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志敏 《传承》2008,(22):106-107
国民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以解决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的人生基本问题。"幸福指数"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是中国政府把推动社会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关心和解决人民的具体社会生存矛盾。幸福指数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对幸福指数应该有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2.
提升浙江人幸福指数的政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幸福指数(Happiness Index)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社会成员的幸福指数,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关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民生幸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彰显了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对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承诺.狡义的社会建设重在改善民生、推进城乡社区自治,以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实现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今年全国"两会"上,幸福指数再次成为热词之一代表们围绕幸福的话题讨论热火,"幸福感"、"幸福指数"在有关发展质量、民生保障的讨论中被频繁提及。幸福指数已经算不上一个新词汇了它最早于上世纪70年代由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不丹旺楚克国王提出他认为,人生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政府政策的重心应  相似文献   

5.
幸福指数反映着居民的生活幸福程度。提高幸福指数对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新疆喀什疏勒县居民基本生活情况及其幸福指数,探寻影响居民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从而提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加大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繁荣农村文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幸福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职场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生存平台,职场幸福与否直接决定职工生活的幸福程度。人本管理对提升铁路职工的幸福感,进而对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和谐铁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定和实践 ,既表达了人民群众从内心渴望过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又体现出我们的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极大的人文关怀。深入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内在关系 ,有助于我们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也有利于人的生存质量的不断提高。一人是社会历史、社会生活的主体。关注人的生存 ,关照人的生活 ,思考人的问题 ,是社会历史、社会生活应有之意。所谓人文关怀 ,就是人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怀 ,是人对自身生活得更幸福、美好、自由的文化关切。人文关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不同时代具…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幸福观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健康与精神生活,它既能促进个体人的精神健康,又可以对整个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时代,人类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不同.中国人的幸福观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即色即空"、"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不同类型.在扬弃前人幸福观的基础上,当代中国人正在追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和谐""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一致"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加快提升湖北省的民生幸福指数是实现"五个湖北"的核心所在。通过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民生幸福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湖北省经济增长对民生的贡献度相对较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社会参保率偏低,各市州民众幸福感差距明显。在现阶段,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民生幸福指数,湖北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强经济增长对民生发展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着力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0.
时下,"幸福感"渐渐成为衡量群众生活质量的流行语,也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张店区是淄博市的中心城区,经济社会比较发达。区人大常委会按照新一届区委提出的建设"幸福张店"的任务,积极顺应人民的新期待,认真履行职责,监督支持政府不断强化民生导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福祉的不断提升,更加注重幸福指数的不断增长,努力推动"幸福张店"建设。幸福张店收入为先  相似文献   

11.
熊辉 《理论月刊》2007,(1):56-58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与人类社会进步相伴随的是人类对消费深度和广度的无止境追求,人类在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中不断创造和消费着各种相应的“美好”、“幸福”符号,正是这种符号促进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是在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上追求“幸福”符号的历史;从本质意义上讲,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生产和消费的就是符号——已经超出生物学意义的代表着人类“美好”、“幸福”生活理念的符号。  相似文献   

12.
建构农民幸福感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涌 《群众》2011,(9):74-75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国家把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政策指向的重点,而普遍提高农民的幸福满意度更是重中之重。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求知、求美、求乐的愿望更加强烈,提高生活质量、追求个人幸福的要求更加凸显;另一方面,重城市轻农村的旧发展模式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带来诸多有悖于农民幸福生活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否则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1,(4):64-65
幸福,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最振奋人心,也最令人憧憬的词汇。早在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就曾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前与网友交流时,谈及"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时,他指出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相似文献   

14.
《重庆行政》2014,(1):I0022-I0023
正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坚持做靓城市,打造渝西"直辖窗口";做强工业,增添发展强劲动力;做优农业,夯实农民生存基础;做善民生,把握脉动顺应期待。为实现人民生活改善驶入"快车道",民生"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幸福指数是体现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对幸福指数进行长期而系统的考察,可以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宏观社会决策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所谓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感受,而“幸福指数”即是衡量这种感觉的主观指标,涉及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精神生活等诸多方面。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是社会和谐程度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的新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芳 《新东方》2006,(3):39-41
各地“两会”陆续闭幕,出现耐人寻味的变化:幸福指数被普遍纳入地方发展目标,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新指标。一、什么是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他认为,幸福=效用/欲望。我国有学者指出,幸福指数应是一个包括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构成要素在内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简单来说,幸福指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或者说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值,主要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偏好对于自身生活状态所做出的满意程度方面的评价。在我国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  相似文献   

18.
杨石明 《政策》2013,(4):79-80
近年来,武穴市牢固树立发展为了幸福、幸福引领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强市与富民同步推进、经济与民生同步建设、生产与生态同步优化、发展指数与幸福指数同步提升,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三农"发展、政务公开、环保专项治理、社会综合治理、绿化工作等先进县市殊荣。一、加快转型升级,扩展幸福之源发展是  相似文献   

19.
<正>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的奋斗目标。幸福指数已经成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民生指标。女性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半边天"的角色,随着社会转型和竞争压力的增大,提升女性幸福感面临新挑战。一、福建省女性工作生活幸福感现状  相似文献   

20.
张荣山  刘英魁 《前沿》2012,(19):121-12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民众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不但要关注经济指标的增长,更要关注民众幸福指数的提升.幸福指数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指标,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为民众谋利益、谋幸福.幸福指数的内在含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和相互促进性.提升民众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