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制度迅速发展,劳务公司或劳务派遣组织大量涌现,随之出现了许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2008年1月《劳动合同法》生效实施,对劳务派遣作了专门规定,从而结束了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无法可依的历史。这对明确劳务市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义务,规范劳务市场秩序,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劳动用工方式因其灵活性和经济性,近年来在我国被大量企业所青睐。被派遣劳动者的就业权利保护关系着劳动关系的和谐、劳动制度的稳定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已有对于被派遣劳动者就业权利保护的相关规定,但是其所表现的立法效果差强人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李海明 《团结》2013,(3):30-33
近年来,劳务派遣成为企业较为普遍的用工形式。由于缺乏有力监管,以及国家没有成文的劳务派遣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劳务派遣已经变成用人单位规避用工风险的一个工具,从而导致实践中被派遣劳动者权利受到严重损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将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笔者看来,要想通过立法来确保被派遣劳动者的社会权益,还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务派遣是一种重要的用工形式,在我国发展迅速.虽然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此构建了框架性的规范,使劳务派遣进入了法治轨道,但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检验,我国现有的劳务派遣法律制度尚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用工形式的日趋灵活多样,劳务派遣用人形式日益普遍。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共约有21万派遣雇员。上海市金融工会对全市中资银行劳务工使用情况和劳务工加入工会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利用两个多月时间对16家中资银行进行问卷调查,走访了部分单位和采访了部分劳务工,现将有关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就业形式和用工制度,为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满足高端人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滥用劳务派遣现象显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向.被派遣员工与派遣公司有劳动合同关系,而派遣公司又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务输入输出合同,"三角关系"造成了三方责权利的模糊不...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从法律的规定的题中之义可以清晰揭示劳务派遣的本质属性,就是灵活性的用工形式、补充性的就业方式.但目前没有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何为"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岗位规定.因此,大量的用工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时出现了扩大化、无序化的趋势.当...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进程加快,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用工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用工制度发生深刻变化,劳动用工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频繁  相似文献   

9.
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离不开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本文使用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UNS)数据,考察不同用工形式对劳动者所在工作机构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差异,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劳动安全对劳动者所在工作机构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用工形式劳动者所在工作机构在是否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机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劳动保护程度与工作单位性质均对工作单位是否提供或资助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有明显影响。劳务派遣者虽然在劳动保护方面不如非劳务派遣者,但是由于更多受到工作单位性质的影响,劳务派遣者获得所在工作机构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明显高于非劳务派遣者。  相似文献   

10.
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力派遣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力派遣放松管制的概述劳动力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方式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劳动力派遣在世界各国发展迅猛,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及美国都已经拥有十分成熟的劳动力派遣市场;奥地利、丹麦、芬兰、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日本、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及瑞士则是尚在发展中;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