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余姚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浙江省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近年来,余姚市依托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等红色旅游资源,以国家4A级景区为标准,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接待服务能力等措施,加快建设"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景区,努力将四明山打造成为长三角及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目前,景区内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浙东区党委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谭启龙旧居等红色遗迹均修缮一新,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今年上半年,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共接待游客30.8万人。同时,做好做  相似文献   

2.
坐落在京西卢沟桥畔、桑干河南边的长辛店镇曾是京汉铁路北段的一个总站.曾经,这里火车汽笛声此起彼伏,南来北往的旅客行色匆匆,附近几个铁路大工厂的马达轰鸣声更是震耳欲聋.而今,这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旧址、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警察局驻地旧址、二七烈士墓等一批遗址群,连同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勾勒出一幅红色地图,共同见证着百年前那段红色的历史,讲述着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基因,成为了北京西南部最引人注目的红色地标.  相似文献   

3.
浙江建设文化大省,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资源十分丰富.浙东"唐诗之路"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浙东"唐诗之路",自镜湖、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溯源而至石桥(石梁)登天台山.这是晋唐以来文人墨客好游的一条古道,风光秀丽,山水奇绝,曾留下许多杰出诗人的足迹和诗篇.  相似文献   

4.
让非遗文化融入唐诗之路."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400余位诗人留下了1500余首诗歌."浙东唐诗之路"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非遗之路、手工技艺之路,沿途闪耀着杭州绍兴铜雕、越绣、新昌建筑、天台山干漆夹苎等非遗技艺,匠心百工由技入道,传承和发扬着千年活态文化遗产.同时,"浙东唐诗之路"也是"运河之路",大运河是传播唐诗文化的重要途径.应充分挖掘"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非遗文化、运河文化,充实浙江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邵玩玩 《今日浙江》2021,(13):106-107
一直以来,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被誉为"浙东红村".抗日战争时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等核心机构就设在这里.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曾到横坎头村考察,还先后两次给村民回信.如今,这个藏在深山的小村落,已实现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的华丽蝶变.这背后,是红色引擎提供的源源动力.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余姚市依托河姆渡远古文化、姚江文化、浙东红色文化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按照"规划先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深入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工程、文物古迹保护工程、河姆渡遗址保护工程、名人文化展示工程、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保护展示工程、专题博物馆兴建工程、历史文化研究宣传工程、镇村历史文化保护整治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工程等9大工程,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全面  相似文献   

7.
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6月中旬,南京政治学院在福建龙岩上杭地区的古田会议旧址举行了"军魂寻根"理论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将军岭下,机械轰鸣;清漳河畔,彩旗翻飞。 伴随着激扬的劳动号子和机械的轰鸣声,一条宽阔平坦的红色大道不断延伸,如一条金丝线,将129师司令部旧址、王堡129师政府部礼堂旧址、弹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等红色革命旧址串在一起……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河北省涉县红色旅游路。  相似文献   

9.
杨晨  周罡  张泽民 《今日浙江》2021,(12):68-69
坐落于长兴县煤山镇温塘村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在碧空翠林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70多年前,这里迎来了一批身穿军装的特殊客人——新四军.这批客人的到来,也给当地沈家大院留下了一个新的名字——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这里曾被誉为"江南小延安",也是浙江境内第一座解放的县城和最先开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王珏  林蔚 《浙江人大》2023,(4):51-53
<正>浙东山川本极秀美,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文人骚客在此逗留,尤在唐朝,游历浙东随以诗歌创作蔚然成风,一条以诗歌为纽带、风景为载体的千年诗路——浙东唐诗之路孕育而生。如何让“古”诗路焕发“新”生?2023年3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通过《绍兴市浙东唐诗之路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和《台州市浙东唐诗之路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这是我省区域协同立法的一次有益探索,越过千年,“醒”了的古诗路,款款而来。  相似文献   

11.
缪伯英、夏之栩、刘和珍、杨德群……她们是一群曾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在妇女解放运动中留下赫赫大名的进步女学生代表,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来自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址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45号,1909年建成,原为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19年改称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舍由4座楼组成,文物建筑面积6702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姜红英 《乡音》2012,(7):47-47
平山县的王子村,曾是华北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因为华北人民政府曾是"共和国雏形",所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蜚声中外。走进王子村,目睹华北人民政府旧址,那些长满青苔的青砖瓦房,那些雕着美丽图案的窗棂,令人感慨,它们默默地感染着世人,讲述那些激情洋溢的岁月。华北人民政府旧址都是王子村村民民居。旧址大部分始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  相似文献   

