孙子兵法》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经典,是人们学习兵学的重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北宋末南宋初,朝野公认最有才气者有两人,一个是汪藻,另一个就是叶梦得。汪、叶二人年龄相仿,汪小叶两岁,他们才华相当。汪藻以诗著称,他的七律《春日》家喻户晓。叶梦得以词名世,《全宋词》收录其词达百阕。他们经历相似,都担任过皇帝的“大秘”,是翰林学士、笔杆子。不过,汪藻在北宋徽宗朝长期遭到压制,直到南宋高宗朝才升迁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不久又被同僚弹劾罢官,一直投闲置散。  相似文献   

17.
1996年3月14日,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老人在新疆乌鲁木齐去世。这位自称为“传歌者”的传奇人物给世人留下了包括《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达板城的姑娘》等数百首传世之作。王洛宾生前由于成就甚高,因此获誉颇重。他的中国西部民歌,60多年来倾倒了无数中外人士。可以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歌迷,在新加坡,他被称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香港媒介称他为“中国音乐大师”。甚至在美国,王洛宾的歌已飘进了国会大厦。世界著名歌唱家罗伯逊,将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作为保留曲目,唱遍全世界;而…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十三篇,精辟地阐述了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思想,不愧为一部流传百世的经典文献。仔细分析《孙子兵法》,我们可以看到,孙子的战略和战术思想的精髓可用两个字来概括:“诡”和“奇”。以“诡”为本,以“奇”为表,“诡”通过“奇”体现出来,可谓“兵者,泥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要行“党诈’之道,取得“出奇制胜”之效,必须“知己知彼”,为此一个重要的手段是“用间”。兵战与商战虽有重大差别,但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在现代世界商战中,间谍战日益激烈,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冯梦龙是明代杰出的通俗文学家,他编纂的“三言”代表着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通俗形象,贴近市民思想,充分体现了他重视小说的价值和地位,强调小说规范世道人心的教化功能的进步的文学观。《滕大尹鬼断家私》一文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文收录在《古今小说》的第十卷,《古今小说》在刊印时改题为《喻世明言》,作为“三言”的第一言行世。这个题名很明白:所谓“喻世”,意在表明冯氏的编纂目的是劝喻世人;所谓“明言”,“言”指故事,而“明”则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取其可以导愚也”。总目的就是为了教化愚昧民众,以有补于世…  相似文献   

20.
读着“就时论是”《关键时刻当尽非常之责》一文,我仿佛听到了鼓点声声,看到了万马奔腾,感到心潮澎湃。这篇文章仿佛“吹响了争做世博岗位行动排头兵、争当世博家园行动实践者、争做世博志愿行动带头人的‘集结号’”。作为一名外地读者,我常思考“我能为世博会做些什么”?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