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昭辉 《湘潮》2006,(11):34-37
蔡季襄,1898年8月17日生于长沙。兄弟四人,他排行最小,故又名蔡四。因家中殷富,开设有绸缎庄、典当铺和钱庄等,又自幼饱读古文诗书,国文基础深厚,所以他极爱好收藏文物。蔡氏的个人收藏活动十分活跃,经常深入工地、觅求文物珍品,同时不惜重金购置文物,致四方文物汇集蔡宅,名重一时。结缘文物追讨楚帛书蔡季襄收藏文物、古董,与他的亲戚、湖南名绅叶德辉的指点是分不开的。叶德辉是个有名的藏书家,精于版本目录学,他喜爱收藏字画、钱币、玉器等,也擅长鉴别字画,却轻易不与他人共享。蔡季襄从小就跟这位亲戚学习古文诗书,并在其指导下,走上了…  相似文献   

2.
桐城派古文     
桐城派古文是清代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因其主要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故得名桐城派。但是,桐城派的弟子就大多不是桐城人了。桐城派古文的基本理论是由方苞首建的,他继承归有光的唐宋派  相似文献   

3.
文人动粗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7):100-102
文人动粗,这事儿,可以有。 梁启超和章太炎当年同在《时务报》,二人从学术观点到政治思想都有分歧,骂架不过瘾,梁启超带人到报馆拳击章太炎,章太炎则还手抽了梁启超一个嘴巴。按说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动粗了,但二人并没有因此撕破脸,之后依旧惯常往来,虽观点针锋相对,但都佩服对方的学问。  相似文献   

4.
想必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会对其中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印象深刻。狂士祢衡裸身朝堂,击鼓骂曹,其视权贵如粪土之豪情令后人景仰。一千七百年之后,中国又出了一位"祢衡"。此人不畏当道,倡言革命,风骨丝毫不输于前人。他便是章太炎。革命急先锋1869年,章太炎出生于浙江余杭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便接受了较好的传统教育。成年后,章太炎拜师于俞樾,研习经史,度过了八年寒窗苦读的求学生涯。然而,内忧外患,动荡的政局已迫使章太炎不能再安心地  相似文献   

5.
段子     
《廉政瞭望》2014,(8):82-82
其实人的长相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生丽质,一类是天生励志。看过太多的人生指南,我都找不着北了。我这个人不太懂音乐,所以时而不太靠谱,时而不太着调。  相似文献   

6.
正"鞭打快牛"是民间的一句俗语,讲的是"快牛"干活快还要挨打,"慢牛"磨洋工却不挨打,最终"快牛"觉得太不公平脱犁而逃。现实中,有的单位也存在这种"快牛""慢牛"现象:干活多的人往往出错的概率也大,就容易受到批评或处罚;干活少甚至不干活的人几乎不出错,也就不会受到批评或处罚,久而久之,不但消磨了认真做事人的激情,还带坏了单位的风气。这种不良习气也成为当下一些人不作为、慢作为、假作  相似文献   

7.
<正>有人认为受苦是一种磨难、打击和损失,而我却觉得受苦其实是一种获得、领悟与生命的再造。一个人生活得太顺利,免不了自高自大,为所欲为;一个人生活得太富足,免不了骄奢傲慢,崇尚浮华。生命如果没有一点波折、一点阻碍,就很容易沉溺在自我满足的世界里,无法超越精进。受苦,虽然有时痛彻心扉,却能  相似文献   

8.
1919年陈独秀被捕,陈的潜意识里有“坐牢情结”,因为在他看来,仗剑拯民于水火,就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有一件事让陈独秀颇感意外。当时自陈入狱后,各阶层各行各业营救陈独秀成为全国性的浪潮。有两个人也站出来,让陈独秀没有想到。这两个人是反对白话文的桐城派古文家马通伯、姚叔节,两人均思想守旧,当初恨不得刨陈的祖坟,而此刻却为他说话。认为陈“所著言论或不无迂直之处。然其学问人品亦尚为士林所推许”。  相似文献   

9.
叶雷 《奋斗》2009,(3):63-63
太现实的小说不好看,因为看过就忘;太虚幻的小说也不好看,因为往往难知所云。从哲学上讲,主题太过于“自我”的小说不好看。因为“自我”太理性了:太过于“超我”的小说也不好看,因为“超我”太神圣了:只有突出“本我”的小说才好看,因为它还原了人,给了人快乐的想象。  相似文献   

10.
静夜微思     
之一:人会思想,所以也难免胡思乱想,尤其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虽然有时要想一些不太高尚甚至下流之事,但只要你不做出来就算不得什么;与那些干尽下流事、做绝无耻活却装得一本正经、道貌岸然的人比起来,这“想想而已”也是伟大。 之二:当你真正想着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大致是理想的美好的;所以,当你想方设法拥有这个人的时候,实际上已开始了对这个人的破坏。美好的东西是人想出来的,也是人毁掉的。 之三:每见马戏团表演,总是人耍猴、熊  相似文献   