13.
历史遗存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地处海口市琼山区云龙墟北隅的云龙改编旧址,原为“六月婆”庙场址,1938年12月5日琼崖工农红军在此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而得名。旧址正门内是一尊威武的“独立队红军战士”铜像,总高10.4米,其中铜像高6.4米。像座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的题词:“琼崖坑日先锋”。  相似文献   

14.
伍仁 《传承》2005,(2):4-7
2005年1月28日,广西“红色旅游”启动仪式在百色市百色起义纪念馆广场隆重举行,自治区副主席张文学宣布:2005年广西“红色旅游”正式启动!一时间,八桂大地涌动着红色旅游潮,百色起义纪念馆、红七军军部旧址、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园、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红七军政治部旧址、红七军红八军会师旧址等众多纪念地,成为人们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5.
谢典勋 《今日浙江》2002,(17):42-43
宁波天一阁自明嘉靖年间创建以来,至今已近500年了。作为一个藏书楼,为后世保留了一份十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历经4个多世纪而仍岿然存在,这在世界上并不多见。清代学者、曾任浙东巡抚的阮元在其所著《定香亭笔记》中写道:“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惟此岿然独存。”为  相似文献   

16.
肖飞 《政协天地》2010,(10):39-39
【本刊讯】永安是抗战时期福建省临时省会和东南抗战文化名城,至今仍保留了省政府办公厅旧址一永安文庙、省卫生处旧址一萃园、国民党中央直属台湾党部旧址一复兴锈等许多抗战文化遗址和文物。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7,(2)
正1982年2月,正月初二,大雪纷飞。武昌两湖书院旧址前,一位老人停下脚步,凝立片刻,然后慢慢向前走去。她的双手轻轻地触碰着大门、墙壁、窗棂、廊柱……柔和的目光扫过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景物,眼中分明噙着泪水。这位在两湖书院旧址前徘徊往复不忍离去的老人,是我的母亲曾希平,55年前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年龄最小的学员。1927年2月12日,两湖书院的草坪上,举行了黄埔军校第6  相似文献   

18.
正夏日的金坑乡,环境宜人、街道整洁、民风淳朴。尤其是红军桥、彭德怀指挥部旧址、东方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革命遗迹,经过修旧如旧,再现当年历史风貌,置身其中,仿佛回到峥嵘岁月,让人热血澎湃。如今,来这里自驾游的外地客人越来越多,唤醒了这个沉寂了几十年的僻静山乡,红色旅游正逐渐升温。这一成绩的取得,凝聚着该乡50多位人大代表的心血和热情。金坑乡地处崇山峻岭中,是邵武市条件最艰苦的乡镇之一,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在此留下了大量革命旧址遗迹,被列入《全国  相似文献   

19.
3月24日,延安杨家岭中共中央组织部旧址开放仪式在当地隆重举行。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旭东和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艾丕善为旧址纪念碑揭幕并讲话,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玉浦主持了开放仪式。参加开放仪式的还有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陈伟兰、邵忠和、徐子英、杨江龙。延安市党政领导和各界人士50余人出席了开放仪式。杨家岭旧址是延安时期中组部机关驻在时间较长,保留较为完整的一处革命旧址。全国解放后,杨家岭革命旧址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中组部曾捐资5万元对该旧址进行了保护性维修。1…  相似文献   

20.
旧址到底何处找 ?   翻开一大纪念馆馆务纪要,一段文字映入眼帘:自上海解放,全国人民都热切期望将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及有关我党史迹之址,修建成为纪念馆,以资景仰。上海市委宣传部于 1950年 9月指派方行、沈之瑜、杨重光三同志负责进行建馆筹备工作。从事一大会址史料研究 40多年的陈沛存,显然对这段往事知根知底。在太仓路 127号, 74岁的陈沛存向我们娓娓道来。   偌大上海,屋宇茫茫。隔了 30年,时过境迁,怎么查 ?筹备组从资料发现,关于一大,董必武曾在 1929年 12月写给何叔衡一封信,明确写着会议地点是在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