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党的执政理论是一个包含执政环境、执政理念等多个范畴的理论体系。执政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执政党及其行为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对自身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及其对党执政提出的内在要求的全面认识。执政环境是执政理念形成的基础,执政理念要适应执政环境的变化,科学的执政理念有助于执政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更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必然选择.人民政协有效履行政治协商这一首要职能,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丰富党的执政资源、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完善党的执政体制、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切实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职能的履行.要使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有关政治协商的约束机制,提高政治协商的能力和水平,以与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努力探究、认识、遵循和掌握不同历史条件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是我们党执政实践的根本前提和重要目标。在改革开放关键阶段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其报告和精神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全面深化。本文试从党在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主题、执政目标、执政方式等方面的更新、推进和优化,对党在执政规律认识上的深化加以总结论述,以期在实践中更好地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4.
科学执政的若干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执政是我们党的三大执政要求之一。坚持科学执政,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科学精神的充分尊重,表明党在执政理念上实现了新的飞跃。只有科学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运用最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按照科学规律执政,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执政绩效,降低执政成本,从而使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党的执政规律要求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体制和领导机制必须科学、有序,与时代同步,从而使党的执政正确高效,做到善于领导,而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党的执政职能必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党的执政方式必须科学有效。一毛泽东在1940年3月论及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时就曾谈到“:所  相似文献   

6.
依法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法治是提高党依法执政的大环境.现代法治理念的缺失,已经成为我们党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观念障碍.要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质性突破,必须排除传统的理念上的浊流,树立现代的法泊理念,从传统的"治民"向"治官"转变,坚持用现代法治理念来指导执政党的执政活动,依法执政,才能走上民主、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7.
关于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目前党的建设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为前提,以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不断强化执政主体的作用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新机制,增长新本领。  相似文献   

8.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方面进行党的执政创新 ,是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执政理念是执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为人民执政,这是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10.
徐凤英 《工会论坛》2007,13(1):130-13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党要“依法执政”的原则,为新时期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指明了正确道路。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的制度创新。要充分认识提高依法执政水平的必要性,转变执政理念,增强法制意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依法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1.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认真追溯党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和奋斗这一主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正是因为做到了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才有了发展壮大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2.
论共产党治党治国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那么,他“新”在何处呢?从无产阶级政党治党治国这一角度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他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为谁执政”、在执政过程中“如何治党”、“如何治国”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包含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理想。人大制度是在近代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通过吸纳西方代议制度的某些要素,又经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最终得以确立的。人大制度是区别于西方代议制度和古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新制度。这一新制度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提供了现代框架和实现通道。可以预见,人大制度的有效运转和准确的功能定位是决定中国国家建设的基础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并在十七大上向全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整合社会思潮、调节利益矛盾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处位特殊、影响力大的机关政治思想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制度建设科学化是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针对中国共产党目前制度建设中存在的制度体系不衔接不配套、不具操作性、缺乏强有力的监控系统等方面的问题,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并培养强化科学化的制度意识。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实行是由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由于认识到这一点 ,也由于认识到实行包括多党合作制在内的民主建设是使中共跳出“历史周期律”和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尽心尽力搞好多党合作制的建设。然而 ,由于当时对多党合作制的思想认识不足以及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影响等原因 ,使得本来发展势头良好的多党合作制在 195 7年后遭受挫折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限权、便民、服务、公开和透明,它也体现着市场主体自主,社会公益、行业自律及行政事后监督优先的价值取向。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可能在观念上有较大抵触;有关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可能存在工作量大、时间紧迫而合格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许可法在东西部的实施情况会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中共领导人一直不断强调的词语,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政治上,中共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确保社会主义的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文化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大放光彩;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上,使中华民族在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大大弘扬了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就传统国家公共价值生成所必需的"制度设计"而论,社会公共事务治理——如荒政——之所以是传统国家公共价值生成之路径依赖,其根因即在于此类公共行政内在之行政伦理能够转换为公共价值。此行政伦理从官僚制生长的政治、社会、组织与管理背景揭示了传统国家能够生成公共价值及其官僚体制能依此价值实现演进之内在道德根据。在学理上,它关涉是否能在"重塑政府与社会关系"或"在社会成长中再造政府"的过程中重新定义政府(国家),使政治和价值问题再度回到公共行政的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修改的新党章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对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作出了新规定,提出了新要求,包容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成果;“丰富发展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