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官商"小圈子",指的是一些领导干部"不爱百姓爱土豪",热衷于和土豪老板称兄道弟,经常参加他们各种私人宴请、聚会,成为他们家中的贵客、"座上宾",老板们为了收买官老爷,往往抓住领导干部的弱点,用金钱、美色铺路,拉他们落水,把他们变成为自己捞钱的傀儡。从中可以看出,作为混迹于这种"圈子"中的官老爷,很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事实也的确如此。从近几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件来看,搞权钱交易的贪官锒铛下狱之  相似文献   

2.
<正>在第31个教师节到来的日子里,再一次走近《好人365》中的教师群体,在聆听他们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着他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敬业精神和道德力量,蓦然发现,这些"好老师"是感动,更是榜样。他们是扎根僻壤中的"钉子户"曾经把人民教师形象地喻为"春蚕""蜡炬",今天,我们要送给他们一个新比喻"钉子户",他们像钉子一样扎根乡镇  相似文献   

3.
<正>"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每天阅读《好人365》,都能感受到一股"爱的力量",这种力量宽人心怀,叫醒埋藏心底的善良,予人以宝贵的道德启示。"好人"是什么?他们是大漠中的清泉,给予人们惊喜和力量;他们是大海上的灯塔,带给人们方向和希望。同时,他们也是精神家园的"创业者",在道德领域打造出一个个"样板工程"。"好男儿"张树红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别样诚信":在一个残疾人身上,在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诚信美被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他的感人故事表明,诚信并非保暖之余的额外追求,而是一项基本的为人准则。张树红的事迹体现了弱势群体在  相似文献   

4.
正在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上,必须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治一治助长"四风"气焰的"五官",形成以上率下、率先垂范的示范带动效应。一治"混世官"。为官不为,在岗不在状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于"混世官",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教育引导他们在状态、有作为。另一方面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敢于"亮剑",向一切为官不为者说"不"。  相似文献   

5.
国人有个习惯,春节之前都要"忙年"——筹备一些年货。一些单位或部门也在"忙年",而他们的"忙"法,却是到处"化缘"。据笔者所在湖区渔乡的农民说,每年春节前的半个月里,到他们那里"化缘"的上级部门和单位"采购员"来往如梭,应接不暇。这些带着大车、小车的"采购员"一到,集体鱼塘、个体蟹池,顿时水翻鱼  相似文献   

6.
<正>近些年来,四川省筠连县立足当地实际,实施四三三"工程",推进了移风易俗工作的顺利开展。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乌蒙山区的筠连县采访,深感他们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方面举措得力,效果明显,新风正气正在形成。"四块阵地"扮靓乡村"新家园"村庄是最贴近农民群众的社会单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筠连县围绕展现"业  相似文献   

7.
"五福"一词,原出于《书经》的《洪范》。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  相似文献   

8.
甘正气 《民主》2014,(6):58-59
<正>到底应求博还是求精,是普遍困扰爱学习的朋友的一个难题。求"博"可以让人找到兴趣点,通过博览群书,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就应求"精",在求精的过程中,会跨入"真博"的境界。求"精",意味着要精通。"通",即完全掌握、全面了解。即使我们的兴趣只是一个极小极小的"点",也可以通过求"精通",慢慢扩展知识面,达到"博"所需要的广度。举例而言,我们对一个人物,如林肯很崇敬,想多了解一下他,一个求"精"的人,会阅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1,(7):50-51
"雅贿"又被称为"优雅式贿赂",是行贿者为了讨好附庸风雅的官员,适应贿赂新需求,而在贿赂方式上产生的新变种。"雅贿"一改以往直接送真金白银、皮袍、人参、香车豪宅和有价证券等传统做法,摇身变成了给官员们送他们喜欢的玉器、青瓷和名人字画等。这么一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的飞鸿,宛如温情的"一封家书",让千千万万的大学生村官为之动容。一大批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谋发展,甩开膀子干实事,他们用自己出色的业绩、良好的形象凝聚了民心、赢得了口碑。总书记复信对大学生村官的肯定让人感动,对大学生村官的希望让人激动。正如张广秀所言:"总书记的复信不仅是对我一个人  相似文献   

11.
王珺  时赟 《学理论》2015,(7):131-132
在我国,"富二代"已经用于指代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继承了父辈的丰厚财产,是最有钱的一代年轻人,他们只"富"不"贵",是被媒体曝光和人们所诟病的群体。本文剖析了"富二代"群体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寻找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新京报》2015年8月20日刊登朱昌俊的文章指出,周永康,刘铁男,赵少麟,周本顺……这些人除了都是落马官员,还有什么共同点?答案是,其儿子也总涉案。而今该名单上俨然又添一人: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贪腐父子档,也是蠹虫绝配。他们往往凭着"父子组合"方式实现双重影响。一层影响是在官场,另一层影响则通过荫庇儿子指向社会和市场。一些人最得意的标签不是职业身份,而是"衙内"角色。他们"子因父贵",在一个系统或一个地区有着非一般的话语权;极端者,上有父  相似文献   

