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乱世出英雄,治世颂英雄、学当英雄本是历史常态,然当下中国,贬低和虚无化英雄之怪相却迭出不穷、令人警醒。对此,我们决不可听之任之:英雄精神是民族和国家的脊梁;历史证明,缺乏英雄精神的民族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建当代中国社会的英雄主义精神之维,盖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将英雄主义精神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以突出宣传,使之深入人心;二是积极营造景仰英雄、爱戴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转变宣传方式,使英雄形象更加可亲、可敬、可学。  相似文献   

2.
要概括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会不可避免地要招致大量异见,但是把对官位的崇拜作为我们民族一个持久的精神特征,应该是不会有太大分歧的.它贯穿于我们的历史中,也渗透于我们的现实中,我们太熟悉它了,它就在我们中间.这个封建社会的幽灵死死地纠缠着我们. 在人类情感中,崇拜与鄙夷、恐惧一样,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心理现象,英雄崇拜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有益情感.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可能有自己推崇的英雄.人们之所以为自己的英雄在内心深处保留一个神圣的位置,是因为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品质超出常人的境界,从内心里把他们供奉起来,以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从他们身上获取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伟大的英雄,能够成为万人景仰的英雄,除了他们才智和胆识出众外,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具有献身人类整体利益的情怀,目光远大,品质超凡,并因此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上.人们本能地膜拜英雄,这并不是人类弱点和过失,相反,这是很大的优点和优势,它表明人们对高尚和非凡的向往,人们通过对伟大人物的学习来提升其精神水准.  相似文献   

3.
季洪材 《人民论坛》2024,(6):107-109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歌唱祖国、礼赞英雄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红色影视作品是英雄精神的生动体现,以红色文化为载体传扬英雄精神,发挥红色影视作品的独特作用,对于在新时代弘扬和宣传英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乐民 《理论月刊》2006,3(10):106-108
《荷马史诗》中追求卓越和荣誉,肯定自我和个性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等英雄伦理精神教化了整个希腊民族,这种英雄伦理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敏 《湖湘论坛》2013,(2):93-103
英雄的产生是由主客观条件决定的,只有在逼人的形势下善识其逼,在宜人的形势下善适其宜,才有可能成为英雄。英雄是难能可贵的,是杰出而有重大贡献的,但却不是绝对和全能的,而是有局限性和片面性的。英雄的产生是多元的,是相佐相辅而出现的,在英雄的峰顶上,不是单鹤孤立,而是群英聚会。英雄影响的大小、长短取决于他生前的思想和行动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普遍性和后世的社会需要,后人如何打他们的旗号,如何阐发和利用他们的思想和主张,那完全是后人的事情,他们不能对此负责。人们对于那些在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往往会产生感恩和崇拜的思想,虽然有其自然性合理性,但如果超出界限,转化为迷信和神化,就会走向反面,成为历史发展的拖累和障碍。  相似文献   

6.
准确理解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协调“刑行”和“刑民”关系的重要保障。本罪首先保护的是民族精神,其次保护的是社会公众的爱国精神。“英雄”“烈士”为并列关系,且“英雄”不仅包括“过世的英雄”还包括“活着的英雄”。“英雄”作为规范构成要件要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其一,从所处的领域或者行业来观测,“英雄”行为应当具有专业性;其二,从社会大众的角度来看,“英雄”行为应当具备关键性;其三,从评价基准来讲,“英雄”行为应当具备相当性。尽管本罪与侮辱罪、诽谤罪因保护对象的差异而在法益保护方向上分道扬镳,但实行行为的判定却可以相互参照。“情节严重”的理解需要结合本罪保护的法益,同时借助量化结果、犯罪类型和社会评价三个指标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7.
英雄崇拜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瑶族民间故事中包含有大量的英雄崇拜故事,它是瑶族先民们对世界深层的感受、体验与理解。英雄崇拜的深层文化意蕴指向的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本质力量的惊异、审视与崇拜,并渴望通过生命自身的潜能来寻求幸福。英雄崇拜会随人类存在而存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于侮辱诋毁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在此背景下,新通过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了对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保护。但该条文引发了很多争议,最主要表现为该条款是否与民法平等原则和公民言论自由相冲突。因而,有必要对该条款做进一步的探讨,以促进该条款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珍视的那位捷克作家在论述英雄和英雄行为时下了个定义:"英雄,这就是在决定性关头做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的人."写下这一论断后,他以身作则为保卫祖国抗击纳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英雄古今中外无数.岳飞、文天祥、卓娅、马特洛索夫、赵一曼、杨靖宇、戴安澜……还有最近发生在高速公路,被陡然飞来的铁块击碎肝脏,忍着剧痛停稳车子,拯救了24条乘客生命而牺牲的杭州司机吴斌,他们都是在人类社会生死攸关之际"做了"应做的事的英雄.我们因他们而骄傲.他们是有意而为之的.即使无意而为之的比如布鲁塞尔那个半夜起来撒尿,凑巧浇灭了导火线拯救了全城百姓性命财产的小男孩于连,也是英雄.  相似文献   

