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在青年时期,就走上了寻找革命真理的道路。1902年2月2日,他购读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以后,又看了丘浅治郎的《进化论讲话》等书,对进化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进化论是一股时代思潮,影响非常大。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严复等,受进化论的影响很明显,就是孙中山,他在《答翟永斯教授书》中也谈及“于西学则雅癖达尔文之道”,茅盾则说“进化论,当然我研究过,对我有影响”。鲁迅说得更明  相似文献   

2.
鲁迅逝世后,出现了大量以"鲁迅与青年"为主题的纪念、回忆文字,这在有意无意中重构了鲁迅形象及其与青年的关系,缘于许广平的特殊身份,她成为"鲁迅与青年"主题的重要书写者。总体来看,许广平对"鲁迅与青年"主题的书写经历了由日常化到逐渐主流化的历史过程。而在鲁迅与青年的关系上,鲁迅形象也随之经历了青年的朋友与导师到服务者再到革命榜样的衍变历程。许广平对鲁迅与青年关系的书写与改塑,既有个人情感的影响,但更多是在时代风气规约下的话语形变。  相似文献   

3.
鲁迅身上具有浓郁的"青年气",他不仅在思想上始终保持着青年的冲击力与激情,还在实际行动中给予青年切实的引导和扶持。此外,在文学创作中,鲁迅以青年一样不衰的创新活力,不断进行文体创新的先锋试验,颠覆与突破传统文体规范的束缚;在学术研究方面,鲁迅更是治学严谨、开拓创新,以超乎青年人的毅力与实践能力,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4.
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前进性,二是循序性。对进化论"前进性"特点的坚定认识,使严复对其理想政治的最终实现抱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进化论"循序性"特点的深刻把握,使严复对其政治理想的实施强调稳定有序的操作原则。严复把进化论的这两个特点充分地融进了他的政治理想的推进理论当中。严复的这种对其理想政治推进保持积极而又稳重的态度,同他对理想政治本身既发展又稳定的特征取得了一致,从而实现了他的理想政治思想本身和其推进理论在理论基础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龙永干 《求索》2012,(9):167-169
鲁迅广州时期遭遇的"革命文学"与1928年所遭遇的"革命文学"截然不同,其主流不过是政治新贵的"宣传品"。他对"革命文学"的否定不仅是对"革命文学"虚伪卑劣的揭露,更是对广州革命蜕变的批判和对文学本质价值的维护。同时,广州经历让其本就摇摇欲坠的"进化论"思想轰毁,也让其独特的"革命文学观"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6.
鲁迅与宗教     
一九二七年,鲁迅在上海劳动大学所作题为《关于知识阶级》的演讲中,在谈到要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时、打了个比方,说:“好象吃牛肉一样,不会吃了牛肉自己也即变成牛肉的”。从鲁迅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情况正是这样。鲁迅早年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尼采的“超人”哲学,但后来经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投入阶级斗争洪流,他很快掌握了阶级论和历史唯物论,克服了庸俗进化论和超人哲学。鲁迅早年读的儒家  相似文献   

7.
斯诺是"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自1928年来到上海,斯诺目睹了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从而理解并同情、支持了中国革命。他以客观、公正、诚实的品格,参与帮助了中国青年学生的"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他是第一个冒险进入红色苏区报道中国革命的西方记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采访并撰写"毛泽东传"的人,是第一个将"皖南事变"的真实情况公布于世的人,是第一个翻译鲁迅作品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做青年工作,从事青年研究,无时不遇到一个如何认识青年的问题,尤其是当代的青年.要对当代青年作出正确的评价,同样亦必须坚持具体分析.鲁迅曾经说:"青年两字,是不能包括一类人的,好的有,坏的也有."对于某一代青年,一概地说好或一概地说不好,都不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不作具体分析的一概而论,既没有量的分析,也不可能作出准确的定性分析,结论只能是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片面性,绝对比,都将由此发生.例如,有的人看到某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鲁迅宣传全盘西化,所以主张根本不读中国书,要读外国书。”这种观点是否符合鲁迅本人的实际情况,很有澄清的必要。 鲁迅关于“不读中国书”的主张出自他所写的《青年必读书》一文。该文是应北京《京报副刊》之约,对该刊“征求青年必读书十部”专栏的一篇复文。鲁迅在“青年必读书”栏内故意未  相似文献   

10.
"影响到鲁迅生活颇深的人,应该推数蔡元培吧!这位有名的自由主义者,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界的贡献十分宏大,而他对鲁迅始终是刮目相看的。鲁迅的进教育部乃至进入北京教育界,都是由于蔡先生的援引。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先生是尽了没世不渝的友谊的。"——郭沫若《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  相似文献   

