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彦 《党建文汇》2001,(2):39-39
精简、分流人员,是机构改革中的一个难点。为此,各地制定了许多具体的规定和办法。其中有些地方图省事、怕麻烦,设个年龄段,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分流人员,这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除分流人员的后顾之忧,减轻精简压力,中央明确规定了两条政策。一条是,这次市县乡机构改革中的分流人员在没有找到工作之前,三年内工资照发。在编人员分流期间的工资,地方财政要给予保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中央财政给予补助。超编人员分流期间的工资,由地方财政负担。对清退的各类临时人员,各地可酌情发给一定数量的安置费。另一条是,将分流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公务员转入企业工作,执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符合一定工作年限人员在机关工作的工龄,退休时按机关社会保障办法予以补偿。分流人员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3.
《党风党纪月刊》2002,(8):11-12
2000年.万源市作为全省农村税费改革的三个试点县(市)之一,率先实行费改税,全市乡镇财政(含村提留、乡统筹)因此减少收入4234.3万元,下降58%,乡镇基本无机动财力,与此同时,在机构改革中,解除临聘人员、精简编内人员、分流富余人员1655名,机构改革后因干部减员对“两刊”征订影响很大,以前都是按在职党员干部人手一刊,现在一下子减少1000多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明确提出要挖掘潜力,增添措施,千方百计确保“两刊”征订数量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4.
第一,走出改革等于减人的误区。分流人员不是为了单纯减少人员而是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转变职能就是把该由社会管理的事务交给社会,把该下放给企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提高效率就是建立精干、统一、协调、高效的政府,解决机关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病。科学合理地设置机构和岗位之后必须解决机关富余人员的去向问题。因此,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是目的,分流人员是措施,改革不是单纯为了减少人员。第二,走出年轻化等于青年化的误区。分流人员不仅是为了队伍年轻而且更是为了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5.
由于政府部门利益、单位利益、个人利益从中作梗,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市县机构改革的操作难度更大,人员分流的任务更重。我们既要正视困难,更要看到当前的有利条件:第一,中央高度重视,大政方针明确,部署全面具体,为市县机构改革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证。第二,“三讲”集中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  相似文献   

6.
感谢和尊重     
“作为我国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减少政府行政层级以及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  相似文献   

7.
人员定岗分流是市县乡机构改革的难点和重要任务,必须审慎从事。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把握好: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员分流问题是历次机构改革的难点热点问题,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对当前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 时,有些地方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上 级主管部门不顾企业的实际,采取行政 手段,把机关富余干部强行摊派到企业 当副书记、副厂长(经理)或厂长(经理) 助理等。不少地方还把这当作一条经验 宣传,殊不知,此举虽然消了政府的 “肿”,却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会引发一系 列不良的后果。首先,有些富余干部不懂 经营,不善管理,又不愿虚心学习,到企 业后又成了“富余厂长(经理)”,这些“闲 官”闲则生非,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矛盾。 第二,有些“富余厂长(经理广自恃是从 机关下来的,认为自己素质高…  相似文献   

10.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机构改革方案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分流工作要在2010年完成,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机关要分流干部50%。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干部的分流存在着什么样的难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夏柱智 《廉政瞭望》2013,(11):32-33
上世纪90年代乡镇“七站八所”人员臃肿、机构瘫痪、职能不清等困境促使一些地方进行了探索性改革。其中,湖北把“七站八所”推向市场最有独特性,也颇有争议。这场改革解决了站所存在的一些痼疾性问题,但随着改革大背景的转换,这一改革样式正在一些地方走上“回头路”。  相似文献   

12.
田家祥 《党建与人才》2000,(1):23-23,,28,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自上而下的各地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今后三年内,全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编制总数将减少一半。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精简人员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从我区实际情况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改革步履维艰,要保证这次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积极稳妥地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广大机关干部必须解放思想,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首先要克服…  相似文献   

13.
到去年年底,国务院机构改革已经结束,基本实现了职能的转换和裁减一半人员的目标,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树立了榜样,但中央政府公务员的人数和地方政府公务员人数相比毕竟只占少数,以往机构改革的经验也表明改革越向下,阻力也就越大,改革愈不彻底。同时,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许多方法并不适用于地方,这些都说明政府机构改革所提出的目标和设想能否实现,能否走出以往机构改革所未能走出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还是一个未知数,成功与否主要仍取决于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随着“三讲”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地…  相似文献   

14.
2000年3月底,我们就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问题对部分党政干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55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48份。分析表明,人员分流工作中有一些问题和倾向值得认真研究和注意。广大干部对本次机构改革的态度比较积极,其中赞成本次机构改革的共有228人,占绝大多数,但不少人对本次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5.
精兵简政、人员分流是历次机构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此次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机关干部编制总数精简一半,并且要在三年内完成,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非以往历次改革所能比。根据以往的经验,能否解决好人员分流问题,不仅事关改革的成败,而且事关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  相似文献   

16.
国事要闻     
《新视野》1998,(4)
国务院机构改革跨出重要步伐在江泽民同志关于机构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方针指导下,按照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部署,各部门抓紧制定“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日前召开的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总结了前阶段各部门“三定”方案的制定工作,对下一步实施“三定”工作作出部署。朱铝基指出,各部门的“三定”方案已全部经国务院批准,机构改革进入了实施“三定”的攻坚阶段,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改革的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朱铝基强调,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要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已成为机构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对伊犁州直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并着重对完善人员定岗和促进人员分流工作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机构改革,是国人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而分流富余人员将是机构改革难点中的难点,且越到基层,“人向哪里去”的问题就越突出。文登市乡镇干部的分流工作先行了一步。他们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作为切入点,对政府组成部门进行调整,把转变政府职能视为“挖渠”工程,精心设计和组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当前县市级机构改革普遍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运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分别从“政府怎样转变职能”、“机构如何做到精简”、“人员稳妥地实施分流”等具体方面,阐述了县市级机构改革正确实施改革的一些原则、要求和做法,并借鉴外地之经验,提出了自己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先锋队》1994,(9)
我省省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如何分流人员?太原读者姜福生问:这次省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能否成功.人员分流是关键之一。请问目前有什么对策或办法?本刊编辑部答:对于省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我省三作出具体规定,其主要办法有:一、“格执行离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