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玉萍 《党史文苑》2012,(24):63-64
沟通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前,随着管理沟通学中的相关理论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对接,以及新兴媒介特别是微博的兴起与快速普及,开辟了思想政治工作中新的沟通方式。微博作为大学生交流的最重要平台之一,能够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足,充分运用微博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应该得到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田牧 《学习月刊》2012,(14):88-89
博客、QQ、MSN、飞信、E-mail、微博等新媒体的密集出现,尤其是当前微博的广泛运用,开辟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标志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的沟通方式日趋多元化,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王小梦 《世纪桥》2013,(11):45-45,78
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出显著价值。同时由于其传播特点的多样性,对大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冲击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深刻认识微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积极探索利用微博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以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便捷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等优势备受广大青年学生的青睐。微博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有效规避微博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微博这一新兴网络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纪思涵  钱淼华 《湘潮》2015,(2):45+62
近些年来,微博的快速兴起推动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必须承认,微博有很大优点,但它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微博的兴起影响了现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推动,又阻碍。我们要克服它的缺点,探索出运用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微博的兴起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自觉树立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积极利用微博管理大学生日常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观点领袖"的作用,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以期进一步扩大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网络媒体不断涌现,比如博客、微博、微信等等。文章主要研究微博的价值影响对大学生的影响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微博这个载体来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李运仓  张建学 《党史博采》2013,(9):55-56,63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博成为当代大学生所喜欢的一种新的网上交流方式,它已经开始影响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从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入手,探讨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途径,以期对高校利用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高校官方微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高校应明确官方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定位,通过制度化建设,打造专业的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形成微博集群,充分发挥高校官方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5,(11)
我国高校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缺乏创新性,教育方法也比较传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微博的出现和应用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们要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思考能力,利用微博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为微博中的"明星",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微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大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做到哪里。新形势下,新媒体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河北经贸大学认真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重点和热点,探索构建了"两微一平台一联盟"(微博、微信、QQ校园公众号和校园新媒体联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并创造性地建立省内首个高校新媒体联盟,积极占领  相似文献   

12.
微博客的出现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手机服务端的普遍应用,使"刷微博"日益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利用微博,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实务工作者常论常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QQ人际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以腾讯QQ为代表的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国内主流的网络人际传播方式之一。本文论述了QQ人际传播的特点,分析了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QQ人际传播成为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的晴雨表,是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沟通方式,有利于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QQ聊天记录功能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最后提出了QQ人际传播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共享QQ人际传播平台,提高网络思政教育针对性;学习QQ人际传播技巧,提高网络思政工作实效性;研究QQ人际传播内容,提高网络舆情研判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风靡大学校园。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赋予了更为宽泛的教育内涵与认知渠道。因此"微时代"背景下既给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机遇,但同时也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推向新的挑战前沿。  相似文献   

15.
略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支撑下,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深刻影响,社会由此进入"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微时代"要求,深刻分析"微时代"的特点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立足现实,着力创新,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博在高校大学生中的迅速普及和应用,微博已经逐渐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行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微博在工作中的优势体现,坚持相应原则,创新现有的方式方法,从而适应"微博"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周长茂  樊兴波 《湘潮》2015,(1):42+44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微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挑战,发挥优势,科学合理运用微博,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8.
李杉 《世纪桥》2012,(5):148-149,154
作为新媒体的一种传播方式,微博以其交流的便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在带来变化和影响的同时,这种基于现实的虚拟也不可避免地拓展至大学生的心灵,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撼动,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应对这一挑战,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其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化素材也不断地被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环节当中。如果这些碎片化素材缺乏有机整合,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整体性内容,就容易出现价值引导模糊的情况,难以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因此,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碎片化素材进行逻辑整合,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实效。  相似文献   

20.
孙丽芳 《唯实》2011,(11):72-74
"QQ空间文化"是一种以QQ空间为载体形成的时尚流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需要立足大学生自主发展趋向、情感需求趋向、价值追求趋向等方面进行探究,从道德生活化价值、社会核心价值以及大学生自主发展的价值等方面把握高校"QQ空间文化"的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创造有内涵、有个性、有品质的"QQ空间文化"个性网络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