11.
观察发展中国家,我们发现,在我们的青年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不对称.有些青年生活富足,有些青年却饱受贫穷之苦.而且,贫穷又衍生出其他很多问题.关于青年发展我们讲了很多,什么"青年是我们的未来"、"应该把青年看作是社会的有功之臣而不是问题制造者"、"今天多数国家的政府都相信青年方面的政策并不是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真伪     
1928年春,鲁迅收到一 位女大学生马湘影的来信,说年初在杭州孤山承蒙先生允许,给我经常通讯并指导…。鲁迅当即回了一信,说我已十年没到杭州去了,孤山见面一事,纯属子虚乌有。鲁迅又托住在杭州的青年作家许钦文打听,才知道是有一个姓周的人,在城外教书,自称“鲁迅”,他说作过一本《彷徨》,销行八万册云云。 这段冒充鲁迅的历史轶事,最近在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中播出了。情节有点变动:鲁迅和许广平站在假鲁迅院外土墙边,听他如何陶醉自吹。他俩淡淡苦笑,一走了之 这个骗子属于“小儿科”,鲁迅并没有愤怒揭发,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进化论破除了上帝创世的神学观点和目的论观念,为唯物史观提供了自然科学的佐证.进化论之生存竞争观念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残酷竞争的理论表现.社会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的原则将弱内强食的丛林规则合理化、永恒化,是进化论生物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蜕变.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进化论生物学只看到自然器官对自然界的适应作用,没有看到社会的“生产器官”——生产工具的进化发展.正是在与进化论的切磋砥砺中,马克思恩格斯丰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邱烜 《当代广西》2015,(7):39-40
"环保的快乐,有效的行动,看到环境变好的喜悦,还有,新一代中国青年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直是我致力于青年环保事业的不竭动力。"这是采访王琨之前,在他的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话。打电话约访王琨的时候,他正在参加2015年春季广西高校环保协会联席会,与南宁及崇左15所高校环协负责人交流新的一年广西各青年环保组织的工作计划及重要活动安排。王琨从事环保工作已经12年了。期间,他求学、求职、换岗、跳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的很多政治思想和主张是建立于进化论的思想基础上.梁启超进化论的思想,除了从康有为那里采纳了三世大同说这种进化论之外,他还从严复那里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然而,我们从梁启超思想的两种进化论中,发现这两种进化论之间其实是有差异的.因此,要成为一个融贯的思想体系,梁启超必须有一种策略,以将二者融合起来.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并进而为其整个政治思想体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喜欢在夜深人静时阅读鲁迅,贴近他的心跳,倾听他的灵魂在生命最后岁月里的呢喃。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永远地告别了人世,带着悲凉与绝望。因为他眼中所看到的还是污浊与不堪,他对这个世界的期待还远远没有实现。在生命的终极,鲁迅留给世人的依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这个社会,名流往往格外受人关注,比如鲁迅,我们一方面很想知道他的一生真正喜欢的那些人是谁,为何喜欢;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了解他厌恶的那些人是谁,为什么厌恶。鲁迅一生与之决裂的人不少,陈源、顾颉刚、胡适、钱玄同、梁实秋、林语堂都在其列。在这里,我们只说说他与林语堂的关系。大家知道鲁迅与林语堂是当面吵过架的,他们明显的冲突一共  相似文献   

18.
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党"的概念的理论描写,是他党建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从两个维度分析了"党"的概念,从而彰显了他党建思想的两大原则——"思想建党"和"组织建党"。在当时的欧洲,青年卢卡奇的"思想建党"思想并不能真正回答或解决无产阶级政党意志淡薄的问题,"组织建党"思想也难以贯彻,而二者本身又存在张力而难以实现统一,因此具有历史局限性。在当代的中国,时代背景与当时的欧洲有某些相似之处,而时代主题却不同,使得青年卢卡奇的党建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台湾"大选"以国民党胜出而降下帷幕。那些合资格首投族在"大选"投票的那一刻出现严重"窝票"现象。原因是:台湾青年普遍对"看得见的未来"缺乏信心;长期以来政治意识淡化的必然结果;逆反心理强化首投族对选战的反感;台湾青年在激烈选战中出现"审美疲劳";客观上考试时间与回乡投票冲突。"窝票"背后隐藏着的台湾青年政治价值观危机,随着两岸长期和平发展的进程而给未来台湾选举带来影响:台湾青年"窝票"仍将是"教训"政治人物的"杀手锏";公民意识的淡化造成选举投票率滑坡不止;缺乏政治经验使投票意向更加难以预测;两岸认同危机因教科书问题而继续存在。追踪台湾青年政治价值观的未来走向,是研究未来台湾政治选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从寿镜吾的信谈鲁迅曾于1908年从日本回国寿镜吾,名怀鉴(1849—1930),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他对鲁迅也很关心。据《鲁迅日记》,他们在1923年还相互通信。可惜,这次通信没能保存下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鲁迅日记》上没有记载的寿镜吾给鲁迅的另一封信(原件现存绍兴鲁迅纪念馆)。这封信写于“五月朔日”,信面写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