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青少年学生“早恋”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纷纷发表言论和文章,指出了“早恋”的危害性,向青少年学生发出了箴告。同时,也提醒家长、教师们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量防止和减少“早恋”现象。但是,从一些学校的情况反映来看,青少年学生“早恋”现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呈现着“增多”和“升级”的势头。若要反思一下原因,笔者以为,除了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弱点以外,这与我们教育工作上的失误亦有很大的关系。一些人认识偏颇,好象戴着“有色眼镜”,一看到青少年学生男女两人单独相处,就大惊小怪,认为不正常,从而说长道短,议论纷纷,流言蜚语,不胫而走。书信说成情书,郊游理解为赴密约,把微笑说成“怀春取悦”,甚至把相互看一眼也说成“暗送秋波”。似乎青少年男女学生之间除了恋情之外,就没有  相似文献   

2.
1999年3月,我校开展了“心灵之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短短的1个月中,学校心理咨询室共接待了咨询学生26人次,心理信箱收到学生咨询信件17封。其中。有8人次和6封信都涉及男女生交往困惑和早恋问题,占咨询学生的30%和咨询信件的36%。看来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和早恋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而学校、教师和家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以及采取的方法关系到学生健康、全面成长。那么,如何认识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和早恋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教师或者心理咨询专家子女教育“灯下黑”的现象,近年来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2009年9月24日晚,河南商丘再次发生一起“灯下黑”式教育悲剧:身为高级心理咨询师的谢娟,在如何对待青春期女儿早恋的问题上亮起红灯,最终导致女儿跳楼自杀……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15):118-119
早恋已经成为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现象,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孩子未成年前出现的早恋呢?“三T公司”特约教育专家给出的建议是: 1.给孩子的“青春期恋情”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证明他们已经从小孩子进入渴慕爱情的青春期阶段。在r=t常生活中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切忌不可讽刺、讥笑孩子。  相似文献   

5.
【活动背景】 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开始产生性幻想并渴望与异性交往,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而某些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往往过于敏感.误认为这就是早恋并粗暴干涉.不但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使他们因为与异性交往的正常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早恋”。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帮助中学生防止和克服早恋,使他们健康成长,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帮助中学生防止和克服早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必须努力使各种教育科学化。一是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其进取意识。理想是由多种心理品质组成的高层次心理集合体,它是人生最强大最持久的驱动力。崇高的理想能使学生高瞻远瞩,自觉抑制柔情,趁青春年少、血气方刚之时,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  相似文献   

7.
一、青年学生人文素养现状2008年底,武汉地区部分学校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评选”。列举诸多不文明现象。在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针对该院1000多名学生进行的“我最不能容忍的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调查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情侣在公共场合过分亲密,打情骂俏”“在课堂和自习室内大声喧哗,吃东西”,居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的前三名。  相似文献   

8.
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德育与智育“一长一短”不协调发展的现象。“一长一短”现象在学校教育中表现为“重分轻能”、“重理轻文”、“重智轻德”,解决这种现象,是当务之急。第一,教育目标迷失:追求分数、升学率和精英培养模式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校只关注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和升学率的高低,而不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只看学校培养出了多少考试“尖子生”,不看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学校的一切工作就是围着课本转、围着老师转、围着考试转、围着升学转,盲目地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吴凯 《求实》2006,(Z1):112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界定及类型一般认为,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对于学生伤害事故的含义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在校学生是学生伤害事故的受害主体。“在校学生”是指全日制的中小学校(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二是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学校特色创建”或者“创建学校特色”一时成为诸多教育媒体炙手可热的词汇,创学校特色的活动也成为众多学校追求的目标,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学校特色”反映了教育改革对学校办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在竞争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策略,同时是校长们实现人生抱负、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有个性学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少数中学生胸前时常挂起基督教信仰的标志——十字架。与前些年流行各校的“属相算命”、“指纹识别性格”和“拜佛求爱”等迷信活动不同,有的学生眼下竟然进出寺观教堂参加宗教活动,有的私下读起了《圣经》和《要理问答》等宗教书籍。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不无联系,应该引起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2.
“从严治校、从严治警”是公安院校一贯的育人要求。在此背景下,各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基本上沿袭了军队管理的模式。在日常管理中,以命令、指挥的方式居多,要求学生令行禁止、行动划一、警容严整、纪律严明。然而,公安院校又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管工作有相同之处所管理的主体都是现代大学生。因此,当今各大院校面临的学生“早恋”问题,也是公安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管理队伍建设、增加柔性管理、引入自主管理等几个方面浅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宁夏机电学校前身为宁夏农业机械化学校,始建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的4所农机学校之一。学校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既有过顺境,也几经艰难。2000年,这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仅招生187人,办学规模滑入历史最低谷。2004年,学生增至4047人,生源规模是4年前的3倍。在近几年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该校毕业生倍受市场青睐,成为众多企业抢手的“香饽饽”,学生就业率年均在86%以上,部分专业的学生尚未毕业就被企业预订一空,呈现出“进口旺、出口更旺”的火暴现象。宁夏机电学校已成为全区职业教育的佼佼者。机电办学为何火?办学理念务实。这几年,机…  相似文献   

14.
警惕“清水衙门”水变“浑”文/江苏永茂教育单位原本是人们心目中的净土,素有“清水衙门”之称。然而,近年来,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也逐渐在侵蚀着这片净土,使其逐渐变“浑”。现象侵吞回扣。学校为学生购物,联系有偿服务,大都有回扣,且名目繁多,如课本教...  相似文献   

15.
一、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 1.重智轻德现象依然存在 在各级文件和会议上,都强调学校务必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但在实践中,德育首要地位被大大弱化。德育已不再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而是学校诸多工作中的一项工作,德育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弱,甚至只能成为学校教育这个百花同中的点缀。“学校质量”就是“考学成绩”,这才是学校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用一个模式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摸索出一套“扬长促全”教育模式,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贯穿在学科课、活动课和其他教育工作中,让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下面就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谈几点体会: 一、变“弃长补短”教育为“扬长促全”教育 在小学加强学生个性特长教育,必须改变“弃长补短”门门追求高分的现象。这种补短教育对学生应付考试,提  相似文献   

17.
王卫华 《新湘评论》2010,(18):29-29
每当接手一个班级,我总是先关注那些"潜力生"。我知道,只有关注这部分学生,教育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收获和成功,达到"为了一切学生"的目的。 前两年,我接手了一个初二班,有个男生让前任班主任最感头痛。他好动,经常违纪,欺侮他人,在老师面前时常阳奉阴违,且有早恋现象,成绩是班级的末名。对这样一个学生,的确十分棘手。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的奉天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简称一师)以“从严治校”闻名省内外。学生全部住校。顽固守旧的学校当局企图用这种方法将学生封闭在校内,把学生训练成守“法”的人。可就是在这所学校,却诞生了沈阳最早的团小组,领导学生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   

19.
<正>教师或者心理咨询专家子女教育"灯下黑"的现象,近年来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2009年9月24日晚,河南商丘再次发生一起"灯下黑"式教育悲剧:身为高级心理咨询师的谢娟,在如何对待青春期女儿早恋的问题上亮起红灯,最终导致女儿跳楼自杀……  相似文献   

20.
“双元制”教学模式是德国享誉世界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分析财经类学校现状,建议财经类学校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这对于提高财经类学校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及社会适应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