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程序法是确认公民行政程序权利的法,它通过对行政活动的步骤、顺序、方式及时限的规定来保障行政活动的民主、公正、效率,确保公民行政权益的最大实现。行政程序法与公民的行政实体权利、行政程序权利以及行政权益都有直接联系。首先,公民的行政实体权利需要行政程序法的保障,如行政参与权、平等权、行政救济权等,离开了行政程序法,这些主体权利就难以  相似文献   

2.
袁媛淑 《求索》2011,(10):163-16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和社会弱势群体是社会权的权利主体,必须通过国家的积极作为去促成其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既关注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又加强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王俊霞 《前沿》2011,(9):78-81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加强了被征收人权益的保护,但对被征收人的救济途径规定仍不够完善。要从源头上杜绝非法征收和野蛮拆迁,除了要重申公民的物权神圣不可侵犯,更重要的是赋予被征收人在征收及拆迁过程中享有完善的救济权利。这既需要通过行政程序规范政府的公权力,赋予被征收人事前的知情权、听证权、异议权等参与权,保障公权力限制私权利的正当性。还应建立事中紧急公力救助机制,正确引导被征收人紧急情况下自力救济权的适用。应完善对被征收人的事后救济制度,明确补偿安置纠纷的民事性质,取消政府就补偿安置问题作出行政决定的权力,赋予被征收人就补偿安置问题提起民事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性质以及基本特征确定了物权功能的主导地位。但鉴于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宅基地使用权的生存保障功能仍应存在。中国宅基地使用权取得规范的制度变迁呈现出逐渐与社会现实脱节的特点。宅基地使用权的初始取得主体包括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出让金的缴纳应当不同,行政审批应当坚持,权利救济程序应当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继受取得应当市场化,但还是应受到优先购买权、权利期限、权利登记等具体限制。  相似文献   

5.
刘磊 《人民论坛》2012,(36):118-119
犯罪嫌疑人属于宪法权利的特定主体,人权的内容范围和保护极具特殊性。但我国立法及其司法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人权保护不足,出现了刑讯逼供、非法羁押、超期羁押、受限的辩护权、有罪推定、沉默权的缺失等现象。在强大的国家权力面前,即使为了惩罚犯罪,也应当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付龙飞 《求索》2012,(9):111-113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人权,其蕴含着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当公民社会保障权受到侵害时,国家有义务采取措施保障和救济该权利。因某种快捷、经济和专业化的优势,行政救济在社会保障权救济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行政机关制定涉及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政策应当取得法律的授权,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一经实施势必影响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权利义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拟定的行政管理措施需要于法有据。制定程序合法正当是保障内容合法的基础,通过公开征求意见等程序可保障权利与权力的博弈平衡,有效制约公权力,维护公众利益。通过合法性审核,确保主体、权限、程序、内容、形式合法,行政规范性文件内容存在的违法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8.
环境防卫权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在防卫的起因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不可以混同。环境防卫权基本构成要件有防卫的起因是环境侵权行为,防卫的主体是受环境污染等环境侵权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环境防卫的时间条件是危险状态仍然存在时即可实施防卫行为,防卫对象是实施侵害行为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防卫限度上是主体行使权利时不得越出权利的控制边缘。公民的环境防卫权需要立法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公民的知情权赋予了愈来愈多的关注。知情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和信息化社会的基础性权利。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主人有权依法了解、知悉公仆的一切活动情况,并依此对公仆作出切实有效的监督。通过立法设定行政主体的信息义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利,是实现公民知情权最基本的途径。本文从发挥人大立法职能的角度,对我国现行行政法律在行政主体信息义务的制度建构方面作一些思考,以就教于大家。  一、我国行政法律在行政主体信息义务上的缺失  行…  相似文献   

10.
将公民养老权置于基本权利谱系之中,作为宪法权利,具有一种宣示与确认的意义。从基本权利谱系中认识公民养老权,尤其是从与公民养老权关系紧密的生存权、平等权、劳动权等权利视角审视公民养老权,能够有效地明晰确认与保障公民养老权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