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进上饶县煌固镇沿坂村,映入眼帘的是粉刷一新的房屋,宽敞舒适的休闲场所,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面,一栋栋粉红或蓝白相间的小楼伫立于村间……好一派富裕、和谐、秀美的乡村景致。"这一片荷塘是我们村的太空白莲种植基地,今年4月份才开始种植。"该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章加光指着眼前的荷塘告诉  相似文献   

2.
胡静 《楚天主人》2010,(2):48-48
在南漳县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水坑村。近几年这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栋又一栋的村民新居鳞次栉比,崭新的村级公路像长龙一样贯穿全境。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饱满了,精神面貌悄然改观了……要问这些变化怎么来的?村民们就会齐口称赞他们的"领头雁"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贺世亮。  相似文献   

3.
贺俊 《政策》2013,(2):50-50
2012年12月3日上午10时,山里还飘着一层薄雾。我们来到驻点村竹溪县水坪镇前进村打扫卫生。临近中午,500多米的吴家沟终于清理干净,人人出了一身汗。我出生于农村,参加过上一次"挖万塘"活动,  相似文献   

4.
《小康》2004,(8)
宏兴路农场是任桥村四个农场之一。 农场很简单,半个足球场大小的 水泥坪用来翻晒谷物。晒谷场一边是 "任桥村农机大院",里面存放着村里 的农业机械;另一边就是外地农户宿 舍,两层,下面一层用来储存稻谷,上 面一层住人。宿舍东头一栋住的是浙 江文成县人,西头一栋则住着江西鄱 阳县人。农场内共住着26户农民。  相似文献   

5.
普洱市江城县建立了完善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并在嘉禾乡平掌村"7.1"山洪泥石流灾害处置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在组织机构、预案体系、监测预警、应急宣传、抢险救援等方面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加强山洪泥石流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播下种子 在宁洱县,与"民族团结园"一步之遥的普洱中学,曾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云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这所学校,是"思普区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发源地",为思普地区早期党组织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这些人中有一部分到了江城,成为江城党的事业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省正处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示范区、排头兵、辐射中心"三大战略建设,奋力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学习好、推广好云南各地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江城县开展了"跨越式发展"课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江城县整董镇、勐烈镇、国庆乡、勐康口岸、产业园区、易地搬迁点等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就如何推动江城跨越式发展专访了江城县委书记邱明,充分听取了江城县代县长杨绍武、县委副书记吴文早和多个行业部门负责人、企业家、基层群众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江城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韦文孟 《当代广西》2013,(12):24-24
在许多人眼里,城乡差别最明显之处在于环境卫生迥然不同,城市是"洁、净、齐",农村是"脏、乱、臭"。5月8日,路过田东县平马镇四平村,笔者惊喜地发现一个"城市版"的乡村,其"美丽密码"是什么?怀着好奇心,笔者停下脚步,深入打探。切入点是啥?硬化村道漫步四平村,但见楼房一栋比一栋漂亮,与房前屋后绿  相似文献   

9.
正"杨聪上任当支书,群众欢呼心开花;带好村‘两委’班子,多办实事为大家;深入村屯弄连弄,产业三通样样抓;坚持走群众路线,面貌改变齐步伐……"徜徉在百色市靖西县禄峒镇小瑞村凌念屯,一阵婉转山歌声吸引了笔者。沿着整洁的水泥路,穿过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和一个宽敞的篮球场,笔者来到一房屋前,只见几位村民正在排练新创作的山歌。山歌里唱的杨聪正是小瑞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今年7月,被评为自治区"扶贫攻坚好支书"。  相似文献   

10.
邓演达故居     
离开惠州市区驱车约十几分钟,从惠澳大道拐进鹿颈村的道路以"演达"命名,演达路旁边是惠州市数码工业园,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一栋栋崭新的厂房正在崛起。邓演达故居就坐落在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是由邓演达的父亲邓镜  相似文献   

11.
一是阳光操作,认真确户.确户工作自下而上进行,村、乡镇、县三级层层把关,突出一个"准"字.拟建房户由村委会提交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无误后上报至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对各村所报的拟建房户逐户进行调查核实,按特困程度确定建房户名单,然后在乡、村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组成三个确户小组,挨家挨户深入到特困户家中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12.
在汉口火车站西侧,武汉天河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有一片别墅区十分引人注目。蓝天白云下,一幢幢漂亮的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与不远处银灰色的高速公路交相辉映,为江城武汉增添了一道都市风景。这,就是台商余明进先生投资兴建的大陆第一个台商生活区—桂花苑。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桂花苑的几十幢小楼却一栋栋售出,业内人士无不称赞余明进创造了“奇迹”。  相似文献   