10.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雷锋就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造就的英雄,又由于其精神具有传承和复制性,而富有时代价值。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升社会道德和文明风尚的情况下,我们来谈雷锋精神,挖掘其时代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需要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1.
对恐怖主义定义的困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恐怖主义是一种全人类共同谴责的暴力行为。它的产生动机源于政治、社会、个人等因素 ;其目的是以制造恐怖为形式 ,来实现政治、社会与个人目的 ;其手段主要是制造恐怖 ;其主体可以是个人 ,团体 ,有组织犯罪集团 ,国家代表 ;所侵害的对象主要是平民 ,被害人不确定 ;恐怖主义分子往往采用“中和技术”与双重标准 ,把自己美化为自由的斗士、民族英雄 ;由于评价标准的差异与内涵外延的不易确定性 ,恐怖主义与战争、刑事犯罪的区别也是不易确定的  相似文献   

12.
病态人格即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它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偏向发展的极端化。其形成是个体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病态人格者的情绪、情感因受本能欲望的支配,表现得冷酷无情,缺乏同情心,其违法犯罪与正常人格者违法犯罪相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突发性和社会危害性。病态人格者违法犯罪虽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对其处罚的同时,应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注重治疗和心理矫正。  相似文献   

13.
时代的贫乏就在于人文精神的缺席与不在场 ,而社会的进步恰恰是以人文精神的勃兴作为拱心石的。青年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 ,只有在一种良性的人文教化与陶成下 ,才能真正成为历史交响曲的奏鸣者。青年人的心理动力学表明 ,其健全人格和良性交往资质的获得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内在释义与理想性涵化  相似文献   

14.
"Quotes from Lei Feng’s Diary:People’s lives will end but there is no end to serving the people.I want to devote my life to serving the people endlessly.There is only one aim in my life:to be a useful person to the people.It’s a great glory to become a nameless hero.To live is to serve the people-live to make others happy."  相似文献   

15.
在预防犯罪的过程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伦理资源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儒家伦理特别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重视人性善恶的分辨,十分重视人格的道德修养,非常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都对预防、减少和遏止犯罪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静 《青年论坛》2008,(2):74-76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情感,真心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环境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和情境,以达到“无意识性”的教育;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一个重要原因是雷锋身上那些最优秀的基本的品德,即自觉践行社会公德的道德精神一直吸引着人们,使雷锋和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日常道德生活中。无论时空如何变化,人们的日常道德生活都需要雷锋和雷锋精神,社会越发展越需要雷锋和雷锋精神,道德缺失使人们更加呼唤雷锋和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就应该让雷锋精神更好地渗入人们的日常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当今社会,增强动物福利观念,体现人文关怀,善养善宰动物,这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动物福利法的立法目的应是维护人类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善良道德情操和保护动物的生命、福利。动物福利法的制定已经成为我国的必然,只有在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动物福利立法的经验教训,明确动物福利法的目的之前提下,才能制定出一部符合时代要求和民族精神的动物福利法。  相似文献   

19.
民族个性可从客体个性和主体个性两面索解。古代中华民族个性突出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义以为上”的价值优先观念等五个方面,而中华民族个性的当代培育又可从独立自主坚持原则性、民主开放富有进取性等十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恶搞     
网络恶搞,是以文字、图片、音乐和动画为手段,从视频到文本,从网络到电视,从流行歌曲到热门节目,从古典名著到英雄人物,都是被恶搞的对象,以此表达个人思想的一种方式,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解构所谓正常。目前,网络恶搞已经冲击到了我们的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若不加以制止,就会影响到青少年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影响我们的民族心理,所以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来加以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