11.
鲁迅曾称他的老师章太炎先生是一“个有学问的革命家”。其实,那时人们称章太炎“为章疯子”。章太炎流亡日本时,常吃“盐笃饭”(以盐就白饭),平常吃饭只拣最近的菜吃。南方人常吃鱼,可怜他竟连鱼骨头一起往下吞。有一年袁世凯把他关起来,慑于他的声望,派了一个好厨子伺候他。一日三餐有好多菜,他却只吃眼前那道菜,结果听差见有油水可捞,便每次故意把好菜搁在远处,只把素菜放在他面前。这个把戏后来还是钱玄同先生窥破的。对于穿,章太炎也极不讲究。袜子常穿反,皮鞋常颠倒了左右,一件裘衣可以历十数寒冬不易。他常穿一件长袍,外罩和服,发留…  相似文献   

12.
关于历史,人们不太陌生的一个比喻是,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一个人的记忆那样重要。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轻慢和忘记自己的历史,那将是  相似文献   

13.
正忠诚老实,向来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不可否认,"老实人"不知何时成了贬义,甚至是"没能耐、没出息、太教条、太死板"的代名词。于是,有的人不勤勉敬业、真抓实干,而是喜巧厌拙、外诚内滑,想方设法搞变通、钻空子、走捷径;有的当"两面人",把忠诚喊得山响,表态时信誓旦旦,暗地里却腐化堕落;有的媚上欺下、沽名钓誉,表里不一,等等。其本质上是不忠诚、  相似文献   

14.
早就想写父亲,可是每次想写的时候心里却像海浪一阵阵涌起,让我感慨万千,就没了头绪。也许当我们太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就不知道怎么形容他了。有一天,我在听大提琴曲,是富尼埃尔演奏的鲁宾斯坦的作品,他的演奏我总是听了一遍又一遍,可还是不断重复地听。我觉得好作品会永远长在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一合 《正气》2003,(Z2)
《前赤壁赋》监视室里的领导和同志们,包括过去审讯过李真的同行,从陈晓颖一进审讯室,就为他捏着一把汗。那里是赛场,他们是加油助威的观众。一开始他们比陈晓颖还紧张。他们认为陈晓颖太放得开了,太不紧张了。现在看来,真多亏了这种放松,真正的放松。放松和随意把李真瓦解了。再加上博闻强记的高水平、高素质。古文谁背得了?外国文学名著谁读过那么多?另外还有起点和创意,即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起点和创意。陈晓颖有点玩艺儿。但李真最终会怎样呢?现在虽然谈得很好,但也只是光听见水响,看不见鱼跳。这样轻松的聊天还要持续多久李真才能交…  相似文献   

16.
王波 《实事求是》2010,(4):98-100
美感,是对人的主观需求已知有价值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认为能够满足自己某种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会使人感觉到美;人认为与自己的需求没有关系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会使人感觉到美;人认为对自己的需求会造成某种损害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会使人感觉到丑。主观感觉是以观念形态为根据的。不同的人,观念形态有所不同,且观念形态又总是在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感觉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感觉不美,曾经感觉美的事物现在却感觉不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石家庄市民吴学宝,在健康路上经营着一间殡葬服务店,挣得并不多,可其却用这不高的收入资助9名平山县贫困学生顺利进入大学校园。对于他的善举,有些人不理解,甚至议论纷纷,可他却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助学行动,并在资助中收获安心和快乐。"做善事是不丢人的,我会一直捐助到自己动不了的那天。"吴学宝坚定地说。吴学宝生于1958年,曾是省丝弦剧团的一名演员,20年前从剧团辞职,开始从事殡葬服务业。他和妻子在健康路上开了一间殡葬服务店,每年挣的不多,但也足够生活。吴学宝平时爱给别人帮个忙,所以周围人都亲切地称其为老吴。2008年的一天,老吴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平山县学生考上大学却因家庭贫困难以支付学费的消息。"那些都是些成绩好的学生,如果因学费问题入不了学就太可惜了",看到这些,老吴感到  相似文献   

18.
庄稼成熟了,才能收割;果实成熟了,才好食用。人亦如此。成熟的人,说话、办事有板有眼,稳稳当当;不像那些毛手毛脚的"愣头青",冒冒失失。但是,太成熟了,未必是件好事情。譬如瓜果,熟过了,味道就变了。做人太成熟,会心机太重,城府太深,老于世故,老谋深算,叫人捉摸不透,难以相  相似文献   

19.
种太阳     
五年过去了,说起当初刚下岗时的事,郝巍依然一脸的明媚。那年的夏天,她一个人背着个小包上北京了,在北京的大街上溜溜达达,说是要学习,却不知道要学什么。买了包爆米花,边走边吃,累了就在马路沿上坐一会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她太年轻了,下岗在她心里可能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儿。  相似文献   

20.
漫天的白雪,呼啸的北风,摇摆的枝条,构成了一幅冬的图画。有人说,冬天冷漠,太孤寂,没有生机,使人绝望。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冬是春的前奏,是春的希望,他孕育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