13.
区建 《当代广西》2010,(7):22-22
<正>白色的墙、红色的房顶,一栋栋的房屋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中若隐若现,亮丽的房屋与绿树、农田相互映衬,很是赏心悦目,隆安县雁江镇联隆村古佳屯经过城乡风貌改造后崭露出了美丽的"容颜"。古佳屯是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一期工程综合整治型示范点之一,该屯地处雁江镇西南面,南百二级路  相似文献   

14.
胡良波 《创造》2011,(5):74-77
2009年底,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两强一堡"新目标,确立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发展战略。相时而发的科学战略,为"一城连三国"的江城县提供了全力跨越发展的肥沃土壤。充分挖掘利用自身地域、文化、资源等优势,建立"江城中老越三国边境经济区"正是江城县在这块催生发醇肥沃土壤上播下的一颗深扎虬根的苍树之种,在借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成为云南省深化沿边开放水平、全面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有力触角和黄金前沿门户。  相似文献   

15.
明国辉 《新重庆》2006,(1):14-16
近年来.綦江县按照中央和重庆市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新一轮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并实行每年一次考核命名的办法.现已考核命名 "五个好"镇党委7个, "五个好"村党组织126个.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践证明,开展县、镇、  相似文献   

16.
余明 《今日民族》2014,(8):21-23
<正>人们总是说:"最美的女子养在深闺,最美的风景藏在边陲。"普洱市江城县整董镇的原色傣寨"曼滩",是一个以傣族为主,哈尼、瑶、彝、汉族等11个民族聚居的和谐村落,村寨经历百年沧桑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儿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车子朝着江城县城西南部驶过60多公里,就能看见曼滩,它安详肃穆得像一座神秘的宫殿,任凭过客远远近近地欣赏。斑驳的古寨、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干栏式民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坛》2014,(5):F0003-F0003
<正>走进宁化县泉上镇谢新村,环村道路整洁宽敞,一栋栋客家或欧式风格的房屋掩映在树林中,与富有江南水乡气息的休闲公园相互映衬……仿佛走进了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乡村水墨画卷。作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扶贫开发村,谢新村拥有耕地2339亩,人口1312人,是个典型的山区村,之前的村容村貌与美丽新农村的差距较大,这一系列的变化离不开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的努力推动。2012年宁化县开始实施整村推进立面改造项目,谢新村做好了规划,但村里本就负债,哪里来的资金投入呢?必须动员村民拆除闲置房和附属房,无偿提供土地改造拓宽道路。在镇人大的组织下,代表们主动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的劝说,面对群众  相似文献   

18.
卓杰新乙村     
<正>新乙村是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卓杰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庄。2006年,卓杰村"两委"为了响应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的号召,以村集体筹资、村民集资等方式,由村委会统一安排规划新建新乙村。该村现有农户122户,村庄居住面积58亩,耕地面积88亩,其中水田面积82亩,坡园地6亩。近年来,村民们依靠种植圣女果、西瓜等冬季瓜菜发家致富,每户年均收入不低于10万元,于是一栋栋"圣女果楼""西瓜楼"拔地而起。建村之初,因村民卫生意识不强,村内道路垃圾遍地,尘土飞  相似文献   

19.
武陟县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紧紧围绕依法治县总体规划,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依法开展"百村治理"、"百案会诊"、"安定十厂"、"法在校园"活动,有力地推进了依法治县进程,促进和保障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围绕"热点",治理百村农村乱收费、乱划宅基地、乱批计划生育指标、财务混乱等,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武陟县按照依法治县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县情,1995年初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开展"百村治理"依法治县的意见》,对开展百村治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内容、步骤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每年由  相似文献   

20.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全县国土面积3544.38平方公里,辖5镇2乡、50个村(社区)民委员会、527个村民小组,人口12.56万人,是集“老、少、边、穷、山、战、农”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和云南大多数贫困县份一样,江城也面临着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的问题.2015年底,全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718户24127人,贫困村32个,贫困乡(镇)3个.很多贫困群众还存在就医难、上学难、饮用水不安全、社会保障水平低等困难.特别突出的是全县外来移民近2万人,大多数是背井离乡到江城谋生的贫困人口,其生活习俗、利益分配等常与当地矛盾冲突,后续产业发展投入资金不足,脱贫工作艰巨繁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