13.
<正>新北市长朱立伦1月19日正式就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国民党迈入"朱立伦时代"。朱立伦在就职演讲中说,国民党在最艰难的时候,很多同志站出来加油,但他也听到许多基层朋友"感受到这几年来党对他们的疏离",党缺乏倾听基层的声音。他还谈到,行政权绝对不能霸凌"立法权","立法权"不能绑架行政权,"只有行政和立法同步,才能推动福国利民的政策"。东森新闻称,朱立伦的讲话等于是把"检讨第一刀,就挥向台下的马英九",暗批过去党的政策与党员渐离渐  相似文献   

14.
刘润生 《党政论坛》2011,(12):50-51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这是大家熟悉的儿歌《蓝精灵》歌词的第一句。如今,在黄岗山(福建最高山峰)那边台湾海峡那边,也有一群"蓝精灵",他们就是"蓝营"高官的二代,被称为"蓝二代"。在中国,有很多以"二  相似文献   

15.
甲乙两种异质文化相遇相融,大致会有三种结果:一是以乙化甲,二是甲乙并尊或并斥,三是以甲化乙.具体到"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就是比较研究的三大格式:以西化中,援中入西;中西并尊,或中西并斥;以中化西,援西入中.考察明末以降四百余年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我们发现这门学问已经来到"全盘化西"的"拐点"上:止步于"以西化中"已经没有出路,止步于"中西并尊"已经没有出路,止步于构建"普世哲学"已经没有出路;只有"全盘化西",才是中国哲学之唯一出路.所谓"化西",就是"吃掉"西学,"消化"西学;所谓"全盘化西",就是"全方位地吃掉"西学,"全方位地消化"西学.我们祖先在五千年的长史中,已经创造出一套完整的"格式系统",我们就可以拿这个"格式系统"去吃掉西学、消化西学,最终把"西方哲学"变成"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产出"新中国哲学",就象我们曾经拿这个"格式系统"吃掉佛学、消化佛学,最终产出"禅宗"一样.中国当代学人,要拿出"禅师"的勇气与气魄来.我们曾经用八个世纪的时间"全盘化佛",明末以降中西哲学之较量,已历四个世纪,再用四百年,我们还是有机会用中华"格式系统"吃掉、消化"西方哲学",开启中华文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理解、阐释和评价恩格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概括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老问题",同时又是学界持续关切的一个"新问题"。作为"新问题",它不断地"活化"了老问题;作为"老问题",它又真切地"深化"了新问题。从"活化"老问题与"深化"新问题的视角去探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对于深入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是富有启发性的。一、用新问题"活化"老问题在通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著述中,都是在引证  相似文献   

17.
正一、"富人治村"的内涵"富人"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泛称,因此对"富人治村"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在理论界很少涉及,有的也只是做个描述性界定,如樊平指出:"他们土生土长在农村,但又基本脱离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属于新型农民群体。他们又被俗称为经济能人或‘先富能人’。这一群体的崛起使农村基层治理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先富能人治村’"。除此之外,根据所搜集到的文献,对"富人治村"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学者只有郭剑鸣,他指出:所谓"富人治村",就是村民"因富、因义、因贤而获得社会权威进而取得村治权威",它特指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     
《瞭望》2010,(42)
<正> 不久前来武汉科技大学报到的一名新生,让人们见识了现在有的大学生"大"到了何等地步。这名新生的第一"大",是陪同报到的仗阵大——爸爸、妈妈、奶奶、姑父、小姨,"一主五仆",这阵容够豪华了吧?第二"大",就是行李从体量到内容之庞大——共有14包行李,  相似文献   

19.
张秉文 《学理论》2013,(19):161-162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先进性,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就是要永葆党的先进性。为使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必须切实做到"五个坚守":坚守"学习情结",构建学习型团队;坚守"文化自觉",培育文化型城乡;坚守"发展要义",营造创业型氛围;坚守"民生尊严",建设和谐型社会;坚守"精英再造",锻造领航型组织。  相似文献   

20.
如今稍微上点年纪的人,大概都会清楚地记得,在所谓"大跃进"年代,各地很出了些"吹牛"官员,他们像疯了一样胡吹乱侃。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什么"超英赶美",于是亩产千斤稻日产万吨钢的"喜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